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燕子 《中国律师》2010,(9):24-25
这片土地曾经山河突变,这片土地曾经山崩地裂,这片土地曾经瞬间吞噬了几万生命。800多个日夜过去了,曾经伤痕累累的土地,虽然尚未痊愈,但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马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预示着充满希望的未来。而构筑希望的正是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是各兄弟省市无私的援助,是各行各业不遗余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乡民土地权利的生长是农村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政策和法律互相作用,共同促进了乡民土地权利保护规范的发展。四十年农村改革最大的成就是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初步确立了相对完整的乡民土地权利制度体系。未来,乡民土地权利还面临着权能不完全、缺乏征收保护规范、市场化交易难实现等多方挑战,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中国律师和法学家》2008,(3):F0002-F0002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家,土地历来是农民维持生计的基础,土地制度也就成为中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同时它在中国的法律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制度效应,集体土地所有权还存在着种种弊端,直接影响了土地所有权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论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不是行政合同邱纪成目前,一些行政法学者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即认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行政合同的一种。①笔者认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为经济合同而非行政合同。基于此,笔者不揣冒昧,谨希望能够推动行政合同研究的深入。-、行政合同的概念和...  相似文献   

5.
论土地权利与建筑物权利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与建筑物均为法律上的不动产。因建筑物定着于土地,为了维持既存建筑物的完整与经济价值,有关土地或建筑物的法律行为,必须是在土地与其上建筑物处于物理上相结合的状态下进行。土地与其上建筑物在物理上的结合性,决定了土地权利与建筑物权利在物权法范畴的关联性,即土地上物权变动的效力影响其上建筑物上的物权,反之亦然。如何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适当确定土地权利与建筑物权利的关系,是当前物权法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现行土地使用权制度,对土地权利与建筑物权利的关系已有所规定。(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1条规定:“…  相似文献   

6.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农村土地承包期限从长期不变到长久不变,赋予农民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本文从土地承包经营的概念及必要性谈起,论述了在法经济学视野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彭立峰 《法制与社会》2013,(33):127-128
我国已将土地征收纳入司法审查范畴,但是现有土地征收行政诉讼面临着提起时机滞后、目的合法性审查缺失和土地权利人赢了诉讼、输了土地等诸多困境。这些困境妨碍了司法审查应有职能的充分实现。完善土地征收程序、引入土地征收目的合法性审查制度和诉讼中停止土地征收行为制度等成为土地征收行政诉讼走出困境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8.
邹双卫 《时代法学》2011,9(1):21-27
中国内地与澳门同时面临着土地法律制度的重大革新,两地的公有土地建设使用制度具有共同的法律功能,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受土地面积与地理位置的限制,《澳门土地法》所确立的分阶段批出土地的做法值得内地学习,但该法与《澳门民法典》严重脱节,从而使得理论与实务界对土地批给程序所创设的土地权利性质产生了争议。内地的《土地管理法》与《物权法》基本上能保持有机协调,通过公有土地建设使用程序为土地使用人创设了典型物权或准物权,并且确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权利公示制度,这是《澳门土地法》修改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房屋价格居高不落,国家为此加大了宏观调控,“国八条”、“国六条”相继出台,并对土地增值税进行清算。同时,我国对房地产信贷业务和其他市场的调控力度逐步加强,拥有土地的开发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加之国家严控土地闸门,使得开发商从一级市场获取土地的成本和难度也相应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各类房地产合作开发方式的出现无疑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因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主体形式多样,因此引发的纠纷也是诸多的。下面笔者就我国房地产合作开发模式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一、古巴比伦土地公有的实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而阶级又是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剥削阶级的国家应该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可是,当我们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法律制度时,即发现在巴比伦国家里长期保留着土地公有制。难道说作为剥削阶级国家的巴比伦是真的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吗?搞清这一问题,需要具体分析:1.什么是巴比伦的土地公有制?根据汉穆拉比时代流传下来的信件和史料,古巴比伦王国的法律自始至终宣扬这样一项原则:以国王为代表的国家政权享有最高上地所有权…  相似文献   

