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高学历者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今年,1999年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毕业,高学历人才供给出现“井喷”,就业压力空前增强。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2届毕业生尚有40万人未落实就业岗位,2003届的大学毕业生又将有212.2万人流入求职市场。有关专家估计,2003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仅在70%左右,也就是说在  相似文献   

2.
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的新时期,在满足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使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新形势,2006年全国有35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趋严峻。近四年来,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本科与专科相比优势明显,专科相对来说受到冷落,一次性就业率极为低下,其中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75%,专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48%。为破解就业难题,我们可采取下列对策:第一,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应该随着市场经济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  相似文献   

3.
吴同  孙哲 《理论文萃》2005,(3):7-13
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第一届本科生毕业的年份,全国共有280万高校毕业生,其中212万人涌入了就业市场。2002年7月份,全国待就业毕业生为50万人,2003年7月份达到70万人。200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人,比上年增长68万;到2005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将很有可能突破340万。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已经是不争的社会问题;但就具体而言,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全社会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在的大背景下,内地大学生就业问题随着1999年以来扩招的本科生陆续毕业而显得尤其突出。与内地大学生就业难、待遇走低截然不同,香港的大学毕业生近几年不仅就业率创出新高,月薪也显著提高,无论职位空缺数目和薪酬待遇都有所上升,不少学生还没毕业就已谋到高位。同香港对比,内地大学生就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在大陆,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昔日被誉为“国之栋梁”、“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而今似乎成了“鸡肋”。2001年,内地毕业生110.4万;2003年212万;2005年340万;2006年,全国普通…  相似文献   

5.
据教育部统计,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338万人,就业率仅为72.4%,有93万名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700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每年净增70万到100万人.  相似文献   

6.
《党史纵横》2010,(10):F0004-F0004
全力以赴,促进就业,超额完成工作目标 就业工作目标全面完成。全省实现实名制就业114.7万人。超年度计划14.7%,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7.3万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4.7万人,零就业家庭继续保持动态为零。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率98%,高校毕业生当年总体就业率超过9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好于上年水平。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其就业问题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从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开始扩招,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也从统分统包政策向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政策转变。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当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2 12万人,此后每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呈  相似文献   

8.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约610万人,加上往年毕业而未就业的大学生480万人,待业大学生将高达1000万人。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需要政府、学校、毕业生三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胡晶晶 《学习月刊》2009,(24):95-9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全面走向市场,扩招后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630万人,比2009年增长了20万人,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拓展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路径的思考——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兴洋 《唯实》2009,(7):85-8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的新时期,加之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新形势,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政府、高校、用人单位、毕业生等各方面应共同努力,构建高校毕业生四位一体的和谐就业预警机制。创新就业观念、广开基层就业路径,使大学生在基层广阔的天地里秀出人生华彩,从而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艾青  田芳 《新长征》2007,(2):54-55
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 第一难:供过于求,无业可就。总体来看,我国的整体就业形势不佳,社会劳动力明显过剩。由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对称,大学毕业生失业现象越来越严重。近几年,随着学校扩招,毕业生数量快速增加,而社会需求较弱,加之相关体制等因素,出现了新的供需结构矛盾。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左右,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统计,今年我省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达28.5万人,加上外省回湘就业毕业生1万人、往届未就业毕业生6.7万人,全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将超过36万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苦的任务。如何办好高职院校,为社会输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如何疏通扩招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全国高职、高专学校的新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大学扩招以后,大专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大专生就业比本科生以上学历要困难的多。就上海而言,高职高专学生占上海大学生的54%,就业问题显得更为重要。我校清楚地认识到:发展高职,首先要招得进来,第二要培养得好,第三推荐得出去,这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由于全校全体教职工牢记江泽民同志为我校建校40周年的题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四化建设培养合格专业人才”,以市场为导向,以管理为基础,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为根本的高职院校发展战略。四十多年,我校为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了8万多各类人才,其中包括“抓斗大王”包起帆、全国劳动模范李斌、发明家郁立宏、通信专家郑奇宝,而我校近几年的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名列上海高校前列,受到上海企事业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 学校在培养高职人才,扩招后的就业率一直较高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并通过多年招生就业工作的实践,有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 一、健全组织机构,准确定位,进行全过程招生与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14.
2013年毕业季序幕即将拉开,新一届毕业生即将投入考研、就业的人生抉择中。伴随近几年高校持续扩招和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比例加大,高校毕业生党员逐年增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递增且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缓解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健全高校学生党建长效机制,探索党建工作的系统性、规划性、彰显时代性,提升高校毕业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是高校毕业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任倩  唐军 《学习月刊》2011,(22):105-106
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深入发展,逐年扩招,使得毕业生人数激增,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受迫于就业压力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在校大学生较以往更加注重对专业知识、技术的提高,而往往忽视了对个人思想修为、综合素质的培养。笔者就如何进一步优化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  相似文献   

16.
扩招后的高等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除个别紧缺专业外,一次就业率不高,就业层次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经过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办学规模和新专业盲目扩展;社会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质量不甚了解,缺少信心和抱有偏见;高师院校办非师范专业力量的发展与专业的高速扩展不相适应等.解决这一问题,应从调整非师范生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定位,重视非师范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树立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良好形象,拓宽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2009年,辽宁省预计有高校毕业生229253人,较去年增加627人,增幅为2.81%。加之一批往届学生毕业后未能及时就业,今年全省需要解决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累计达到29万多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招后的高等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除个别紧缺专业外,一次就业率不高,就业层次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经过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办学规模和新专业盲目扩展;社会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质量不甚了解,缺少信心和抱有偏见;高师院校办非师范专业力量的发展与专业的高速扩展不相适应等。解决这一问题,应从调整非师范生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定位,重视非师范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树立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良好形象,拓宽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中国普通高校扩招后第一个学生毕业高峰年。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得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200多万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社会政治稳定。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就做好今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工作发出了通知,我省也出台了11条相关政策。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把这  相似文献   

20.
2009年,辽宁省预计有高校毕业生229253人,较去年增加6276人,增幅为2.81%。加之一批往届学生毕业后未能及时就业,今年全省需要解决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累计达到29万多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