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元 《各界》2014,(6):48-50
1864年7月21日,曾国藩收到了那条他期待已久的消息——九弟曾国荃发来了攻克天京的捷报。六天之后,曾国藩等来了慈禧的嘉奖。慈禧在上谕里祝贺湘军攻下天京,还赏曾国藩太子太傅衔,赐封一等侯爵,赏戴双眼花翎。  相似文献   

2.
<正>"太平天国"最终仍然失败,当然原因多多,但最根本的还是其自身迅速、严重的腐败。内讧从1850年"金田起义"起,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大败清军,不久就攻占武汉三镇,随后沿江挥师东下,在1853年3月攻克向有虎踞龙盘之称的南京,并在此定都,改称"天京"。定都天京之后,虽然太平军的北伐失利,但其他军事行动却胜仗连连,尤其是1856年春夏,太平天国在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辉煌胜  相似文献   

3.
畦达明 《各界》2014,(4):31-36
赵烈文是曾国藩的心腹幕僚和无话不谈的弟子。他有一部《能静居日记》,记录了当时大量重要人物与著名历史事件,内容关涉湘军、太平军以及清廷的诸多方面,尤其对曾国藩与清廷的矛盾,南京失陷时清军烧杀掳掠之暴行,以及李秀成被俘等事实记叙颇详,是研究太平天国和晚清历史的极好材料。  相似文献   

4.
袁胜昔  刘荣军 《学理论》2009,(30):274-275
王鑫是湘军早期历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重要湘军将领之一,对湘军的营制、训练、战略、湘军的后期发展都产生过一定影响,但对于这样一个在湘军军事史上颇有建树的历史人物的研究至今史学界却并没有深入具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10)
洪秀全利用儒家文化充实拜上帝教教义,以此发动广大民众掀起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金田起事之后,出于巩固拜上帝教作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思想武器的作用,洪秀全采取了摧毁儒家文化的策略。但随着太平军占领南京,天京事变的发生,拜上帝教神话的破产,洪秀全越来越倾向于肯定儒家文化。从利用儒家文化到激烈的反孔斗争,再到对儒家文化的回归,洪秀全对儒家文化态度的嬗变充分体现了他对儒家文化的矛盾心理,更说明了农民与小生产者所固有的实用主义态度,他们依旧跳不出代表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儒家文化的窠臼。  相似文献   

6.
伦敦专电 奥古斯塔斯·弗雷德里克·呤唎(Augustus Frederick Lindley), 这位鲜为人知的英国年轻水手,曾在太平天国军中任职,被誉为中国人民之友。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如火如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震动世界,遍及大半个中国。一八五九年夏,十九岁的呤唎,远涉重洋,来到香港,翌年春抵上海。此时太平军正逼近上海,美国浪人华尔等人组织洋枪队支持清政府对抗太平军。呤唎出于对太平军的同情,毅然投身于中国农民起义,在忠王李秀成部下,追随太平军出征。 一八六四年初,在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联合镇压下,太平天国形势转入逆境。呤唎回到英国  相似文献   

7.
刘绪义 《各界》2014,(2):75-78
曾国荃(1824—1890)是曾国藩的胞弟,字沅甫。因在族中排行第九,故湘军中人呼“九帅”。曾国荃五岁即入其父所执教之私塾,十七岁进京在曾国藩身边学习,从小颇受乃兄之影响,《清史稿》称其“少负奇气”。后又师从湘军统帅、大儒罗泽南。湖湘文化独特的理学传统和经世风气,以及曾国藩的言传身教,都对曾国荃政治理念的形成起到了极大作用。曾国荃“自谓是笃实一路人”,把治国经邦作为人生追求。但是他的科举之路却很不顺意,咸丰二年,仅举优贡。  相似文献   

