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婉媛 《各界》2011,(8):65-68
坐在轮椅上的蒋经国开口就说:“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过去的国民党太骄傲、太自负了,现在起,不能再跟从前一样。”这位台湾领导人以其智慧和觉悟,在关键时刻做出了天命般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龚祥瑞 《各界》2011,(10):9-11
1943年我应国民政府驻莫斯科大使蒋廷黻先生的授意邀约,经邵循正教授取得梅贻琦校长的同意,从昆明西南联大来到重庆。一到就走访蒋先生官邸。  相似文献   

3.
刘婉媛 《各界》2011,(12):10-13
“蒋经国在信里说,让我待在香港,他将来会给我布置任务。但这一次,我没有听他的。”  相似文献   

4.
王诗玉 《学理论》2013,(17):24-25
二战结束后,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和地区迅速崛起,我国台湾地区便是其中发展的典范之一,而"蒋经国时期"的台湾发展则更具有典型性。就蒋经国在台湾时期的政治、经济、治党思想和当时的台海关系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从其卓越的领导才能中找出对当代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九生 《党政论坛》2011,(6):35-35
国民党退守台湾以后,为了维持在台湾的长期统治地位,曾尝试过多次政治方面的改革。但就改革的内容、规模、范围,以及改革的深度方面而言,应以蒋经国晚年推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为著名,影响也最深远。这次改革被台湾政界和学术界认为足蒋经国晚年表示要“向历史交待”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国民党退守台湾以后,为了维持在台湾的长期统治地位,曾尝试过多次政治方面的改革。但就改革的内容、规模、范围,以及改革的深度方面而言,应以蒋经国晚年推  相似文献   

7.
傅国涌 《各界》2014,(12):85-88
“美国岛事件”尚未发生,蒋经国就说1979年是“本党历史上最艰险的一年”,由于外交上的一系列挫折,他遭遇了执政以来最大的危机和挑战,为了应对变动的内外局势,缓解台湾岛内民间要求政治参与的压力,不仅拓宽民间参政的空间,准备举办“增额中央民意代表”选举,而且批准党外反对派“立法委员”黄信介创办政论月刊《美丽岛》。  相似文献   

8.
张家康 《各界》2012,(12):76-78
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促使包括陈独秀在内的大批政治犯被提前释放。走出监狱的陈独秀,立即书写了两份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声明,希望通过《申报》和《中央日报》公之于众,让世人了解和认识一个真实的陈独秀,可不幸的是,这两份声明一份也没能发表。陈独秀为何急于发表声明,这两份声明又何以不能见诸天日?  相似文献   

9.
吴思 《各界》2013,(9):80-83
一 《明史》上记载了皇帝和监察官员之间的一个你攻我守的故事。 崇祯元年(1628年),朱由检刚刚当皇帝。当时他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好。朱由检经常召见群臣讨论国事,发出了“文官不爱钱”的号召。“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这是宋朝传下来的一句名言,国民党垮台前也被提起过。据说,如此就可以保证天下太平。  相似文献   

10.
“向我开炮”,是战斗故事影片《英雄儿女》中志愿军战士王成激动人心的呼喊。为了战斗的胜利,身负重伤的他身背发报机,站在前沿阵地上,完全不顾个人安危,指挥我方炮兵向敌军阵地开炮。其大智大勇大德的英雄形象激励了几代人。  相似文献   

11.
孙建华 《各界》2014,(4):23-27
1957年11月,基于“反右派斗争取得全面胜利”,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题目是《发动全民讨论40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新高潮》。社论认为“我们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这是第一次提出“大跃进”的口号。毛泽东看了后说“如果要颁发博士头衔的话,我建议第一号博士赠予发明‘跃进’这个伟大口号的那位科学家。”接着,“大跃进”如狂飙海啸,一时间席卷全国。  相似文献   

