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原沈阳审判是新中国首次钟对日本战犯的公开审判.此次审判确立了45名日本战犯,审判机构的设置、审判程序的实施及判决结果结的确定,都是依照我国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也完全符合国际法准则和国际惯例.着眼中日关系的大局和战犯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对战犯予以了宽大处理.审判结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太原沈阳审判是新中国首次针对日本战犯的公开审判。此次审判确立了45名日本战犯,审判机构的设置、审判程序的实施及判决结果的确定,都是依照我国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也完全符合国际法准则和国际惯例。着眼中日关系的大局和战犯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对战犯予以了宽大处理。审判结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1946午5月至1948年11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28名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史称“东京审判”。那么,这些被告是怎样最终选定的?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在联合国的框架内 ,基于国际法准则 ,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先后对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和处理 ,这是惩罚犯罪、伸张正义、明确战争责任、恢复人类尊严的必要措施。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政府对于日本战犯采取了法律与道德相结合、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处理方法 ,给日本战犯以人道主义的待遇 ,在思想工作的基础上 ,使日本战犯逐渐认识到发动和进行侵略战争的罪责。这一以人道主义为基础、以“惩罚不惩人”为方针 ,以教育改造为方式 ,以宽大处理为特征的对日本战犯的处理政策 ,达到了惩恶扬善的目的 ,取得了巨大效果 ;为重建中日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 ,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事业奠定了必要基础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明 《党史文汇》2005,(8):14-18
1956年 6月 10日至 20日,我以宣传组负责人和新华社记者的身份,参加了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太原审判日本战犯的准备工作和新闻报道,在这正义压倒邪恶的关键时刻,有幸目睹耳闻了这次审判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朱小平 《学习月刊》2009,(11):54-55
二战结束后.德国、日本的首要战犯无不被同盟国审判和处以极刑。除罪大恶极者处以绞刑外.次等战犯亦被处以徒刑.这体现了正义的最终胜利。但中国在抗战胜利后.远东(东京)审判不仅未清算头号战犯裕仁的战争罪行。连南京大屠杀始作俑者、最大的元凶朝香宫鸠彦也被放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7.
王凯 《党史纵览》2005,(8):23-2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中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印度、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菲律宾、新西兰等11个国家的法官,组成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首要战犯进行审判.根据波茨坦公告精神,各战胜国可对被俘战犯自行审判.但由于内战,中国没有条件和能力对日本战犯进行关押审讯,苏联便将在中国被俘获的日本战犯押送到西伯利亚,进行监禁和强制劳动.  相似文献   

8.
3检察官手中的王牌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从一开始就充满起伏跌宕的戏剧性.战场的硝烟早已散尽,法庭的智斗刚刚开始.英美法系的审判方式让日本战犯和他们的辩护团感到渐渐有了信心和斗志.法庭上的证据成了左右这场较量的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9.
4舌战侵华元凶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虽然不见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但你来我往的唇枪舌剑,一样夹带着毫不留情的攻击与抵抗.一旦中国检察方对日本战犯的指控被推翻,或者法庭裁决提供的证据不能成立,那么,伸张正义的审判就有可能落空,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0.
40多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组建特别军事法庭在沈阳开庭,公开审判前他满洲国国务院总务厅长官武部六藏、前侵华日军第59师团中将师团长藤田茂等36名日本侵华战犯。这是一场举世瞩目的国际审判,虽为公开审理,但其中却有很多内幕和细节鲜为人知。日前,记者特别采访了抚顺战犯管理所警官张家安、赵兴文先生,并联合著文,使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得以公诸于众。苏联将羁押的日本战犯交给中国政府1945年8月9日,苏联政府照会日本政府,宣布两国进入战争状态。同日,百万苏联红军越过中苏边界线,分三路向侵占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  相似文献   

11.
王心文 《世纪风采》2010,(11):33-3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波茨坦公告精神,各战胜国可对被俘战犯自行审判。但由于内战,中国没有条件和能力对日本战犯进行关押审讯,苏联便将在中国俘获的日本战犯押送到西伯利亚,进行监禁和强制劳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在同斯大林会见时,提出将关押在西伯利亚的日本战犯移交给中国,由作为主权国家的中国自行审判。此提议在1950年得到苏联的同意。  相似文献   

