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益主体多元化与法治的社会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主体多元化与法治的社会基础黄建武一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资源需要通过交换来流动。市场经济中的交换,需以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利益主体地位为条件,否则交换便无法进行。因此,市场经济首先就是要肯定利益主体的存在。市场经济作为交换经济,还意味着,生产者生产的...  相似文献   

2.
民事执行主体,是指在民事执行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频繁参与民事执行活动的主体主要是执行法院、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民事执行各主体的利益需求是多元化的利益驱动集合体。民事执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从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并由司法介入的社会利益再分配。司法机关应当建立大审判、小执行格局,以缓解当前的执行难问题。并对执行调查权进行技术改革,达到执行主体之间的利益状态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之内涵分析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优化配置和主体利益实现的基础性手段的社会经济形态,它主要以市场主体的利益要求作为其运行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主体的能动性关系着市场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论市场经济的自发性与法的规范制约性的对立统一贺晓荣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一改过去由政府计划部门配置社会资源的传统模式,这就使以追求价值增殖为天性的市场经济主体的自发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之相适应的人们对利益与效益的追求又刺激和助长了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形成、负面影响及对策●戴潮黄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利益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所谓利益,反映的是人与周围世界中对其生存和发展具有一定意义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它表现为人们受客观规律制约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手段。利益具有两方面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活动主体,在法律上叫做民事主体,他们在身份上或是在政治上都是互不隶属的独立主体,所以他们都各自为自己的利益独立决策,他们的决策只要不违反法律就不应受任何人干扰,国家也要保护民事主体的独立决策。凡无理限制他人为他们自己利益独立决策者都应...  相似文献   

7.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3条以开放列举的方式对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基础作出了规定,并将“知情同意规则”确立为基本原则。但事实上该规则深陷传统财产规则的桎梏,过分强调个人对信息的控制,而忽视了信息的流通与利用。有鉴于此,我国可引入优位利益豁免规则,赋予信息控制者在经过利益识别,认定信息处理所保护之利益优于信息主体利益后,无需经过信息主体同意直接处理个人信息的权利,进而在知情同意规则之外对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的合法性基础进行补充,平衡对信息主体的过度保护。与此同时,亦需要建立严格的优位利益识别机制、强化信息控制者义务,疏通信息主体的救济途径并加强政府监管,以防规则滥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法律服务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作为市场经济中法律服务的主体行业——律师行业,便自然成为热门行业之一,备受社会的重视。但是不可否认,律师投入市场经济主战场,其职能转向带有~定的突发性。无论是制度上,还是管理体制和规范上,都缺乏一个必要的准备时期,律师行业还缺乏一套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规章制度为之指向和调节;律师行为未能在一定法则的约束下正规化和规范化。因此,律师行业中一些不良现象开始萌芽滋生。归纳起来,律师行业中的不良现象主要有:之一,受利益的驱动,律师行业出现不正当竞争的苗…  相似文献   

9.
耿保全 《法治研究》2006,(12):14-15
公司法是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一部至关重要的法律,在规范市场主体方面起着支架性的作用。笔者依据权利主体的不同,试就《公司法》修改后在小股东权益、公司利益保护和救济方面的部分律师业务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刘英团 《江淮法治》2011,(21):38-38
立法是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关系到权力的运行和各方利益的规范。但在利益保护的驱动下,不少地方、部门或市场经济主体都热衷于争夺立法权,某些部门或市场主体试图通过立法手段“合法地”为本地、本部门或本行业划出一块垄断性的势力范围,某些畸形的利益格局或权力关系被合法化。  相似文献   

11.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使自己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或提供服务等业务活动巾获得利益,而采取的向交易相对人及其职员或其代理人提供或许诺提供某种利益,从而实现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近年来,商业贿赂在一些领域和行业滋生繁衍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危害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革注册资本制是深入推进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必将激发社会各经济主体的活力,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是其必然也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皮包公司"问题,执法监管问题,投资者认识问题,社会征信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公司法》修改后逐步完善各项制度,通过细化制度设计来规制改革中产生的新问题,唯此,才能使社会各主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享受改革红利,使社会各主体之利益与公共利益、国家利益达成和谐一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单位成为经济犯罪的主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法定性、二元性、独立性”是单位经济犯罪主体必备的三大基本特征,这是对司法实践中单位经济犯罪主体认定之疑难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的理论依托。单位经济犯罪主体亦存在“一般与特殊”之分。  相似文献   

14.
试论人格权的经济利益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晓峰 《河北法学》2002,20(5):55-58
传统人格权制度强调的是其中精神利益的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民事主体的人格开始具有更多、更直接的财产利益,对此,法律应予以确认,允许权利人在上述两种意义上使用和维护其人格权利。应该承认具有经济利益的人格权的可转让性和继承性,以充分体现人格权中的经济价值,维护权利人的利益。在人格权经济利益的保护方面应强调财产损害赔偿这种救济方式,为权利人提供更全而、公平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谈我国保险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我国保险法的几个问题石慧荣,许安平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保险立法却严重滞后,特别是人身保险还是立法上的空白,这于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很不适应。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市场竞争中的巨大压力必然增强主体的风险意识,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稳定器”...  相似文献   

16.
张力 《律师世界》2001,(1):36-37
一   早有学者提出“精神损害赔偿”在概念称谓上并非严密、科学,难免发生这样那样的误解,但无论在我国学界、律师界,还是立法、司法界对此已约定俗成,加以通用,并经过研究与实践中的多方努力,其制度内涵日益完备:精神损害赔偿是民事主体因其人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要求侵犯人通过财产赔偿等方法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脱胎于古代公法对“有身份”的公民个人尊严的“严酷”保护,经罗马私法融入平等主体间利益赔偿形式而使之私法化,并在近代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情况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内部中职务犯罪这种作为以非法谋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一种犯罪形态,犹如一股毒瘤,一方面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影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和机制的健全完善,阻滞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严重损坏党和政府的清政廉洁形象,降低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程度,并酝酿着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全面客观地分析研究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特点 1、犯罪主体集中。据初步调查,国有企业中职务犯罪主体大体可分…  相似文献   

18.
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职能资本不能只保留最终所有权,而必须掌握支配权。这是国有职能资本坚持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营运的保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把国有职能资本支配权关系分解为国家掌握的外控制权、授予企业的内控制权和经营管理权。外控制权包含着促进企业适应市场经济、提高资本营运效益、保证企业坚持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等若干重要权利。外控制权主体应由处于企业外部的统一管理机构来承担,并对企业掌握的权利实行控制。应当把这个代表全民利益的控制主体机构与一般持股公司控股机构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9.
《法人》2005,(3):3-3
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就选择了公平和平等。人与人之间如此,经济主体之间亦如此。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实现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本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的立法计划,恰恰说明了中国的立法正在走向利益平衡阶段,即努力追求实现各类经济主体在市场规则体系下的平等竞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①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民法制度特别是民事主体制度。这是由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也是由民法的特点尤其是民事主体制度在民法中的地位决定的。发展南场经济必然要求建立市场法律机制市场经济并非独立的经济形态,而仅仅是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机制模式。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商品经济,是多元化平等主体自由经营,以市场为基本的资源配置手段调节商品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所有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都带有商品的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