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成飞 《传承》2010,(33):130-13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体现在公共领域,即意味着全体人民各尽所需、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共社会学所体现的价值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对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叶子 《前沿》2014,(11):125-129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评介记忆社会学的主要研究论题。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个体记忆的社会维度体现为群体决定了个体回忆什么及如何回忆。在界定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关系后,集体记忆的三大特征——多元性、竞争性和变迁性得到了充分地讨论。对于历史与集体记忆这一议题,有的学者试图将两者对立起来,而另一些人则力图模糊两者的边界。总之,记忆社会学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步确立其自身在社会学学科领域中的地位。然而,在笔者看来,该领域研究仍存在三方面缺陷:具有社会决定论倾向、缺乏比较视野及资料来源过于单一。  相似文献   

3.
物业管理是以企业方式为物业业主提供的因建筑物业区分所有权不可分割而产生的公共事务管理。物业管理从本质上讲是公共管理,不应把物业管理同物业企业经营管理相混淆。物业管理企业开展的经营性业务必须是物业区域所必须的,是配合物业管理公共服务的需要而进行的,以彰显物业区域的“服务性”方针。  相似文献   

4.
论治安学的学科地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治安学作为管理学门类中隶属于行政管理学之下的三级学科的定位 ,已滞后于学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根据通行的学科衡量标准 ,治安学已初步具备增列为二级学科的条件 :有特定的研究对象与范畴 ;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公认的专门术语 ;自身的方法论体系 ;有影响的学术组织和学术带头人 ;高质量的学术刊物和学术著作 ;独立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5.
王雨磊 《岭南学刊》2012,(4):126-128
目前对于社会学学科地位的质疑主要来自社会、学术界以及社会学界三个方面,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不高本身就是社会学需要解释的社会现象。社会对社会学学科地位的质疑甚至否定主要是市场化改革和政府改革滞后导致的社会学专业应用及职业发展被遮蔽和阻碍了,学界对社会学学科地位的质疑主要是质疑社会学的解释力,社会学界对自身学术地位的质疑主要是由于不同研究流派的研究范式的冲突。提高社会学学科地位,需要顶层设计的支持,开展更深入的市场和政府改革,增加社会学的应用领域,倡导学术自由,增加社会学的比较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试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教育社会学是一门通过对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探讨从而揭示教育的整体发展规律的科学。对教育作整体性综合研究是教育社会学区别于其他教育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本质特征。教育社会学本身的性质和研究对象决定了教育社会学应处于教育科学体系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7.
法律的习俗基础是法社会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论题。如果把法律看成向社会生活开放的意义结构,那么习俗就是这一意义结构最重要的源头活水之一。习俗是法律诞生的母体,并在法律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给法律施加着重要的影响。即便是在成文法高度发达的今天,习俗仍是支撑法律有效运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郭明 《前沿》2013,(15):102-105
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产生的前提,它约束与调整着人们的大部分行为.本文从经济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学科视角梳理并总结出“惯例说”“交易成本说”“博弈说”“社会秩序说”“伦理说”和“关系说”六种非正式制度理论流派,并对各个流派的观点进行了比较与评论.意在打破单一学科和理论范式的束缚,搭建一个资源共享与理论对话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中国边疆学是21世纪一门方兴未艾的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加强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位一体建设,既是民族学一级学科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国家边疆安全、边疆建设和边疆发展的重大课题,更是新时代赋予边疆学人的重要历史使命。中国边疆学研究具有优良深厚的学术传统,边疆学学科体系建设已迈过它幼年的起步阶段,进入了青壮年厚积薄发的发展阶段。边疆民族地区是边疆和边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和核心区域,对边疆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研究,已突破传统边疆史地研究的范畴。其中边政学研究是边疆学研究的前奏曲,三大体系研究是边疆学最主要的内容,研究成果服务于边疆治理是边疆学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的价值目标。中国边疆学研究属于多学科综合性研究,现实边疆是对历史边疆的延续,对边疆现实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对边疆历史的解读。中国边疆学隶属于民族学学科体系,是一门专门研究中国边疆的科学,已构成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具有建成独立学科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族学与社会学关系密切、历史纠葛不断.通过对我国社会学、民族学包括人类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所属各个流派和其相互关系的深入剖析,提出两个兄弟学科结合而非对立的思路,对认识我国民族学与社会学的历史关系和探索其发展前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学视野中的城市化新市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洪辉 《桂海论丛》2004,20(5):53-55
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市民化。在城市化过程中,总是伴随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从而变成市民。城市化新市民在转变为合格市民的过程中,因为外界环境条件和他们的心理都会发生剧烈变化,所以必然要面临各种冲突和社会失范。通过社会调适城市化新市民的角色冲突,改变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和建立新社区等可以使他们能尽快地适应城市生活,早日转变为合格的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12.
民族社会学的视角与定义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社会学的视角主要有结构与过程的视角,个体、群体与社会的视角、冲突与均衡的视角、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视角、宏观与微观的视角。而民族社会学的定义由于学者的研究视角不同,定义的侧重点不同亦呈现出众说纷纭的状况。综合已有研究,我们认为,民族社会学是一门从宏观社会系统出发,综合地研究民族地区现实的社会结构、社会过程与社会控制,以探讨民族地区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与机制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黔东南州市场监管中非国家法诸因素进行调研,使用法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分析,展示要素、结构和性能各层面的冲突和相互影响,为民族地区国家法的执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现实素材,并尝试性提出了解决民族地区国家法的执行需要在民族区域自治法框架内,充分考虑新时代民族地区诸因素作用,方能有效解决民族地区法律秩序以及社会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军队与社会的关系”应作为军事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其一,它符合逻辑起点质和量的规定性;其二,它符合逻辑起点应承担一定社会关系的要求;其三,它包含军事社会学发展的一切矛盾的萌芽.  相似文献   

