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治期页 民主德国国家政权机构与社会团体的相 互关界 完善选拔和培养领导千部及工程技术干 部工作 苏联的人民志愿纠察队 保共和保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重大 问题的一些理论观点(之一) 苏联共产党国际部 论苏联东欧各国的后备干部建设保共和保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重大 问题的一些理论观点(之二)苏共在制定发达社会主义概念和它的完 善纲领中的作用苏联共产党国际部新宪法颁布以来苏联立法的特点苏联干部的监督检查制度介绍第十二届世界青年与大学生联欢节在苏 联举行波兰统一农民党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的 总目标和总任务论苏联东欧国…  相似文献   

2.
(1987年5月~6月)哲学现阶段哲学的任务(苏)‘哲学问题,杂志编辑部杂志、作者与哲学研究(苏)戈特莱苏社科教研室主任会议哲学组讨论情况国外社会科学动态国外社会科学动态国外社会科学动态87·6期87.5期87·5期政治、法律苏联社会主义人民自治的实践及前景展望张秉夫苏联政治体制基本特点及其改革初探杨章明苏联的改革(波)‘经济生活》周刊戈尔巴乔夫关于改革和党的干部政策的报告提纲苏共中央全会关于改革和党的干部政策的决定历任苏联领导人对苏联社会发展阶段的估计苏联政治文化研究概述郑永年苏联党内斗争和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及僵…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我因在列宁格勒筹备中苏合资“上海饭店”的开业工作,直到1991年9月份仍在苏联,对于苏联社会生活和中上层人士有一定的了解。依我的观察与思索,苏联的“突变”实际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社会主义的堤坝早已被打开了多处缺口。第一是苏联共产党自身。戈尔巴乔夫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新思维”这把利刃,来剜共产党自身的肉,砍自己的手脚,可以说是“自毁长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期,苏联确定了在战后继续与西方合作的外交战略,为此在其周边国家和力量所及的地区推出了"联合政府"政策.通过各国共产党实施的这一政策,在西方势力范围内表现为共产党必须放弃武装,进入以资产阶级政党为主导的政权机构,而在苏联势力范围内则表现为允许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进入以共产党为主导的联合政府.然而好景不长,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双重因素的影响下,苏联与美国之间本质的不信任,以及各国党自身利益的驱使,造成"联合政府"政策在东西方同时破产,冷战随之兴起.  相似文献   

5.
1985年春,戈尔巴乔夫接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后不久,在苏共中央四月全会上提出了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去年,苏共第27次代表大会上,他对这一发展战略作了进一步的阐明,并得到代表大会的确认,成为苏联进行改革的行动纲领。戈尔巴乔夫在谈到改革时指出,不单是要在经济领域里进行改革,而且还要“执行积极的社会政策”和完善社会关系,“消除阻碍社会进步的一切东西”。换句话说,苏联的改革还包括政治、社会以及其它一切领域。他还强调,在这一改革的过程中,要“加深社会主义民主”。为实现全面民主化,他把“公开性”的原则,看作“政治问题,不公开就没有,也不可能有民主、群众的创造性和参加管理”。戈尔巴乔夫所倡导的“公开性”原则是指党和国家的工作要公开化,即党政各级机关要定时向人民群众报告自己的工作,通报信息,而人民群众有权对各级机关的工作进行监督,并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期,苏联确定了在战后继续与西方合作的外交战略,为此在其周边国家和力量所及的地区推出了"联合政府"政策.通过各国共产党实施的这一政策,在西方势力范围内表现为共产党必须放弃武装,进入以资产阶级政党为主导的政权机构,而在苏联势力范围内则表现为允许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进入以共产党为主导的联合政府.然而好景不长,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双重因素的影响下,苏联与美国之间本质的不信任,以及各国党自身利益的驱使,造成"联合政府"政策在东西方同时破产,冷战随之兴起.  相似文献   

