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月6日,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朱德例行会谈,翻译师哲和苏方的同志И.В.科瓦廖夫以及Е.Ф.科瓦廖夫出席。关于中苏条约关于中苏条约,我说,中苏关于旅顺港地区的条约是个不平等条约,缔结此条约是为了制止国民党和日美合谋对付苏联和中国的解放运动。这个条约对于中国的解放运动有一定好处。现在,随着中国共产党掌权,国内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因此,苏联政府决定,一俟签订对日  相似文献   

2.
1978年签订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确立了发展中日友好关系的基本原则,它与《中日联合声明》、《中日联合宣言》共同构成了中日关系的三个基本文件。《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以来的实践证明,凡是中日两国遵循这个文件的精神,中日关系发展就顺利,反之就出现曲折、甚至倒退。《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从两国代表正式谈判到最终完成缔约,正值邓小平第二次和第三次复出,负责主持国务院工作时期。邓小平非常重视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签订等工作。在第二次复出时,邓小平促成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正式谈判,在第三次复出后不久即恢复了中断三年之久的条…  相似文献   

3.
王潮江 《世纪桥》2007,(2):88-89
1945年8月14日,国苏双方经过艰辛谈判,终于签订了具有多边性质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时中国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外蒙古脱离中国版图;影响了中国革命进程;维护了远东和平。  相似文献   

4.
1943年1月11日,中美签订了《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的条约》。同日,中、英、印共同签署了《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这两个条约宣布  相似文献   

5.
风云际会的满洲大地 -- 中东路的由来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翌年与日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同意把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但这一规定遭到对东北早已垂涎三尺的沙俄反对,于是沙俄勾结德国、法国强迫日本把辽东半岛还给中国.  相似文献   

6.
尹虹 《党史纵横》2005,(5):39-40
协迫签约强行驻军日俄战争后,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日俄双方于1905年9月签订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条约《朴茨茅斯条约》。条约规定:俄国将旅顺口、大连湾及附近的领土领海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将宽城至旅顺的铁路转让给日本。在条约议和中,两国公然协定在中国东北留驻护路兵。并规定“:两订约国可留置守备兵,保护满洲各自之铁路线路,至守备兵人数,每一公里不过十五名之数。”1905年12月22日,清政府又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清政府承认了日俄条约中俄国让与日本的各种特权,同时开设辽阳等16个城市为商埠,在奉天、营口、安东…  相似文献   

7.
自从鸦片战争开始之后,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特别是《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封建社会沦陷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逐步签订,使得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三部条约也成为了整个条约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成为中国近代史分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毛泽东对这一条约签订的作用和坚决捍卫新中国权益的历史贡献,并对条约的副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李秋 《党史纵横》2001,(9):7-10
31894年8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前方连遭败绩,清朝反动头子慈禧太后却在北京斥巨资为自己庆寿,国人侧目.此战,最终导致清军水师一败涂地,清政府不得不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祭。120年前,中日之间进行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该条约规定:中国承认朝鲜独立;中国向日本割让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中国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加上赎回辽东半岛的3000万两共2.3亿两)以及新开通商口岸、增加内河航线等共11款。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