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元 《各界》2014,(1):46-49
西安古城墙上,有两处城门以人名命名,就是西城墙上的玉祥门和南城墙上的勿幕门,分别纪念冯玉祥和井勿幕。论历史名气,冯玉祥比井勿幕更有名,但若论起对陕西辛亥革命事业的贡献,则井勿幕大大超过冯玉祥。孙中山就曾盛赞井勿幕为革命的“后起之秀”,“西北革命巨柱”。  相似文献   

2.
1910年,仵德厚出生在三原县一个商人家庭.兄妹四人,他排行老大. 父亲做徒工,供一家六口艰难度日.1926年,冯玉祥部队在陕西招募学生兵,为减轻家庭负担,仵德厚参加了冯玉祥的部队.1930年中原大战,年仅20岁的仵德厚任连长,随部队与蒋介石的中央军刺刀见红.大战之后,西北军解体,仵德厚所在的部队并入国军第30军.  相似文献   

3.
王恺  王烁 《各界》2010,(3):83-87
抗战胜利后的张澜 抗战胜利的消息在1945年8月10日晚不断地通过广播在重庆街头流传,当时已经73岁的张澜老泪纵横。他和老朋友鲜英在重庆的特园居住,张澜的孙女、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回忆,特园是“鲜英(字特生)在重庆的住宅,也是民主人士在重庆聚会和议事之地,董必武赐名‘民主之家’,冯玉祥将军手书题匾。张澜每次来重庆都借住在这里。  相似文献   

4.
阎锡山是民国史上独一无二的“不倒翁”.鲜为人知的是,阎锡山还对其貌不扬的毛驴情有独钟.抗战时期某外国记者在秋林见阎锡山后,曾写通讯戏谑阎为“毛驴将军”. 1929年9月30日,阎锡山陪同冯玉祥一家游五台山.阎锡山让冯玉祥一家都骑上高头大马,自己却骑了一头灰脊背、黑嘴头的老毛驴.冯玉祥不解地问:“百川老弟,你这是取什么样儿?兵营里有的是好马,你为什么骑了个毛驴?”阎锡山回答说:“大哥骑马我骑驴,这本是应该的,我总得比大哥矮一头吧?”冯玉祥哈哈大笑道:“你这个人哪,穷讲究真多!”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4)
冯玉祥与苏联的关系最早是源于各自的利益,为了各自的利益,双方走到了一起,并开始建立早期的合作关系。本文力图通过对大革命期间,双方所处的不同历史环境以及各自的利益冲突的研究,深入挖掘大革命期间苏联与冯玉祥双方关系破裂的渐变过程,客观地分析了冯苏关系变化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新 《侨园》2011,(1):54-55
儒将马鸿宾关键时刻选择了光明马鸿宾,字子宽,甘肃河州(今临夏)人,1884年生。他11岁起即过行伍生活,后升迁至清军管带。辛亥革命后历任宁夏镇总兵、甘肃新军司令、宁夏镇守使,后率所部参加冯玉祥的国民军,任第二十四军军长。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宁夏省政府主席、甘肃省政府主席、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冯玉祥出山赴京,力主抗日,在对政府抗战失望后,他试图冲破国民党中央不抵抗政策的束缚,在察哈尔独树一帜,践行武力抗日.后来,随着中日战争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冯玉祥对以往抗日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强调抗日战争必须有全国统一的计划和指挥,并把对内和平统一、共同对敌,看作是争取抗战胜利的最重要前提,这成为冯玉祥在"七·七"事变前明确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8.
石颢 《党政论坛》2014,(12):14-15
苦中酿蜜 1921年2月22日,庄奴出生在北京,父亲是冯玉祥的一位部下,给他取名王景羲。庄奴的母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家里还专门请了私塾先生教崩彰商司。他就读的育英小学和育英中学,也是当时有名的教会学校。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为其日后的歌词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李暖 《学理论》2014,(6):152-153
冯玉祥主豫期间对文化教育事业极为重视。在他大力提倡和支持下,把公共图书馆扩充扩展,在各社区新建了很多平民图书馆,以启民智。其实,那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社区图书馆。冯玉祥主豫时期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使开封公共图书馆事业空前繁荣。对民众的知识水平和精神面貌,乃至对当时社会都影响至深,特别是对当代和谐社会建设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是一名教徒,不但信仰虔诚,还利用“博爱、平等、自由”的宗旨对待士兵,把士兵们当成自己的弟兄.尽管如此,但士兵们并不都认可他,有的甚至反感、当面顶撞他. 冯玉祥在每天早操时必问士兵们一个问题“弟兄们,我们是谁的军队?”“我们是老百姓的军队!”士兵们用激昂嘹亮的声音回答道冯玉祥每当听到这种气势宏伟的回答时,心里都感到非常欣慰和激动,面带微笑地向士兵们挥手致意.  相似文献   