8.
王錱是湘军重要创立者之一,对王錱军事思想特点进行探讨,揭示其不同于诸多湘军将领的独特军事思想,既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王錱及其军事思想的了解,同时对于整个湘军史的研究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鑫是湘军重要创立者之一,对王鑫军事思想特点进行探讨,揭示其不同于诸多湘军将领的独特军事思想,既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王鑫及其军事思想的了解,同时对于整个湘军史的研究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錱是湘军重要创立者之一,对王錱军事思想特点进行探讨,揭示其不同于诸多湘军将领的独特军事思想,既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王錱及其军事思想的了解,同时对于整个湘军史的研究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波  周强 《学理论》2009,(30):52-52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客观是内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主观上却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始于“天京内乱”,领导班子“窝里斗”所导致的不团结、不信任是起义失败的深刻原因。由此可见,领导班子团结是事关革命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班子兴,则事业兴,班子强,则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就强。  相似文献   

12.
刘继兴 《各界》2013,(2):68-71
彭玉麟是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他是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等。他曾六次辞去高官,为世所罕见。  相似文献   

13.
王纪卿 《党政论坛》2009,(24):34-35
左宗棠是军事奇才。对于败将王珍.却爱护有加。王珍是湘军的创始人之一,湘乡的勇丁许多都是他亲手训练出来的.他平日里口若悬河.谈的都是兵机战法.然而一上阵就栽了跟头.丢人现眼,真有以死雪耻之心。  相似文献   

14.
洪振快 《党政论坛》2013,(12):59-59
清同治七年(1868),捻军即将被彻底消灭,这场从咸丰元年(1851)广西金田起义开始,历时近二十年的社会大动荡终于快要结束了。战争进入扫尾阶段,军费的报销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让湘军、淮军的主帅曾国藩、李鸿章有点烦恼的是,军费的报销遇到了一点麻烦。  相似文献   

15.
小君 《各界》2011,(9):51-54
160年前,1851年的1月1日,拜上帝会众首领为洪秀全38岁的生日祝寿。这一天,在广西金田村的地主韦昌辉家里,洪秀全宣称本日为“太平天国元年”。两天后,洪秀全发布檄文,拜上帝会的所有成员蓄发易服,头裹红巾,从东山大湟江口出发,开始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史称“金田起义”。从此,“太平军”这个马克思眼中的“魔鬼的...  相似文献   

16.
裘真 《学理论》2009,(7):197-197,199
《清史稿&#183;列传》曾对李鸿章记载道:“论日:中兴名臣,与后事相终结,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中,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1980年版《辞海》李鸿章条下的注释为:李鸿章,清末淮军军阀、洋务派首领。1853年办团练抵抗太平军,继而任曾国藩幕僚。1861年编练淮军与太平军作战,任江苏巡抚。1865年署两江总督,调剿捻。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管外交、经济、军事大权。从六十年代开始开办近代军事工业,逐步扩大其所谓的“自强求富”洋务事业,先后设立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等企业。对外一贯妥协投降,与英国签订《烟台务约》、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与俄国签订《中俄密约》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媚外卖国的典型人物。  相似文献   

17.
李兴濂 《各界》2014,(7):32-32
1857年太平天国刊印颁行的经典官书之一《天父诗》中所收选的500首诗文,除起义初期,杨秀清假托天父帮助洪秀全排解后妃纠纷的24首口述诗文外,其余476首是洪秀全进入天京初期三年中写给后妃的夫权独白.这位太平天国起义领袖,他的暴虐、残忍、荒淫,从他的诗中也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8.
王学斌 《各界》2014,(11):49-52
一八六一年农历八月初一卯刻,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可谓天象异常,殊为罕见。果然,今天是个好日子!当日卯刻,曾国荃挥师攻克安庆,重挫太平军。闻得捷报,曾国藩自感否极泰来,一改昔日低调谦逊之风格,致信老弟,言辞之间,颇有踌躇满志之意。  相似文献   

19.
明星 《瞭望》2001,(51)
加入WTO后,媒体产业的竞争将更为激烈。近日揭晓的中央电视台2002年黄金时段广告招标结果达26.26亿元,而近年来迅速崛起的“电视湘军”2002年广告招商仅签订了1.67亿元的合同,形势严峻。是改革求发展还是守摊子等待衰败?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文化产业异军突起。现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广播影视业、印刷出版业、音像业、旅游业、体育业、会议会展业、教育培训业等为主的文化产业群落。其中,电视湘军名闻全国,为中国电视业的繁荣和创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铸造湖南电视业辉煌的重要参与者,刘向群在推进电视剧的市场化、专业化进程以及电视资源的深度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