11.
农地使用权反映着我国农用土地的所有与使用的关系,是我国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从其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看,应当由物权法调整。因此,我们应当运用民法物权制度的概念和原理来研究土地法律关系,选择物权制度对农用土地使用权制度进行重新构造,改造土地承包权成为一种用益物权,以用益物权关系取代现存的土地承包合同关系;对其权利的内容、期限、权利的取得、消灭实行法定主义原则,排除任意设定的可能性。同时,基于物权的效力,一旦设定,不受任何人干涉,不仅可以对抗一般人并可以对抗所有人,使农民利益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  相似文献   

12.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目前,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对打击土地犯罪活动和切实保护耕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但是什么是耕地,适用刑法中如何认定耕地,是我们在司法实践中所要研究和解决的具体问题。本文试就此谈一些初步看法,与大家共同研究。一、耕地的基本含义及其分类所谓耕地,就是根据土地的用途和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地少。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后,社会发展迅速。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使得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土地的问题矛盾冲突日益凸现。另一方面,由于在发展社会经济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盲目的开发利用土地问题。使得本来已不多的土地发生水土流失,致使土地荒漠化和沙石化,造成了我国的耕地大面积减少,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进程。如何解决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土地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灵璧是一片英雄的土地,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四面楚歌"的壮烈,回响着淮海大决战的呐喊;灵璧同时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千百年来演绎着钟馗捉鬼、驱邪迎福的传说,故事寄托着人们安享太平的美好希冀。如今,一个当代钟馗群体的故事年复一年地在这片土地上传颂,这个群体就是灵璧县人民检察院,它的领头人就是该院检察长郭建军。想采访郭建军检察长由来已久,一是  相似文献   

15.
乔志峰 《政府法制》2008,(17):57-57
目前,广东东莞正在全市合力争创“文明城市”,然而在该市中堂镇政府大院内却还供奉着一尊土地神像。神像高约1米。神像顶上和两边用铁皮搭了一个简易的架子来遮挡风雨,土地神像旁还有三尊小很多的关公像,神像前插满了香。附近村民反映,每天有老人隔着栅栏跪拜,镇政府大院成了土地庙。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土地权利制度是在以市场化为目标取向的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现行的土地权利制度里,承载着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以及实现社会个体对土地财富的分配是土地的使用权制度.承包合同(债)、登记制度不健全、受让主体范围限制、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的缺失是当前制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一、地产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是指土地财产。人类所拥有并使用的土地是人类多种物质财富中的一种。然而,地产又不仅仅指土地,或说完全等同于土地,它是随着私有制、国家、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反映着特定社会一定的所有制关系和阶级关系,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地域性。地产的这一特性在法律上集中地表现为土地所有权。在我国,土地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之一,存在着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中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大致经历了建国初期构建、改革开放初期重构和市场经济建立后变革等3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不同时期的制度内容有着不同的历史特征,此前的传统体制对计划经济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性,从而成为我国改革现行土地征收赔偿制度需要克服的薄弱环节。基于上述分析,应遵循市场原则,合理界定公共利益范围,防止土地征收权力滥用;导入市场评估机制,确定土地征收补偿原则;拓宽补偿安置方式,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合理分配补偿费用;完善纠纷解决机制,健全司法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19.
乔野 《法制与社会》2011,(4):82+106-82,106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个别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熏心,为谋私利,严重违反国家有关土地的法律、政策,土地违法案件时有发生。面对这一形势,拥有对土地违法案件调查权的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土地督察机构,应如何依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土地督察机构的调查权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本文的观点是,重点在于保证土地违法案件发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20.
《法治纵横》2011,(24):F0004-F0004
新疆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无时无刻不记载着变化中的城市和夜色,百姓富足的生活和面容以及恒古不变的美景和沧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