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楠 《世纪桥》2008,(2):85-85
《战国策》作为记载纵横家策论的集成,语言“疏直激切”,为“行人辞命之极”,其特色向来被定为张扬。这并非轻薄的得势与得意,更大程度是苦涩与沉重生存状态下、非正常状态中挣扎的产物。而由于过度铺张的论词会掩盖游说中最重要的以理服人的要素,无法完成纵横的重任,因此《战国策》中的大部分论词质实严密、重在分析,显示出感人至深的理性美、周至美、畅达美,也是生命力在危机时刻喷薄而出的产物,达到了理性与活力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
赵楠 《世纪桥》2008,(2):85-85,89
《战国策》作为记载纵横家策论的集成,语言"疏直激切",为"行人辞命之极",其特色向来被定为张扬。这并非轻薄的得势与得意,更大程度是苦涩与沉重生存状态下、非正常状态中挣扎的产物。而由于过度铺张的论词会掩盖游说中最重要的以理服人的要素,无法完成纵横的重任,因此《战国策》中的大部分论词质实严密、重在分析,显示出感人至深的理性美、周至美、畅达美,也是生命力在危机时刻喷薄而出的产物,达到了理性与活力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3.
《古文观止》选编了《战国策》中的"颜斶说齐王"篇,讲的是颜斶与齐宣王叫板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深思和启迪。  相似文献   

4.
张涛  孙世平 《理论学刊》2013,(1):99-103,128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婴生平和思想的先秦文献,它与《周易》经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易经》作为当时知识阶层所倚重和推崇的文化经典,奠定了《晏子春秋》理论体系的基础;另一方面,《晏子春秋》的学术风格、政治理想、处世之道又给此后出现的《易传》以深刻启示。二者的这种互动关系,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读<孟尝君传>》是王安石研读了《史记·孟尝君列传》后写的一篇读后感。作三者从革新现实这一根本立场出发,批驳了历史上关于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观点,针对北宋政权正受到辽和西夏侵扰的严酷现实,提出了必须重用能抵御外来威胁,挽救国家危亡的有用之才的主张。《读<孟尝君传>》仅有八十八个字,作者立论简要,见解新颖,文字洗炼,气势雄浑,写得跌宕生姿,曲折有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佳作,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实践论》《矛盾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殊品格的经典著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代表性著作,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实践论》《矛盾论》对19世纪30年代民族问题的呈现、民族解放道路的探讨以及解决民族问题思想方法的阐释,其中隐含了特殊的民族视野。深刻体会《实践论》《矛盾论》的民族视野,不仅对于正确评价《实践论》与《矛盾论》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自身历史的优良传统。早在中国史学鼻祖司马迁写《史记》之前 ,即有许多史学著作问世。著名的文献资料丛书有《尚书》、历史著作有《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之书等。地方史国史有《木寿杌》等等。正因为这样 ,所以 ,不管政局有多么变幻 ,战火有多么频繁 ,历史记载却未少缺。值得中华民族特别引以为自豪的是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达 30 0 0余年 ,记载详如历史再现。迄今为止 ,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历史有这么清晰可与之相比。古人以“汗牛充栋”形容书籍之多 …  相似文献   

8.
魏晔玲 《前线》2014,(5):58-58
<正>《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公开发表的第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到动手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到1859年该书出版,历时16年之久。本书的出版为马克思彻底完成政治经济学领域中的革命变革奠定了理论基础。跟《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有密切关系、流传于世的文章,主要有《〈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两篇。那么,这两篇文章又有什么区别?各发挥了什么作用?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标志,马克思进入到独立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阶段。在多年的研究和  相似文献   

9.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四书几乎都是讲如何做人、如何为官,以及做好人再去为官的修养方法与践行的原则、规范。而《论语》尤为强调,做人要注重学习、  相似文献   

10.
考辨《中庸》的作者,首先要厘清《史记》之《中庸》、《子思》之《中庸》与《礼记》之《中庸》的关系。其实《史记》之《中庸》、《子思》之《中庸》与《礼记》之《中庸》不是一回事,《礼》之《中庸》只是《史记》之《中庸》或《汉志》之《子思》的一篇而已。要证明今本《中庸》的作者,可以从“检讨主张《中庸》非子思所作的立论根据”、“辨析《礼记》与《古记》的关系”、“分析《中庸》与《孟子》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无论从哪个方面分析,都可以确定《礼记·中庸》为子思所作。  相似文献   

