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反思与转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目标多样 明确政策目标是制定具体住房保障内容的前提条件,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重心到底是放在社会保障性——定向供应困难对象的福利品,还是经济性——低价微利商品,一直没有得到很明确的解决。这是许多住房问题产生的根源,政策目标多样或模糊势必影响到政策的有效执行及政策执行的连续性与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2.
自1994年起,国务院作出深化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心将住房市场划成两块:一块是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的经济适用房供应体系;一块是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房供应体系。1998年,国务院在《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中,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估当前各地住房保障政策的改革,本文辨析了经适房的缺陷与成因.基于政策的演化过程通过前后对比发现,经适房政策正在向商品房与保障性住房严格分类管理的方向改革,影响其政策声誉与执行效果的制度缺陷已逐步得到改善.针对停建经适房转而兴办公租房的观点,本研究通过定性分析和模糊评价法发现,如果不能引入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监管手段,采用公租房并不能消除经适房原有的大部分缺陷,除了一定程度上抑制腐败和扩大了保障范围之外,甚至有可能恶化住房保障水平.因此迫切需要对当前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简述了10余年来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并提出了在建设和分配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在质疑声中不但没有消弱,而且越来越得到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广大学者和社会公众的认同。未来发展,保障房将是占社会大多数群体的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要途径。文中还指出了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制度障碍。最后,在行政管理制度、供应制度、资金投入制度、准入审查制度、轮候制度、退出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惩罚制度建设方面,概括了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框架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北京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中提出了经济适用房的“内循环”制度,这一制度的构建标志着经济适用房政策由政策性商品房向保障性公共住房转变。这一转变在实践中将有利于在制度上实现经济适用房的循环使用,切实有效地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此外,这一制度创新在理论上是从经济政策向社会政策的一次回归,有利于政府应对住房领域日益复杂化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1998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指出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目标是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以及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即高收入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微利价的经济适用房,最低收入家庭租赁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价房。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适用房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适用房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居者有其屋"的重大战略目标,也是政府帮助低收人群体圆"家"的梦想的惠民政策.然而近几年经适房擅自被改变用途、弃购或违规出租的乱象不断出现,完全与政府建经适房的初衷背道而驰,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其原因多样,既有经适房既"不经济"也"不适用"方面的原因,也有经适房"保障属性与市场属性"不清寻租现象突出、监管成本太高导敛监管不力等原因.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经适房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从扩大廉租房、增加住房直补、加大违规处罚力度等多方面来探索治理经适房市场混乱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房保障制度是国家为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所作出的制度安排。保障住房是由政府提供的适合中低收入家庭承受能力、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它在改善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实现公民住房权、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着管理效益低下、供给不足、受益主体错位等问题,必须在拓展房源渠道、完善分配制度、健全退出机制等方面,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陈柳钦 《民主》2007,(12):8-10
住房保障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公共政策。其目的在于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人权(生存权、居住权等)、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公平。住房保障制度是指政府和单位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对城镇居民中低收入家庭进行扶持和救助的一种住房政策措施的总和;  相似文献   

11.
梁謇 《行政论坛》2012,(6):85-89
未来十年正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同时农业发展也将面临更大的困难与挑战,改善与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势在必行。未来十年,我国应围绕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总体目标,不断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大农业补贴力度,优化农业补贴结构,改进农业补贴方式,创新农业补贴管理体制和建立健全农业补贴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王昊 《团结》2007,(2):43-44
“经济适用房”是国家为照顾中低收入居民购房而实施优惠措施,把用于建造经济适用房所用的土地以国家无偿划拨的方式给开发商使用,并以微利价格出售给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商品房。经济适用房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失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失业保障是通过国家立法手段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失业保障制度的建立,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失业保险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障制度的初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周春杰 《行政论坛》2004,(1):47-47,96
面对WTO的规则、协议和运行机制,如何在政府采购规模扩大的基础上,在已有的法规基础上,健全和完善积极的政府采购政策,将成为我们所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谭羚雁  娄成武 《公共管理学报》2012,(1):52-63,124,125
为分析保障性住房政策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找出问题解决的有效框架,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了保障性住房政策制定过程中中央部门间的讨价还价、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及开发商等营利组织间的利益结盟与变通策略、其他参与主体被排斥等现象。在此基础上,引入政策网络理论,分析网络利益主体与网络利益关系。研究发现:保障性住房与民生密切相关,却积累了太多的"历史赊账";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非合作博弈是影响保障性住房政策过程以及政策结果的重要因素;非合作博弈问题需置于政策网络结构环境下去思考,政策网络理论能够提供"解释性"和"建构性"框架。论文研究对未来的保障性住房政策过程以及政策结果有重大实践意义。本文将网络利益分析与网络治理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政策网络两个理论流派的应用整合,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有重要价值。依据研究结论,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必须实现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为未来"十二五计划"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6.
薛小荣 《理论导刊》2002,(11):15-17
解决环境经济问题,政府的作用是主要的。政府作用的发挥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制定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进行治理和调控;二是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工具进行辅助调控。本文仅就这两方面试作论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政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住房制度改革是渐进式的,渐进式的房改避免了激进式改革中因利益关系迅速调整而引发的社会震荡,较好地实现了房改深化、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共同目标。根据不同时期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背景和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初步实践阶段(1980年6月—1994年6月)、综合配套阶段(1994年7月—1998年6月)、全面推进阶段(1998年7月—2007年7月)和结构调整阶段(2007年8月至今)。在对各阶段的房改政策进行梳理、分析与评介的基础上,可以发现: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有效介入,居民住房消费梯度观念的形成,房地产开发商责任感的增强,分层住房供应体系的完善,全国住房普查的适时开展以及其他配套改革的整体推进,将是影响今后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关键。此外,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资源环境条件的制约,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往往表现出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的特征。因此,如何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的居住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尽管香港与大陆内地分属不同的法系,但受中国传统法律的强大惯性及农村风俗的影响,香港的“丁屋政策”与大陆内地农村住房制度仍有较多共通之处,大陆内地可借鉴香港的“丁屋政策”合理之处完善农村住房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党的十六大发出的战略号召。贯彻十六大精神,要求我们推进各方面的创新,使发展具有新思路、改革具有新突破、各项工作具有新举措。在推进西部开发的过程中,政策创新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西部开发的特点要求我们探讨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经济政策创新就作为一项关键性的任务被提出来了。 一、经济政策创新有利于西部开发 1.经济政策创新有利于推动西部的改革开放。 改革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一种试验,在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创新的经济政策的引导是不可想象的,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政策创新史。目前,农村改革、国  相似文献   

20.
当前,深圳的住房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高房价不仅不利于这一基本民生问题的解决,还对深圳吸引人才、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城市竞争力等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年之际,我们有必要从深圳住房状况的实际出发,以稳定住房价格、解决不同收入居民家庭住房困难、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为目标,完善未来住房政策,并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未来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建设的新型住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