12.
“要重视”,“要提高”,“要加强”,“要落实”,“要强调”,“要狠抓”,“要动员”,“要学习”……翻开报纸就可以看到,现在“要”成了某些官员的头号门头禅,常年“绕口令”。“要”让基层、让百姓、让受众,耳朵磨出了茧,眼睛长出了疔。  相似文献   

13.
张鸣 《各界》2014,(3):43-43
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所大学,抗战时期都到了昆明,房舍紧张,地皮难觅,干脆三校合一,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人称西南联大。今天去看联大的旧址,大抵是些废弃的庙宇和草房子,比今天任何一所最烂的学校都要差上一百倍。但是,  相似文献   

14.
唐太宗的文治武功,在皇帝中是名列前茅的,可是他对太子的教育并不成功。他先立的太子是李承乾。为了太子的健康成长.太宗可谓煞费苦心一他为儿子挑选了最优秀的老师——于志宁、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等,都是一时俊彦,对每位老师都是千叮咛万嘱咐。  相似文献   

15.
林韦是一位忠诚于人民的新闻记者,一个毕生追求真相和真理的人。他在前半生中经历了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和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创建,始终是人民日报的重要干部。他成长在人民日报,挫折在人民日报。晚年,他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负责人之一,是在思想领域影响很大的刊物《未定稿》主持人之一。他倾全力支持和推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他的思想光华在晚年放射得更加耀眼夺目。  相似文献   

16.
吴如玉 《团结》2006,(4):62-63
1988年,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审编的《金陵春梦》第八集“大江东去”(以下简称“金八集”)出版了,这是我的老伴葛世大在1978年获得平反后,笔耕十年之硕果。平反时,生于1919年的老葛年已花甲,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选择了笔耕来弥补曾失去的24年人生韶华。最初,他应友人之约,文译《古代侦破故事》,以求出版应市。后因老葛毕业于黄埔军校,曾受教于蒋介石,并随蒋经国工作多年,在报刊上发表的有关《金陵春梦》的零星文章,引起了出版界的注意。上海文化出版社便盛邀老葛续写《金陵春梦》的第八集,以补原作者唐人因病未完之憾,老葛答应了。此后,老葛为了…  相似文献   

17.
俞国 《学理论》2009,(11):68-71
国民参政会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成立的一个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和其他抗日党派发表政见共议国事的民意机关。它的设立是国民党为适应抗战的需要,开放政治的一个重要表示,虽然它没有任何实际职权,仅属一个咨议机构,但是,它为中共和其他党派提供了一个发表政见的政治舞台,是抗战期间中共团结和联合中间势力、揭露和批判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内战政策的重要阵地。中共中央南方局和《新华日报》充分利用了这一重要阵地,呼吁政治民主,广泛联合中间力量,揭露和打击国民党顽固派,为维护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蒋萌 《民主》2010,(9):51-51
暑假又开始了,有网友总结出“暑期十大电视剧”,老版《西游记》毫无争议搞得头名,此外还有《还珠格格》、《新白娘子传奇》、《武林外传》、《红楼梦》、《三国演义》、《情深深雨濠濠》、《我爱我家》等。  相似文献   

19.
时常浩 《侨园》2014,(11):35-35
《红楼梦》一问世,就以它特有的文学价值和惊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成为"红学"迷。至嘉庆年间就出现"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的社会文风。到20世纪前后,一大批名人、学者对《红楼梦》都做出了特殊评价。王国维称《红楼梦》为"宇宙一大著述";鲁迅称《红楼梦》写出了"真的人";清末著名诗人黄遵宪预言《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可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周汝昌等人认为《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20.
裴毅然 《各界》2011,(11):76-77
徐铸成(1907-1991年)长期主笔《大公报》、《文汇报》,名播寰内。不过,真正使他名声大噪脱颖而出的,并非其新闻专业,而是那场满地走石的“反右”狂风中,毛泽东撰写了那篇《人民日报》社论《文汇报一个时期的资产阶级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