15.
综观中国共产党执政50多年来的理论与实践,其执政观大致上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理论创新——永葆执政活力的理论之源;执政为民——永葆执政活力的阶级之源;发展兴国——永葆执政活力的动力之源;依法治国——永葆执政活力的制度保证;从严治党——永葆执政活力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利用计算机非法获取虚拟财产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日益凸显。虚拟财产是一种电磁数据存储的网络信息,且需要借助于计算机或其他智能设备,以图像、声音等方式被感知,不具有实体的形态,然而其具备作为物存在的特定性和独立性,故虚拟财产是一种无体物。虚拟财产能否作为财产犯罪的对象,应当从法秩序统一的立场出发,寻求民事法律的规定。因虚拟财产具有价值且为无体物,将其解释为《物权法》的权利客体没有超出法条语词可能的含义。我国财产犯罪的对象——财物的范围包含了无体物,故物权性质的虚拟财产能够作为财产犯罪的对象。对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进行分类,类型化地讨论有助于更好地保护虚拟财产。  相似文献   

17.
高校民族学/人类学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卜彤  闵红云 《思想战线》2002,28(4):64-6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资源,但高校中利用网络信息等先进手段在这一学科中开展研究和交流的并不多,与港、台地区和国外的大学相比,明显是落后的.要解决好高校中民族学、人类学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首先要开"源",强调学者的参与性,同时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最终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8.
网络晒客的社会学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晒客作为网络新兴群体,近来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它的产生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紧密联系。从一开始,它就注定了将是一场以年轻人为主的游戏。它的产生与发展在满足了广大网民的某种需求的同时,也给网络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针对网络晒客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可从技术、道德教育、法律手段三个方面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9.
当前,旧的监狱安全观对监狱行刑改革造成了思想上的阻碍,必须建立以改造为本位的新的监狱安全观,突出矫正功能和服刑人员回归。新的监狱安全观在制度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基层民警的自由裁量权,非暴力性惩罚是新的监狱安全观中的行刑方式与底线。  相似文献   

20.
村落资源是村落生存与发展的资源体系."为我所用"的民族村落资源体系正在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遭遇.在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巴结布依族村落的消失就是民族村落资源丧失的一个代表.民族村落资源如何走向共同繁荣,是民族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紧迫而重要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