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检察权的配置由于忽视结构性权力和检察权管理体制的合理构建,导致了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功能的弱化。本文对我国目前检察权的四个结构性权力的实然配置形态和检察权管理体制整体架构进行理性分析,并提出充实完善检察权结构和检察权管理体制的整体构想,以实现检察权的优化配置和强化法律监督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宋坡 《法制与经济》2010,(16):34-35
当今中国学术界关于检察权性质的争论不断,直接影响到了诉讼中检察权功能的发挥。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深入,检察制度的改革愈来愈成为司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关于我国检察权性质的研究,特别是行政诉讼中检察权性质的研究尤为关键。检察权的性质决定检察权在国家权力结构体系中的定位与归属,决定着检察权功能的实现。本文拟对我国有关检察权性质的争论进行评述,探讨检察权性质定位所应者点的因素.亏新对我国行政诉讼检察权性盾予以定位。  相似文献   

3.
论检察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察权在法律范畴作为概念使用,历来都是被作直观理解的.检察权就是由检察机关行使的职权,其所包含的内容是一个职权范围的问题。①作为国家权力,列宁第一次提出了检察权的概念。他认为,检察权是违法监督权,是包括对刑事、民事、行政所有法律行为的监督权。他在确定检察权是法律监督权这一性质外,对检察权的概念是从职权范围上加以描述和界定的。我国当代的学者将检察权界定为“历史的和阶级的概念”,②认为不同的历史阶段存在不同的检察权,不同的阶级拥有不同的检察权,并把阶级性当作检察权的本质属性。由此,对检察权不能做统一…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检察权的司法属性与监督属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认为检察权监督属性以司法属性为前提与依托。检察权主要通过侦查监督程序制约侦查权,检察权主要通过诉讼程序制约审判权、行政权。检察权与侦查权、审判权相互制约以及检察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实现权力制衡。最后对检察权自身的监督制约机制进行探讨,检察权自身的监督以权力监督为主,以权利监督为辅。  相似文献   

5.
李昌文 《江淮法治》2009,(17):54-55
检察权又称法律监督权,它是检察机关各种具体权能的总和,即检察机关的职权范围。我国检察权的性质是法律监督权,作为一种独立的国家权力,已深深植根于中国国情之中,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和理性选择,强化检察权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针对当前检察权本身还存在监督效力不强、效果不佳等问题,不断强化和完善检察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化,关于检察权属性的问题更加引起关注和热议。笔者认为,只有真正认识到在我国现有的政治体制框架下检察权所特有的属性,才能在理论上更好地完善检察权,在实务中更加有力地把握检察权的运用,进而改造并优化检察权配置,使司法改革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对司法改革问题的关注.对检察权性质的探讨及由此引起的对人民检察院法律地位的质疑不断,出现一些观点交锋。有的认为检察权属于司法权,有的认为检察权实际上是一种行政权,还有折衷观点认为检察权兼具司法和行政双重属性本文试从三权分立学说入手,从分权制衡的角度,对检察权的应然性质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检察权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合理配置检察权,检察活动的司法属性决定了检察权的配置必然受司法规律的制约,各项检察权改革必须符合司法规律的内在要求。检察权的产生、发展、运行都与司法规律有密切联系,要按照中国特色司法规律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检察权改革,推进检察体制机制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检察权的结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检察权的结构,是指检察权的分类以及各类检察权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参照国外立法惯例,对我国检察机关的权力即检察权的分类进行初步的探讨。一、我国宪法和法律对检察权的规定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  相似文献   

10.
检察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检察权的功能定位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理论与背景的层面,站在服务大局的高度,结合和谐社会的背景,从检察权功能的理论,对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检察权的功能定位进行梳理,对依法正确行使检察权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
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一项根本原则。我国宪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为了强调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重要性,《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检察官法》和《刑事诉讼法》都重申了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宪法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法律的权威,是确保检察机关不受干扰,顺利完成法律监督任务、有效地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保证,表明了我国人民检察院在行使检察权时,只服法律。  相似文献   

12.
从世界各国的权力结构看,一些国家检察权边界清晰,且具有自己独立的属性,一些国家检察权依附于其他国家权力,边界模糊且不具有自己的独立属性。但根基于不同权力结构下的各国检察权均具有谷间带链接特质,是一种程序性权力,并以实现司法公正为终极运行目标。梳理和正确认知这些共性表征,有助于从另一个层面深入理解一国检察权的“特有”属性和“特色”内容。  相似文献   

13.
张永昌 《法制与社会》2010,(34):157-158
诉讼法律监督权为检察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权的具体权能之一。我国现行诉讼法律监督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应立法完善诉讼法律监督权制度,优化检察权配置。  相似文献   

14.
检察活动原则是指检察机关或检察官在整个诉讼活动中行使检察权时必须遵守的活动准则。决定着检察权的性质和检察活动的基本方向,体现了我国检察权的基本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5.
析检察权性质及其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有些文章在论及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时,提出与检察权有关的一些问题。择其要者,一是认为检察权是行政权,不是司法权,把检察权与审判权并立,不合司法行政分立的现代法治本意。二是认为检察权是追诉权,检察官提起公诉,处于原告地位,又赋予其法律监督权,使控辩失...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宪法第13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党的十五大报告、十六大报告也都明确提出了要“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虽然近年来我国检察机关对不适应形势发展的一些制度进行了改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检察机关内部的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检察权受到地方党政机关、个人等各种因素干预的局面,也无法将“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权”的制度保证落到实处。对于如何从制度上保障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资讯     
《中国律师》2014,(6):88-90
全国政协就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召开座谈会 5月6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就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座谈交流。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会议并讲话,全国政协委员陈冀平等专家学者在座谈会上发言,围绕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体制设计和机制运行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于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若干问题的调查分析安徽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近日,我们就“如何落实十五大要求,推进检察工作改革,从制度上保证检察机关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这一课题,开展调查研究,重点对当前检察机关在行使检察权过程中遇到的干扰、阻力和难点...  相似文献   

19.
检察权的定位对检察职权的配置至关重要。因我国检察权的法律定位与实际不吻合,影响了检察职权的配置。正确认识这种状况的成因,结合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确定检察权的定位,是优化检察职权配置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王学成 《中国司法》2007,1(9):93-94
检察权是当代法治国家普遍设置的一种国家权力。一般言之,检察权的具体权能如何设置,检察机关的职权范围之大小,直接反映着一国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反之,一国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又直接决定着检察权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