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袭谏曹操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杀了曹操的征西将军夏侯渊,夺取了汉中。曹操大怒,亲自率领大军,讨伐刘备。当时关中营帅许攸带着他的部下不但不归附曹操,还讲了许多傲慢无理的话。曹操一气之下,决定要先去讨伐许攸。许多火臣劝说曹操召抚许攸,以便集中力量,对付刘备。曹操一概不听,并且横刀在膝,以戒谏者。杜袭是曹操刚刚任命的驻守关中的留府长史,他也觉得曹操的做法不妥,也来相劝。背操见他进来,不等他开口,就劈头一句:“我的决心已定,你不要再自讨没趣了!”杜袭没  相似文献   

2.
舟自横 《各界》2010,(1):77-79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陈宫基本都是伴随曹操或吕布而出现。曹操行刺暴虐无比的董卓,犹如当年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震惊天下。曹操逃亡途中在中牟(今河南中牟)县被抓,而认出他来的正是县令陈宫。心怀忠义、对曹操印象已先入为主的陈宫,并未像个追星族那样扑上去表达敬意。他“熟视曹操,沉吟半晌”,先戳破曹操的谎言,把他收监,“把关军士赐以酒食而去”。毛宗岗点评陈宫此举为“细”。而此时的曹操受到如此待遇,心中已猜到几分。  相似文献   

3.
曹操与谜语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曹操只是军事家,一介武夫.其实,曹操不但精武而且善文,他到处网罗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也多方招知名的文学之士,因此促进了建安时期文学的发展.曹操对文学的贡献不仅在风气的倡导上,作为一个诗人,他的创作成就也是巨大的,他的传世诗歌就有<龟虽寿>、<观沧海>等二十多首.  相似文献   

4.
云中君 《各界》2013,(5):38-41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十月,著名的官渡之战落下帷幕,曹操大获全胜,俘虏袁绍部队八万人。曹操以胜利者的姿态,下令把这八万俘虏全部坑杀。只有一个俘虏受到曹操厚待,但此人拒不归降,反而向曹操大呼:“我不是投降,只是被你的部下俘虏。”这个人,就是袁绍的主要谋士泪授。  相似文献   

5.
准备失败     
李兆中 《党政论坛》2011,(19):63-6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胜利登陆诺曼底后,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发表了激情的演讲:“我们已经胜利登陆,德军被打败。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向大家表示感谢和祝贺!”但史学家披露一则史实,在登陆前,艾森威尔除了这份讲话稿之外,还准备了一份完全相反的讲话稿,其内容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记得曹操横槊赋诗、对酒当歌的铜雀台,它座落在京深高速公路邯郸段临漳境内东侧的三台村,三座高大的土台历经一千八百余年的风雨冲涮,仍依稀可见昔日风采,如见它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汉建安九年(204),曹操打败袁绍后占据了邺城。他在大规模营建邺城的同时,分别于建安十五年、十八年、十九年,在西城墙的北部,以墙为基,修建了铜雀台、金虎台和冰井台,形成了邺成内壮丽的“三台”景观。三台由南向北一字排开。铜雀台居中,高十丈,南边的金虎台和北边的冰井台分别高八丈。三台相距六十步,上有两座阁道式浮桥相连接,“旋则三台相通,废则中央悬绝”,足见当时三台建筑规模之宏大,气势之磅礴。  相似文献   

7.
哈瓦那专电提起邵黄将军,无论在古巴政界、军界或在普通民众之中,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由于他被授予少将军衔已长达十六七年之久,所以人们都习惯于尊称他为邵黄将军。邵黄将军的父母双亲均是中国人,父姓邵、母姓黄,祖籍广东增城。邵黄将军于1938年9月4日出生在古巴中部马坦萨斯省洛斯  相似文献   

8.
郑骁锋 《各界》2010,(6):72-74
一 西晋元康七年(297年)。距离江南几千里外的关中。 晋建威将军周处现在能闻到的,只是刺鼻的血腥。他拄着一柄满是缺口的长剑,大口大口地喘息着。放眼望去,四周尽是冒着青烟的焦黄和横七竖八、残缺不全的异族死尸。  相似文献   

9.
刘莱春 《侨园》2013,(8):42-43
<正>将门世家马援及其先祖与后代马援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心腹爱将,他的先祖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赵奢的大儿子赵括战死,小儿子赵牧与其子赵兴父子俩均担当赵国的将军。赵兴不忘伯父赵括"长平之战"之耻,于是用祖父赵奢"马服君"的封号,改赵姓为"马服"姓。后去"服"字,单姓马,马兴是扶风马氏的改姓祖。因为这个缘故,赵奢的后世子孙均奉马服君赵奢为始祖,赵牧(拔)为一世祖。马援(公元前1 4年-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公元28年,他投奔识人用贤的光武帝,成为刘秀心爱的大将。公元41年,他被授予"伏波将军"称号("降伏波涛,平叛  相似文献   