7.
早在半个世纪之前,美国的苏联问题专家乔治·凯南就预言,在苏联“一旦共产党分列并陷于瘫痪状态,俄国社会的动乱和弱点就会以难以描述的形式暴露出来。”因此,“如果发生什么破坏党这一政治工具的团结和效力的事件,那么苏联便可能在一夜之间由最强变成最弱而最可怜的国家社会之一。”不论这一陈旧的政治话语在当时蕴含着怎样的政治思维,而在今天看来它却无可辩驳地凸现了这样一个基本的逻辑事实:苏联的解体和苏共领导权威的衰变是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肩负着在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而又繁重的任务.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执政风险。这种风险既有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风险,也有来自自然界的风险,既有党和政府决策失误导致的风险,也有党脱离群众酿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苏共二十七大不仅将经济体制改革作为一项中心任务加以强调,而且对社会民主化问题也采取了积极态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苏共纲领新修订本,还是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报告,都提出了“人民自治”的重要概念,不仅用相当篇幅展开论述,而且以人民自治为中心目标,构画出了一幅进一步实现社会民主化的新蓝图。可以说,人民自治预示着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因此值得我们加以注意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学者评西方重评派历史学家关于30年代斯大林的俄国的观点前苏联宗教“政治化”列宁与苏维埃政权初期的精神文明建设苏联解体的国家结构特征分析苏联解体后俄国左翼学者的思考和探索试析苏联30年代的“大清洗”运动苏联剧变三部曲:矛盾、危机和灭亡西方苏联学研究中的范式及范式转换表现不俗的乌克兰共产党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现状及趋势土库曼斯坦总统——萨·阿·尼亚佐夫白俄罗斯民族初探政治俄罗斯政治气氛突然紧张俄共经费从何而来俄罗斯政局爆发新的危机叶利钦的最后一名顾问政府更迭后的俄罗斯政局俄罗斯政局风云突变俄联邦共产党…  相似文献   

11.
苏联自戈尔巴乔夫1985年4月秉政以来,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都发生了世所共睹的剧烈变化。这六年多改革岁月给文化领域带来了什么呢? 苏联文化学者认为,当代苏联文化的物质体现在戈尔巴乔夫的新政治思维中。新思维中包涵的思想——当代人类文化的认同性及文化中人文因素的突出——就是改革时期苏共文化  相似文献   

12.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和莫斯科会议的失败,构成了马歇尔计划的政治经济背景。美国援助欧洲计划的目标,就是通过恢复德国经济和推动欧洲一体化,重建西欧的经济秩序。为此就需要将苏联以及某种条件下将东欧排除在外,只是出于政治考虑表面上仍然邀请苏联参加。苏联最初对马歇尔计划抱有希望,但在巴黎会谈中探明西方的目的后大失所望,坚决拒绝继续参与谈判,并严令禁止东欧国家出席巴黎会议。为实现对欧洲共产党和东欧各国的全面管控,苏联决心重建共产党国际组织——欧洲共产党情报局。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标志着冷战格局在欧洲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苏联出现了许多政党、社会运动和组织。其中有的只存在几个月就解体,在政治生活中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另一些组织逐步稳住阵脚,通过议会和其它途径对社会生活施加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组织和宣传工作,力图在多党制的政治局面中占据重要地位。建立政党的目的无非是要加固或者改变现有的国家制度。新建的政党一般都有自己的纲领,表达自己的政治目的,确定组织原则和与之相适应的内部结构。纵观苏联现有的一些政党的纲领大致有下列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一月五日 苏共中央会议讨论进一步完善苏联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的合作并提高其效率的问题。会上指出,苏联党的机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今后必须非常认真地重视扩大和巩固同越南在政治、社会经济、意识形态和文化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一、六、七十年代的青年文化在过去30年里,苏联青年文化发生着重要的变化,苏联历史上的各种政治、社会变迁和矛盾伴随着他们,影响着他们,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向。第一个明显的独立的青年文化现象出现在赫鲁晓夫的非斯大林主义时代。这是一个充满起伏不定的紧张时代,尝试性的民主化伴随着担忧和挫折。既有政治控制的放松,为各种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16.
苏联是世界上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它在原子能、宇航以及军事科技等领域的某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长期以来苏联不仅重视科技的发展,也重视科技成就应用于生产。早在六十年代苏共就规定“共产主义建设任务链条上的主要环节是最大限度地加快国民经济一切部门中的科学技术进步。党把科学技术进步看作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经……”,明确指出,党在苏维埃社会生活的领导作用和指导作用的最重要的表现之一是“制定技术政策,探索出能最大限度地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组织管理形式。”规定党、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任务是“把科学家、设计师、工程师、技术员、工人和集体农庄庄员的创造性主动精神引导到解决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以及把科学技术的成就迅速地运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时,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题.着重论述了文化建设目标和发展道路,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方针和原则,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和主要任务,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观点和新部署,在认识上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在德国去年十月的柏林选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联系到过去几年里民社党的发展趋势 ,它的崛起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历史和现实的因素 ,地方、全国和国际上的局势都是促进或限制其复兴发展的客观条件。但如何进一步确定自己的政治身份 ,在德国的主流政治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还需要它继续对自己的历史进行反思和对自己的政策纲领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0.
苏联东欧各国文化和文化政策研究是我国苏联东欧问题研究领域的缺门,亟需给予应有的重视。学科建设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苏联东欧问题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其中苏联东欧文学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正在向纵深发展,写出一本又一本很有见地的专著,苏联东欧政治、经济研究后来居上,对社会主义各国当前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进行认真的总结,为党和国家的改革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随着我们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加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