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和加入WTO的条件下,县级经济如何发展,是各地十分关注的问题。垫江是一个地处重庆东北部的内陆县,不沿江,不靠边,属于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困难县,根据这一实际,我们确定在“十五”时期乃至今后较长一个时期,要以西部大开发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把垫江建设成为渝东经济强县的目标,推进三化进程,实施五大战略,推进垫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垫江新世纪初叶的新的振兴,逐步把垫江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人民安康、山川秀美的渝东明珠。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蓝图宏伟,任重道远。我们将从县情出发,继续围绕“明确一个定位、把握两个关键、实施三大战略、做好四篇文章”的工作思路,加速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垫江大发展。一、确立战略定位富饶的物产、特有的资源和便捷的交通既是垫江的基本县情,又是垫江的相对优势。根据垫江县情,经  相似文献   

3.
怎样让老百姓"住有所居,居者更舒适、更开心",这是垫江县委、县政府在"宜居垫江"建设中的思考。县委书记罗德介绍说,垫江在宜居建设中,不仅做好规定动作而且还在自选动作中,提出从软、硬环境两个方面,以打造卫生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为平台,把垫江建设成为一座山水风光与城市景观交相辉映、牡丹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的宜居之城,并把对宜居的建设上升到对乐居的追求。从宜居到乐居体现了该县在"宜居垫江"建设上的超然追求。  相似文献   

4.
2004年,中共垫江县委、县政府认真坚持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垫江实际,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伐,努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整体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 记者在垫江采访了有关部门,接触了一些干部和群众,大家一致对垫江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记者就此专题采访了中共垫江县委书记雷政富同志。  相似文献   

5.
一、准确定位,认真分析垫江建成川渝东部重要的陆上交通枢纽具备的优势和条件(一)从纵向发展历史看。垫江交通建设经历了建国后恢复发展、改革开放后迅猛发展和直辖后跨越发展三个重要发展时期。80年代,乡镇通达率实现100%,垫江交通建设走在了原涪陵地区所辖区县的前列。  相似文献   

6.
《公民导刊》2011,(11):I0004-I0007
怎样让老百姓“住有所居,居者更舒适、更开心”,这是垫江县委、县政府在“宜居垫江”建设中的思考。县委书记罗德介绍说,垫江在宜居建设中,不仅做好规定动作而且还在自选动作中,提出从软、硬环境两个方面,以打造卫生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为平台,把垫江建设成为一座山水风光与城市景观交相辉映、牡丹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的宜居之...  相似文献   

7.
正文化繁荣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活化"文物是传承文化的客观要求。2016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作出重要指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笔者从重庆市垫江文物保护工作出发,结合垫江建设"文化强县和重庆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以"文旅融合""互联网+文化"等发展理念,对一  相似文献   

8.
《重庆行政》2008,(5):6-6
"惠民中国医疗行动"2006年在垫江启动,得到中共垫江县委、县政府和县卫生局、县人民医院的  相似文献   

9.
精心打造垫江牡丹 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尤为天下奇,垫江地脉花最宜”。近几年来,我县充分利用自己在中国西部得天独厚的牡丹资源,精心打造牡丹品牌,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变生态优势为旅游优势,利用举办牡丹节这个平台,成功实现了由环境优势到发展优势的转化,使垫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市场要素在全市、全国乃至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大大增强了县域经济的活力,有力地拉动全县经济的发展,达到了牡丹花为媒、政府搭台、经济唱戏的目的。同时,垫江牡丹品牌也得到进一步提升,牡丹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全市众多旅游项目中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10.
正渝府发[2018]33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冯连,男,重庆垫江人,1989年3月出生,2012年7月参加工作,生前为重庆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二支队一大队垫江勤务中队副主任科员。2018年5月13日,G42沪蓉高速公路周嘉至垫江段一辆货车发生故障,阻碍道路通行并造成交通安全险情。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故障车辆  相似文献   

