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说到台湾美食,许多人可能会想到牛肉面、卤肉饭、大肠包小肠等闽南菜味的中餐菜,其实在台湾也不乏湘、川麻辣鲜香菜系。在台北市松山区民生东路的幽静社区里,有一家主打麻辣鲜香菜系的重庆菜馆,凭着一款火红地道的重庆烤鱼,征服了一众食客的味蕾。  相似文献   

2.
陆逸佳 《台声》2013,(12):94-94
初到台湾总会有一些担心和顾虑,担心同学是否会用异样的态度对待我,担心老师是否会因为政治敏感等因素对我另眼相看,担心若是和台湾同学一起住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的不同会不会造成不和睦……各种担忧充斥着我紧张的心。但是经过在台湾学习生活的这一年,很多顾虑和担心都是大可不必的,反而我很庆幸当初能选择来到台湾度过我的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9,(23)
<正>虽说去台湾旅游是我一直的向往,但是临近出行了,我还是多少有点小担心,毕竟两岸隔绝了这么多年,在对一些事情的认知上难免会出现一些差异,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我打算到了台湾以后,在游玩的过程中,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问的事不问。旅游如期进行,我们一行32人,经过不到两个小时的飞行,下午3时15分,飞机降落在了台北的桃园机场,接待我们的导游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个子不高,还有些发福,宽宽的脸上看不出一点能说会道的导游的灵动,我们便开始不断地用审视的眼光琢磨他。随后我们登上一辆豪华大巴车。  相似文献   

4.
“台湾史研究会”是台湾地区的一个以研究台湾历史为主的民间学术团体。该会由郭衣洞、钟肇政,叶石涛、张晓春、王晓波、陈映真、尹章义等四十七人发起,于1987年3月15日在台北市成立。第一任理事长是王晓波教授,副理事长是尹章义教授。  相似文献   

5.
月读台湾     
《台声》2014,(3):14-15
王郁琦:两岸互动云破月出 2月11日,应围台办丰任张志军邀请,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主委王郁琦启动为期4天3夜的大陆行。参访中,他不仅与大陆方面台湾事务部门负责人举行首次会谈,还在南京大学商学院进行演讲。1990年,尚在台湾大学法律系三年级学习的王郁琦作为辩手之一参加第三届亚洲大专辩论会决赛,对手正是南京大学的同学。  相似文献   

6.
月读台湾     
《台声》2014,(9)
<正>人物张家祝:抗议抹黑辞职负责8月7日,因高雄气爆事件处理过程中备受苛责,台"经济部长"张家祝以书面声明请辞。其在声明中表示,对于高雄灾变,台当局与地方之责归属,未来自有公正客观单位加以调查认定。他感慨岛内部分政治人物,不断利用错误讯息进行政治操作,竭尽施压、抹黑及羞辱之能事。对于政治人物心中只有选举和立场,并没有真正关心灾民和复建,他甚感痛心。针对高雄气爆事件持续纷扰,张家祝表示选择一肩扛起,承担所有责任,期盼借此呼吁朝野抛开政党利益,共同携手解决当前困境。10日,台"行政院"对其多次慰留无果后准许请辞,随后宣布由现任"经济部政务次长"杜紫军接任"经济部长"。  相似文献   

7.
月读台湾     
《台声》2014,(2)
<正>人物夏志清:文学推手人文一生2013年12月29日,著名文学评论家、台"中研院院士"夏志清于美国纽约病逝,享寿92岁。1921年,夏志清出生于上海浦东,自沪江大学英文系毕业后,赴北京大学任助教。1948年考取北大留美奖学金赴耶鲁大学攻读英文硕士、博士学位。1961年由其撰写的英文专著《中国现代小说史》一经出版即获得评论界极大关注,该书也成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著作。由于他在书中竭力推崇,也使得张爱玲、钱钟书与沈从文等作家受到广泛关注。1991年,夏志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担任教职近30年后荣誉退休,获聘该校中国文学名誉教授。2006年成为台"中研院"建院以来当选时最高龄"院士"。  相似文献   

8.
月读台湾     
《台声》2014,(6)
<正>人物林义雄:核四停工禁食止步4月30日,前民进党主席林义雄在禁食第9天,发表声明宣布停止禁食。林义雄曾长期投身"反核公投"运动,早在1994年7月,台"立法院"通过第四核电站预算,其随即展开禁食行动,呼应岛内反团体推动"核四公投、十万签名"行动。同年9月,林义雄等人组成"核四公投"促进会,  相似文献   

9.
月读台湾     
《台声》2014,(8)
<正>人物彭政闵:职棒球星人气十年7月1日,中华职棒中信兄弟队选手彭政闵以总票数333917票,再度夺得年度中华职棒明星赛"人气王"称号。彭政闵出生于高雄棒球世家,祖父曾为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时期台中糖厂棒球队教练,父辈虽然只有三伯打棒球,但他的父亲、大伯、二伯皆是资深棒球爱好者。自2000年进入中华职棒以来,彭政闵连续14年入选明星赛,2005年起连续10年蝉联"人气王"称号。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彭政闵表示进入职棒赛事时,从未想过会成为明星赛"人气王",更没想到会连续10年获此殊荣。对于今年比赛成绩远低于历年平均水平,他坦承表现不符预期,但会继续打  相似文献   