11.
浓眉大眼,宽膀粗腰,穿一件普通衬衣,声音洪亮,他在美国居住四十年,却毫无“洋”气,仍然是中国人的气派。他不仅长得像冯玉祥将军,作风也酷似其父。冯玉祥的次子冯洪志今年八月应邀专程回国参加全国政协举行的纪念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座谈会。会后,记者在他下榻的北京饭店对他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2.
1948年,冯玉祥从美国考察归来,乘坐苏联轮船“胜利号”路过黑海时,据说是因为轮船上的电影胶片突然起火导致其不幸遇难。这究竟是意外事故,还是蓄意谋杀?至今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最近笔者在胡适书信和日记中看到一些材料,或许能为破解这个谜团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13.
邓惠心 《团结》2010,(5):58-59
上图中的3个人.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心交谈。您从他们的衣着打扮.大概能猜出这张照片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所摄。如果不看图片说明.您或许不知道这3个人的姓名和职务,他们可都大有来头。中间那位女士.是冯玉祥将军的遗孀、  相似文献   

14.
马卿云 《团结》2009,(5):51-53
民革有一个“夫人支部”。这个支部成立于建国之初.是由民革中央领导和原国民党知名人士的夫人组成.在历史上曾发挥了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民革是由李济深、何香凝、冯玉祥、蔡廷锴等有影响、有威望的国民党民主派领袖创建的.  相似文献   

15.
冯玉祥之死     
彭华 《各界》2009,(12)
1948年9月1日,从纽约驶往前苏联的轮船"胜利"号在航行途中发生火灾,中国将军冯玉祥遇难.俄罗斯黑海舰队老兵巴尔经过多年锲而不舍地研究查证,搞清了与当年事故有关的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  相似文献   

16.
杨小燕  刘玉霞 《团结》2005,(4):46-48
冯玉祥将军是我国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曾任民革中央常务委员、民革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是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毕生追求光明和进步,渴求祖国繁荣与安定。在抗日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他高举手中的抗日大旗,在各个战场上奔走着,呼吁着,引领着无数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民众走上抗日的道路,共同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自强而拼搏。一、反蒋是为抗日,保蒋亦为抗日。力主抗日,“精诚团结,抗战救国”是他的抗战精神所在。虽无实权,可抗日热情始终不减反蒋是为抗日。1931年,因中原大战失败而偏居山西的冯玉祥,闻听九一八事变之后是“肝胆欲裂”,夜不能寐。…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83,(1)
爱新觉罗·溥仪一九○六年生于北京,他的父亲是光绪皇帝的弟弟醇亲王载沣。光绪死后,溥仪于一九○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登极作了清朝第十代皇帝,年号宣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溥仪被迫宣布退位,但他仍保留了皇帝尊号,住在紫禁城内。一九二四年十一月,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第二年他逃往天津。  相似文献   

18.
屈振中 《学理论》2013,(11):193-194
1930年5月阎锡山、冯玉祥和蒋介石之间爆发了中原大战,为应对这场战争山西省银行大量发行晋钞,使得山西的金融系统陷入崩溃的边缘。山西的经济面临空前的灾难,物价飞涨,政府又发行新晋钞搜刮百姓,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山西省政府在处理金融危机的政策一变再变,商民对于政府的信誉也一落千丈。  相似文献   

19.
1946年秋,冯玉祥赴美国考察水利。行前他在大公报发表致蒋介石的公开信,劝蒋停止内战实现和平民主。信开头便说:“今日大局以和平为天经地义,国际要和,国内要和。和了一切有办法,打了必有至痛至惨之结局。且打了还是要和,任便打多久,到头还是和,打得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常痛惜英才的早逝,在科技人才密集的中关村,“一个月一份讣告”并不是耸人听闻的事。最近读了翟月荣同志的《关于演员王尚信之死》(见9月10日《文艺报》),不禁联想起舞台、屏幕上贺老总、冯玉祥、佩剑将军一个个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尤其是《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