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王现东 《求索》2012,(1):55-57
"低碳经济"是人类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及其造成的生态环境后果进行反思的结果,是现时代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关涉人类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低碳"理念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论纬度,为批判旧的生态价值观、重构新的生态价值观提供了重要契机。由于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两种生态价值观各有偏颇。为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构生态价值观,实现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詹荣海 《前沿》2011,(21):163-165
生态文化体现着人类对自身与生存环境互动关系的认知,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基本价值观。生态文化自觉在传统的道德觉悟、道德重建层面研究基础上,将生态文化建设拓展到人类价值的考量领域,是对生态文明时代精神价值研究的整体创新。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为生态文化自觉提供了新的探析路径,它在新的视域下实现了本体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认识论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郭新志 《前进论坛》2010,(12):50-51
<正>生态城市是人类城市建设思想从生态失落向生态觉醒、生态自觉演进的结果,反映了人类价值观、文明观的根本转变,是人类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在生态城市理论提出到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点,导致到目前为止真正的生态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的深刻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反思工业文明的产物.西方国家由于制度和文化上的缺陷和弊端,很难在世界生态价值观深刻变革中发挥引领作用.而当代中国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结合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中国传统文化天人调谐思想的文化优势,必然引领世界新生态价值观的建立和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潮流.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是建构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具有三重基本要义:其一,生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形态之一;其二,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内在尺度;其三,生态价值观是当代人类摆脱生存危机的生存法则。理解生态价值观的基本要义,是建构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价值观作为价值评价的标准,它反映了人类对世界上存在的外部事物的认识与需求。可以说,价值观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知武器和实践方法论。文章围绕着生态价值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和推进作用,从历史的纬度进行梳理和考察,从现实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说明,从而指出构建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于洁 《长白学刊》2013,(3):41-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具有引领和规范作用,而生态危机是新的实践向执政党提出的新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能够解决生态问题并融涵生态智慧。从生态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应体现着人类最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应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三者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应体现为"人与自然"存在论意义上身份与权利的平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应体现为"生产性正义"和代际间公正。  相似文献   

8.
现代文明在带给人类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始料未及的负面效应———自然危机、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为此,只有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克服“人类中心主义”和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偏颇,进而建设兼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互补与共同发展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相统一的高级文明社会。这就要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确立“生态至上”的自然价值观,在人与社会关系上树立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在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上告别物质至上主义,在人与自身关系上确立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生态道德教育就是在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通过改变人们内在的思想、观念,建立一种全新的生态观念,从而纠正人们的错误行为.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通过对人类自身的批判与思考,确立一种关于引导人类当下生存的立场以及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进行自我拯救.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理念包括生态价值观、生态公平观、生态善恶观和生态义务观.  相似文献   

10.
生态价值观即人们对生态环境自身价值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总的看法。由于生态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及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次调查从生态内在价值、经济发展与环保关系、生态消费、生态权责意识四个维度对当前公民的生态价值观进行了调查,得出当前公民生态价值观现状为:公众普遍认同生态内在价值但强度微弱;公众普遍认同"不该为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但面对经济发展观念呈现摇摆性;适度、健康、环保的消费观是消费领域的主流观念;在环保权责意识上,抗争以维护生命健康的基本权益是主导倾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生态主义思潮围绕如何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找寻人的真实需要与树立健康生活方式、树立生物多样性伦理和建构保证生物安全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其价值和意义在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当树立人类与自然有机联系的生态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倡导生态法律法规和生态道德价值观建设并重的生态治理观和生态文明建设观,并在科技创新和科技生态化的基础上,实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绿色化。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化:新时期文化创新的新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彬  梁红 《理论月刊》2008,(9):45-48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进行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要把积极建设生态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新方向。生态文化是以一种"互利共生型"的思维方式作为价值观基础;生态文化是一种正在崛起的新型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化是人类精神层面的共识。而且,生态文化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与灵魂,生态文明在生态文化的建设中找到了新的支撑,即尊重自然、树立生命尊严的新的文化价值观,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桎梏,培养人们理性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自觉性与文化素质,建设以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互惠互利为价值观基础的新文化。20世纪以来,人类逐渐意识到自身生存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试图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现代文化中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一系列关于传统文化的探讨成为当今文化界的热点,"生态"这一文化讨论的焦点也展现出一种蔓延现象。回望传统,展望未来成为全人类的行动宗旨。生态文化在传统与未来的交融中必将彰显时代精神的魅力,必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途中不止的永恒话题。  相似文献   

14.
梁萍 《传承》2009,(4):108-109
生态危机的出现和解决,不仅仅是技术、法制的问题,更是伦理道德的问题。生态道德教育,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生态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态道德素质,培养具有生态道德意识的新型人才;有利于塑造人们的生态伦理价值观,自觉践行生态实践;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支柱;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路标。  相似文献   

15.
自然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超越了传统价值观,提出的“生态价值”概念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由于其本体论的解释原则,不可避免地陷入理论困境。发展伦理学立足于人类生存论的解释原则考察自然的价值,克服了生态伦理学与传统发展观的各自片面性,提出并论证了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新的思考框架。  相似文献   

16.
孙彦泉 《前沿》2003,3(2):120-124
目前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科学正是为解决环境问题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当今 ,人类正由工业文明阶段进入生态文明阶段 ,环境科学日益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基础和技术前提。环境科学的资源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自觉这一主题,生态信仰以生态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核心价值观实效构筑在信仰与文化的互动逻辑上。因此,生态文明视域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在于对生态信仰文化价值的自觉。在当前互联网发展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视野必须拓展和实现网络生态下的实效,构建生态信仰文化价值信息网络;同时,高度重视校园文化核心价值中的大学生生态信仰文化价值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余谋昌 《长白学刊》2007,(2):138-140
当今时代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我国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表明已经向着生态文明的方向前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在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基础上,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现实条件下,通过价值观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作为国家行为由全国人民的创造性生态化的实践实现的.中华民族将以率先建设生态文明为人类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9.
刘建新 《理论月刊》2001,(10):72-73
人的生存问题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本文从构建人类生存亟需的精神支柱和终极关怀、确立起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价值观、自觉规范人的实践行为、强调人类整体生存利益实现人类整体共生共存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生态哲学是当今人类价值观的理论表述,它的产生不仅是时代精神的历史发展必然,而且是中外生态思想的精华。翻开中国思想史就不难发现,许多先哲们通过各种渠道追求人与自然相一致的和谐美,表述了纯朴而深刻的生态价值观,梳理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当今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