10.
就医看病是个头疼的话题 1987年10月14日,当蒋经国宣布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之后,台湾回乡热潮涌动。这一年,也被称为“两岸开放元年”。已经20多年过去了,很多台商在大陆成功开办了自己的企业,绝大多数台湾人也都在大陆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7,(24)
<正>我有时候会无聊地计算,父亲带我们全家搬离金门,定居台北,那一年,父亲几岁啊?"才四十!"我得到惊讶的答案。现代人,40岁真能不惑?当然不能,他们都在干嘛呀?姑且不论他人,我40岁时,人生路还没有线头,父亲却已做出了人生大决定,卷起裤管与衣袖,扛水泥、挑砖头,对他来说,生活是力气挣出来的。父亲可能不知道,他带给我的意义除了生活,便是迁徙。迁徙曾是动荡时代很多人的命运。我的写作朋友,蔡怡  相似文献   

12.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陈孔立教授编写的《简明台湾史》一书,已由九洲图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分为七章,共21万字.作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台湾历史发展进程;以通俗、精炼的语言,系统地叙述了从早期台湾直至当代台湾的简明历史.本书是在  相似文献   

13.
日降之后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旅平同乡会立即重组活动。首先,主办遣送沦陷期间被日军征召到华北的台湾役工,从日本驻军处接回百人左右,经天津、上海乘船返台。随后,旅平台胞大都陆续举家南迁,至1946年底,只剩下三、四十户。但1946年11月,有台湾省升学内地大学公费生郭炤烈、方舵、吕平、尤宽仁等13人,到北京大学读书;1948年10月又有来自台湾的自费生曾重郎、蔡铭熹、彭克巽、曾祥发等5人到北大、清华和北师大读书。这些青年学生的到来,不仅增多了北京台湾同乡的数量,而且大大加强了旅平台湾同乡会的活力。 1947年初台湾发生官逼民反的“二·二八起义”,3月12日台湾旅平同乡会会同长春、沈阳、天津、青岛的  相似文献   

14.
北京,一向为台湾同胞所看重和向往,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吸引、凝聚着来访、暂居以至长期定居的台胞。从清代康熙年间至今,台湾人同北京城结下了300余年的不解之缘。台胞在北京大致经历了赴京赶考、民国留学、沦陷之日、日降之后、建国以来和台海两岸开放交流等六个时期。 赴京赶考时期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13)
正近审稿,首次深读了一组台湾青年眼中的大陆文章。这是几年前,台湾《两岸犇报》发起并主办的两岸青年研习营活动中的一个征文环节,本刊协办。征文年年有,只在岛内,皆为台湾青年。从构想、发起、征稿、刊登、评阅,《两岸犇报》同仁辛苦始终。过去,我编辑也会从他们的征文中偶编一二篇上来,看了,登了,只是以示参与,并表贺意,并未能产生什么这想那想。即便我刊也有《我看大陆》专栏,  相似文献   

16.
这是坐落在北京崇文门内大街的阿里山饼屋,供应西点、咖啡等。进门,有一面很大的玻璃橱,橱窗边是一位似真人大小、身著高山族民族服装的少女模型,那微伸的左手和斜挎  相似文献   

17.
《春秋》1995,(6)
栖霞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以「服务当今,惠及后代」为宗旨,以出版专辑为重点,广泛开展了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和出版发行工作,使文史资料在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中发挥了应有作用。几年来,栖霞文史委先后征集出版了《抗日空军英雄梁鸿云》、《牟墨林地主庄园》、《海外赤子情》和《栖霞文史资料》第四辑(抗日专辑)等四本专辑,并在社会上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发行,受到广大群众欢迎。为了弘扬栖霞籍的海外同胞的爱国精神,启迪年轻一代,为四化建设服务,我们于一九九二年底征集出版了《海外  相似文献   

18.
宝应县通过充分发掘、整理和利用本地的革命史迹、革命文物,广泛开展写史建志、立标树碑活动,深化新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热情和革命精神,促进了全县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宝应地处苏中之“中”。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苏中区党委所在地,设有苏中党校、苏中公学、苏中造币厂、苏中医院  相似文献   

19.
《两岸关系》2001,(10):17-18
目前在上海生活过10年以上的台湾人恐怕不在少数.这些最先“登陆“的台湾人,无疑成为欲来上海寻找新生活者的榜样,而他们自己有时也暗自嘟囔一句“阿拉上海人“的方言.其中有人感叹“上海太大了,摸了10年都还没摸透“;还有人说自己也养成了上海人的性格;更有人说孩子落地生在上海,回到台北,竟闹着要回上海,说他的家在上海.无论怎样,上海已成为这些台湾人生命中的一部分而无法割合,此处也许更饱含着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台湾东森电视台的朋友们来到了广州,要把广州的风貌带回台湾,工作虽然紧张忙碌,却也让他们大开眼界。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摄象机,看看台湾人眼中的广州是个什么样儿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