12.
林木 《党史博览》2005,(10):28-29
日本投降后的1945年11月6日,中国政府成立了以秦德纯为主任委员的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12月后,在南京、上海、北平、广州等10个地方分别成立了审判战争罪犯军事法庭,负责审理各地区的战犯。其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影响较大。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成立于1946年2月15日,石美瑜任庭长。按照自中、美、英、苏等11国组成的远东委员会关于处理日本战犯的决议,甲级战犯由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羊,乙、丙级战犯由受害国家组成的军事法庭审判。在中国,在南京进行大屠杀的杀人狂各寿夫、田中军吉;进行杀人比赛的向井敏明、野田毅等先后被判处死刑。从1…  相似文献   

13.
1945年11月6日,中国政府成立了以秦德纯为主任委员的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作为处理战犯的最高权力机构。随后,南京、上海等十处成立了审判战争罪犯军事法庭,分别审理各地区的战犯。1946年2月15日,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正式成立,由石美瑜任庭长。根据国际法原则和由中、美、英、苏等11国组成的远东委员会关于处理日本战犯的决议,甲级战犯由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乙、丙级战犯则由直接受害国家所组织的军事法庭审判。因此,在南京进行血腥大屠杀的乙级战犯谷寿夫、屠杀中国三百余人的刽子手田中军吉、在南京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的野田  相似文献   

14.
盟军军事法庭对镝木正隆等日本战犯的审判上海提篮桥监狱始建于1901年,启用于1903年5月。其建筑精良,规模宏大,有“远东第一监狱”之称。抗日战争胜利后,从1945年间月起,盟军美国军队曾借用提篮桥监狱内一幢6层楼的监楼,关押日本战犯。除关押日本战犯外,还关押了其它国籍的战犯。1946年初,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兼驻华美军总司令魏德迈将军车命在中国上海组织美军军事法庭,审判有关日本军队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杀害美国空军被俘人员的案件。1月24日上午,美军军事法庭在此开庭审判日本战犯。法官、检察官、辩护士、翻译、记录员等工作人…  相似文献   

15.
宗权 《党史文汇》2018,(2):35-37
正伯力,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会合口东岸,原属中国,是清朝前期东北边疆重镇之一。1860年以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被沙俄占领,1893年改名为哈巴罗夫斯克。1949年12月26日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吸引了世界目光,苏联政府组成的特别军事法庭在此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制并使用细菌武器的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伯力审判以追究日本细菌战的鲜明特色载入战犯审判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历经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大肆侵略中国和其他亚州各国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卖国求荣的中国大汉奸们,最终受到了历史的惩罚和唾弃.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叛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后,对日交战各国就立即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着手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准备工作.著名的中国法官、法学专家梅汝敖是军事法庭的中国法官,中国检察官则是  相似文献   

17.
<正>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长达14年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在全国人民欢庆胜利的同时,审判、改造日本战犯和对日侨遣返的工作也在辽宁这块全国抗战最早爆发之地上开始了。这些工作的胜利完成,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陈列馆,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黑龙江街77号。1956年六七月间,中国政府成立特别军事法  相似文献   

18.
《党史纵横》2007,(8):62
抚顺战犯管理所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改造日本战犯及其他战犯的机构.1950年7月,战犯管理所收押了从前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的969名日本侵华战犯和国内其他单位移交来的13名日本战犯.这982名战犯虽然只是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少数犯罪分子,但是他们所犯的罪恶却无可辩驳地暴露了日本侵华战争的性质.这些灭绝人性的战犯,在侵略中国期间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骇人罪行.  相似文献   

19.
1 1948年11月12日下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经过两年零六个月对日本战犯的审判,终于拿出了量刑结果。在这全世界人民关注的历史时刻,各被告战犯依次站立接受宣判,因病未到的被告由其辩护律师代为接受。  相似文献   

20.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侵华日军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自然而然被列入头号日本战犯名单之中。关于战后定罪问题,他自己也认为:“我在中国战线先后担任师团长、军司令官、方面军司令官,最后达到最高地位的总司令官,被判为战犯,死刑也在所难免。”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蒋介石政府不顾中国共产党严惩战犯的声明,不顾中国人民要求审判战犯的强烈呼声,竟想尽各种办法,使出浑身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