11.
吴文珑 《党的文献》2021,(3):111-120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建设》杂志在学习、宣传和介绍《实践论》《矛盾论》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理论界、学术界许多人士在《新建设》杂志上发表了大量论文,对《实践论》《矛盾论》之精神实质、基本观点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发.整体上看,这次学习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方式力求通俗化、大众化,学习态度重实用、务实效.对《实践论》《矛盾论》的学习和宣传,促进了人民群众思想认识的统一,提升了理论工作者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周易》的时代、作者以及符号 上古有三易,一个叫《连山》,一个叫《归藏》,一个叫《周易》。按照记载,它们的经卦都是八,别卦就是六十四,三易是一样的。但是三易产生的时代和作者是不一样的,一般认为,夏代是《连山》,殷代是《归藏》,周代就是《周易》。其作者,按照比较通行的说法,  相似文献   

13.
李锐 《世纪桥》2010,(3):66-68,7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缘由和时间历来为人们所争论。英格.陶伯特通过文献考证,断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于1845年7月,并且是《神圣家族》的后续之作。然而,陶伯特实际上没有体察到马克思写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真实内在原因,并未考虑到马克思同费尔巴哈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差异的事实。《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诞生根源于马克思自身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而赫斯、施蒂纳以及恩格斯等人对马克思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陶伯特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创作过程看得过于简单,缺乏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整体视角。《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现实和理论需要的产物,是马克思为了打好和恩格斯一同创作新世界观的哲学基础所认真写下的研究笔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无疑要比《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神圣家族》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快乐大叔 《党课》2011,(23):94-96
有人说,2011年是中国影视的“翻拍年”,一大批观众熟悉的影视作品被重新翻拍,其中比较引人关注的是对几部取材于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影视作品的“翻拍”,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以及《水浒传》,等等。  相似文献   

15.
大凡如今45岁以上的中国人,对《白毛女》并不陌生。它是与《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齐名的革命样板戏。在所有的“革命样板戏”中,江青过问得最少的就是芭蕾舞剧《白毛女》。可是,她不“问”则已,一“问”惊人,上演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漠不关心江青对舞剧《白毛女》无兴趣《白毛女》最先是一篇报告文学。它的原型是四川的宜宾地区的一个高山上的农民妇女。早在60年代初期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建设》2011,(6):50-50
《大学》原来只是《礼记》中的一篇,共1751字。在唐代之前,《大学》并没有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直至韩愈将《大学》、《中庸》的地位提高到了和《论语》、《孟子》一样的高度,才奠定了它在儒家文献中的经典角色。再经过宋朝朱熹等人的大力推荐,《大学》受到了知识分子,尤其是希望进入仕途的知识分子特别的青睐。  相似文献   

17.
孟子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这一命题关涉到先秦中国学术的发展。春秋社会对王道精神的丢失,特别是对作为西周礼乐文明重要载体的《诗》、《礼》本质的背离,加剧了"礼坏乐崩"的程度。而《诗》、《礼》之类的说教对于当时酣战中的诸侯已失去意义,晚年的孔子遂将王道之思寄于鲁之史记旧闻,从而创造性地开创了中国学术的新局面。孟子称《春秋》"其文则史",有助于了解孔子与《春秋》的相关度,也有助于认识早期中国传统史学发展的范式。  相似文献   

18.
白欢龙 《党课》2007,(1):106-107
当今的歌曲写作,大都是先有歌词后有旋律的。先有旋律后填歌词的情况比较少。不过,这后一种方法也曾写出过一些好歌。比如:《长江之歌》、《亚洲雄风》、《我和我的祖国》以厦词作家阎肃依照小提琴协奏曲《梁褂的主题旋律填词而成的《化蝶》等。近几年,不少歌词作家为一些流行的民乐曲填写了歌词,如此一来,我们非常熟悉的乐曲《花好月圆》、《步步高》、《彩云追月》等,当初只能作为乐曲欣赏,如今也可以作为歌曲演唱了,甚至二胡曲《江河水》也配上歌词,成为一首如泣如诉的悲歌。  相似文献   

19.
《西铭》《东铭》,是北宋理学的共同创建者和关学宗师张载撰写的千古名篇。古今学者对此二《铭》的主旨和二《铭》关系的解读,一直聚讼纷纭。有鉴于此,有必要对《西铭》和《东铭》做一番基于文本细读的新释工作。这一工作将不拘一格,力求把传统的字词语句注释方法与现代的哲学思想诠释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在重新概括《西铭》《东铭》主旨的同时,还将在古今中外的观照中萃取其精华。  相似文献   

20.
《论持久战》是自《孙子兵法》以来最重要的一部兵书,因此,研究《论持久战》者重视研究其军事思想、军事韬略,是很自然的。《论持久战》又是毛泽东依据其哲学思想写出的一部军事著作,因此,研究《论持久战》者重视研究其哲学思想,也是很自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