11.
黄河企业集团公司垫江啤酒分公司,成立于1998年元月,是由具有活力且实力雄厚的兰州黄河企业集团公司收购兼并的原“国营垫江啤酒厂”组成的分公司。是黄河企业集团实施“战略扩张”,也是垫江县委、县府实行“引进外资、引进名牌产品”战略决策的结晶。公司成立初期,就以国内知名的三大民族啤酒品牌之一的“黄河啤酒”为主体产品,进入重庆市场,为保证其产品质  相似文献   

12.
“以工促农”打造垫江现代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向东 《新重庆》2006,(7):37-3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我们欠发达地区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找准“促农”、“带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至关重要。通过对垫江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状况的考察,我们发现,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的自然承续,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产业。因此,只要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就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就能提高农业效益和促进农民增收。一、垫江农业经济及农产品加工业现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垫江县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13.
垫江商贸业始终把服务农业,帮助农村调整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商贸工作的一个坚定信念和发展方向加以推进,逐步摸索出以“订单农业”形成成功发展酱瓜产业和烟叶生产的路子,其运作理念、方式以及成败得失显得十分珍贵,给人启迪,值得研究。一、具体作法垫江县政府采用“订单农业”发展作为酱瓜原料的花瓜生产和烟叶生产取得了突破。其作法是,县政府为企业确定适宜种植的乡镇发展花瓜的种植基地,由企业与乡镇的农户直接签订合同,确定“订单”,农民按“订单”明确的数量和技术要求组织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中共垫江县委、县政府认真坚持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垫江实际,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伐,努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整体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是经济总量创直辖8年以来最高增幅。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7亿元.同比增长127%,经济总量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三峡生态经济区名列前茅。二是工业经济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效益显著。全县工业总产值33.1亿元,同比增  相似文献   

15.
《公民导刊》2011,(1):248
在渝东北经济走廊的"牡丹之乡"垫江,双向8车道的迎宾大道连接着美丽的桂溪镇。步入桂溪,你会品味到山水园林城市的味道,会领略到新兴乡镇发展的气  相似文献   

16.
《公民导刊》2011,(1):249
2010年,垫江县太平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以建设"农业生态重镇、休闲旅游名镇、特色经济强镇"为总体目标,创新"1245"工作思路,扶持群众多元创业、优化特色经济品牌、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五个垫江"建设,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任何发展都存在科学和价值两个基本维度。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的科学维度与价值维度的辩证统一。当前,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科学维度和价值维度的辩证关系,防止在一种倾向掩盖下走向另一种倾向。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垫江工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区位和资源的局限。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致力于发展工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就规模和运行质量而言,均居于全市中偏上的水平。2001年,全县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5.55亿元,同比增长17%;累计实现利税1.25亿元,同比增长29.1%,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16%,始终保持全市前5位的好成绩。一、启示回顾近几年来我县工业所走过的历程,主要有四点深刻的启示值得牢牢记取: 第一,全县上下对发展工业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和矢志不渝的追求,是推动我县工业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长期以  相似文献   

19.
垫江县位于渝东北咽喉地带,古有“川东锁钥”之称,今有“渝东明珠”之说,东邻忠县、丰都,南连涪陵、长寿,西靠大竹、邻水,北壤梁平。县城溪河纵横,多为浅丘地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幅员面积为15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3万公顷,森林面积2.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7.1%。境内有丰富的天然气、盐卤、石英砂、石膏、石灰石、页泥岩和一定储量的钾、煤、铁等矿产资源;农业、林业、水力、旅游、劳动力等资源也十分丰富。全县总人口88万,辖25个乡镇。垫江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只要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将成为垫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垫江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只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培育出一些大的龙头企业和分布在全县各地的具有活力的中小  相似文献   

20.
创新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独特的、新颖的,打破常规、能够带来改进并富于成效的见解或思维。加强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中央和市委对我们提出的任务,也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