10.
<正>非我能用之才非才,这话实在是太功利,但的确是事实。三国时代曹操爱才,但也因爱才给自己带来不少麻烦。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曹操居然因为关羽是人才就这么放过了他。赵云七进七出长坂坡,杀了不少人,居然也因为曹操爱才让他走了。此二人是刘备的左膀右臂,一生都在威胁着曹操的势力。曹操没有认识到,才不能为我所用,即不为才。我们很多企业在用人的时候往往注重人的能力,而忽略了与企业的匹配度。很多领导求贤若  相似文献   

11.
准备失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胜利登陆诺曼底后,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发表了激情的演讲:我们已经胜利登陆,德军被打败。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向大家表示感谢和祝贺!但史学家披露一则史实,在登陆前,艾森威尔除了这份讲话稿之外,还准备  相似文献   

12.
曹操之所以能在豪杰峰起、群雄逐鹿中,由小到大,以弱胜强,芟刈群雄,几乎统一中国,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坚持“唯才是举”的用人路线,主张用天下人之智力造就王业。曹操在人才问题上的一系列看法与作法,很值得每一个政治家和领导者学习借鉴。 一、唯才是举,知人善任 历史文籍对曹操在人才方面的作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纲鉴易知录》载:“操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这些评价虽然不乏溢美之辞,但较为准确地反映了曹操具有慧眼识人和善于用人的能力与史实。他十分重视人才,多次下达“求贤令”,言词恳切地教诲各级官吏唯才是举;他知人善任,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亲疏远近,都委以重任,使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才智和力量。  相似文献   

13.
拜读师纶《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一文,有几点不同看法,愿与师纶切磋。 其一,师纶用曹操说的:“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这句话作为依据,认为曹操选人重才不重德,忽略了曹操讲这句话的历史背景。东汉以来,世族大地主把持朝政,左右舆论,势力发展很快。曹操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不得不拉拢他们,但当他们势力过大而影响到自己的统治时,又不得不抑制他们。当时声誉很高的孔融、杨修都是世族地主的代表人物。他们是名门望  相似文献   

14.
周唯一 《各界》2010,(8):84-86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扣留了蒋介石,发表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八项主张》,但这“八项主张”的起草人是谁,却鲜为人知,他就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绮云。  相似文献   

15.
囚禁中的张学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八十三岁高龄的张学良将军从“西安事变”后到今天,已度过了四十八年囚禁生活。本刊发表的《囚禁中的张学良》,只记述了张学良将军在大陆被国民党囚禁的内幕。从他过去的囚禁生活,可以想知今天张学良将军在台湾的艰难处境。  相似文献   

16.
孔鲱 《各界》2014,(3):57-60
在中国传统的和与一国有关的戏剧中,司马懿一直以狡猾阴毒的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出身于诗书世家。而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曹爽,他虽为曹操的侄孙,属于皇室贵族,但也有着尽心辅政、改革政治的决心,  相似文献   

17.
刘肃勇 《侨园》2014,(2):55-55
曹操字孟德,安徽毫县人,公元155年生于长辈人曾是宦官的家庭.曹操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孝敬父母,20岁时通过乡里举荐孝廉步入东汉王朝官场,历经县令、州牧官职,参与镇压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由此涉足军旅,拥兵征战,逐渐壮大为一股军阀劲旅.再经多年的军阀间的混战厮杀,先后翦灭了长江以北的吕布、袁绍、袁术、刘表等各股军阀割据势力,统一了北中国,成为东汉末年最有军事势力的大军阀,等同实际上的皇帝,致使东汉末献帝刘协成虚位,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18.
身为大将的黄克诚将军待人随和。红军时期,他是红二师政委。一天,几位团长米向他汇报工作。在汇报工作前,他们在黄克诚房里闹腾起来,解包袱,翻箱子,吵吵闹闹。忽然有一人喊:“这里有一条烟。”大家听了,就你一包、我一包地抢了起来,  相似文献   

19.
1990年10月27日,是杰出的爱国将领、原民革中央副主席张治中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秋阳灿烂、黄花闪金的一个上午,我来到北京东四南大街一所旧四合院,采访了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侯镜如。 侯老今年已88岁高龄,虽右耳稍有重听,但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十分健谈。他与张治中从黄埔军校相识,前后交往达几十年。谈起张将军的往事,老人抑制不  相似文献   

20.
王瑗瑗 《各界》2010,(10):6-9
王近山的婚变,曾轰动全国、震惊中央,可有关这段公案真正的内情却鲜为人知。那么,将军与妻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与小姨妹的绯闻到底是怎么回事?离婚之后他们三人各自的生活命运又会怎样?王近山与韩岫岩的女儿王媛媛,首次向世人揭开了将军离婚的真相,讲述了一段令人嗟叹的婚姻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