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人名称权法律性质研究——基于私权二分法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权利客体与人格之关系不同,私权分为人身权与财产权。当人格权客体由人身“降格”为身外之“物”时,其上成立财产权,得为让与之标的。因此于法人名称之上可以成立二种不同权利,当名称为人身之一部时,其上成立法人名称权;当名称为身外之“物”时,其上成立无体财产权。故“混合权利说”应予抛弃,关于法人名称权定性的其他学说亦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2.
事业单位是我国独特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不仅包括公益类的事业单位,也包括监督管理类和经营类的事业单位。这种独特的单位制度是符合我国历史发展和行政建制的,对其改革不能简单地以西方的非营利组织或公益法人制度解决,更不能以所谓财政负担和人员臃肿为出发点设计相应改革方案。其改革应该基于事业单位法人制度的“事业单位性”和“法人性”进行,前者决定了其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后者决定了其独立性。以法人理论思考事业单位法人制度的改革是其法理所在。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法人独立责任是法人独立人格的标志,法人人格独立导致法人责任独立.然而,从现行立法背景、各国立法等各方面来看,这种观点是难以成立的.事实上,根本不存在普遍意义上的法人独立责任,只是股东有限责任才导致了公司这一越来越重要的法人形态的责任独立.更确切地说,团体是否独立承担责任取决于其成员是否承担有限责任,与团体是否具有独立人格并不具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4.
修订后的新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内容,这一问题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单位犯罪的提法欠妥,应使用国际通用的“法人犯罪”概念;单位(法人)犯罪主体不应包括个人投资的独资企业和国家机关;应增加单位(法人)犯罪的过失罪过形式和单位(法人)共同犯罪的立法;应进一步完善单位(法人)犯罪的处罚制度。  相似文献   

5.
民办高校法人分类问题在法学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备受争议。我国立法未采用大陆法系有关公法人、私法人的分类方法,也没有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的概念。我国现行法人分类难以涵摄民办高校这种新型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这个独创性称谓也存在制度上的缺陷。民办高校法人分类上的混乱与抵牾主要在于法律表达与实践的妥协,以及对教育公益性的误读。因此,可将民办高校区分为营利性法人和非营利性法人,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目前的民法理论认为,除自然人和国家之外的民事主体都属于团体,而这些团体又可以划分为两类:法人和非法人团体。实际上,这种划分所采取的标准是模糊的。通过比较法上的观察,并结合近些年来中国立法对法人概念在理解上的变迁,可以对法人概念重新予以界定:所谓法人,即指除自然人和国家之外的依法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所有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法学领域争论的法人财产所有权的性质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用经济学中的“剩余索取权”概念进行分析,通过确定剩余索取权的归属来确定法人所有权的归属。同时,对所有权的概念、一物一权原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所有权权能分割,终极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称谓并不科学,因它不是在任何情形下都否认公司的法人人格。人们通常讨论的“公司人格否认”充其量称为股东有限责任除外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原本的涵义为彻底否认公司的法人人格,与国外的公司设立无效或撤销内涵一致。当然,有时两者会有竞合,但两者的内涵和适用情形不同,并非同一概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我国现行《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出发,论述了我国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应当包括法人,法人所负财产责任的性质应为“无限责任”,不应以法人“负有限责任”的错误认识否认法人的合伙企业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10.
法人对外应承担的财产责任的性质和法人的责任财产范围是民法基本理论组成部分 ,本文从学术界对法人财产责任性质的不同认识出发 ,分析了法人应负所谓“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的片面性 ,提出法人对外应负独立的全部财产责任 ,并对法人财产责任的范围进行了分析 ,同时 ,对确定法人的责任财产时应注意的几个界限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法人侵权的问题中,何种行为可以被认定为法人行为,对于法人侵权责任的承担具有重要意义。在法人企业中,一般可以代表法人作出行为的主体主要有法人机关、法定代表人、其他工作人员以及法人的代理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法人机关在代表权限内的职务行为是法人行为;法人成员执行职务的行为是法人行为,而因执行职务的侵权行为不是法人行为;代理人的任何行为都不能视为法人行为。  相似文献   

12.
法人失德及道德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人行为日渐成为社会的主体性行为,法人失德成了一类突出的道德失范现象。研究法人失德的表现,分析法人失德的原因,构建法人道德,遏制法人失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一项新任务。  相似文献   

13.
环境犯罪     
从防止公害到自觉保护环境,日本制定了种种的法律。在环境犯罪的对策上,已经完成了“从公害犯罪对策到环境保护对策”的转变。应当立足于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双方,来理解环境犯罪的保护法益。按照环境破坏的样态,环境犯罪的罪质与环境犯罪构成要件的情形是变化的。对于环境犯罪而言,“行政从属性”的概念虽并非是必须的,却是有益的。对于实施了环境犯罪的法人,对其执行罚金刑致使法人破产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4.
一、对“产权清晰”的认识对“产权清晰”认识上的模糊 ,依然阻碍着法人治理结构的迅速建立。一些在国有企业工作或与国有企业有密切关系的实际工作者在认识上往往把“产权”和“所有制”混为一谈 ,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必须实行的终极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与前段搞承包制时强调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两权分离混为一谈。认为国有企业的“产权”就是属于国家的 ,根本不存在产权不清晰的问题 ,如果说“产权清晰”还包括“两权分离”的话 ,前段搞承包制时已经实行了“两权分离” ,现在还再强调“产权清晰” ,难道非得把国有企业搞成私有化才…  相似文献   

15.
中外学校法人分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人是指获得了私法上法律人格的团体。它是一种社会组织,拥有独立的财产,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活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对学校法人分别有不同的分类,但各国对学校法人的分类都同时受到该国法律传统和教育发展历史传统的影响。按照我国法律对法人的分类界定,学校应当属于事业单位法人。现实中,我国的公办学校是按照事业单位法人对待的,而民办学校的法人类属和法律性质则显得模糊不清。无论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面临着法律地位不明确的处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发展,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对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讨论必须以大学法人的法律性质界定为前提,而大学法人的法律性质是多样的。从历史上看,大学法人的法律性质经过了一系列变迁,并在不同国家根据当时当地的法律制度产生了变异,形成了一套内涵丰富多样而有着内在共通性的特性。大学法人的法律性质由社会角色、制度环境和组织技术、利益安排和学院政治等原因决定,我们不应只着眼于一种大学法人的既有制度,而应尝试多元化的大学法人定性与法人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法人精神损害赔偿当取决于民法原则、目的和司法问题之解决,而不仅由单纯的一般概念和法学概念推导决定。民法理论上,民事主体拟制属性和民法公平原则与目的均支持法人精神损害赔偿;司法实践中,填平补偿法人非财产损害、对法人非财产损害引起的大规模自然人精神损害的补偿都急需法人精神损害赔偿之确定。  相似文献   

18.
法人分支机构大量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然而立法和理论界对其法律性质却未能予以准确地界定。本文根据现行立法之缺位、混乱与模糊的状况,剖析其本质和法律地位,指出法人分支机构是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却具有自身意志能力的从属于法人的组织体。法人分支机构在法律关系中应当名符其实。  相似文献   

19.
“其他组织”是我国法的特有概念 ,它现实是且应当是法定的第三民事主体。应当在我国民事基本法的总则编主体制度中对其作出规定。基于其与法人 (组织 )的对立统一 ,应改称为“非法人组织”。非法人组织的民事责任 ,应根据其目的上的营利性与否 ,进行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0.
承认法人犯罪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 ,但是各国关于法人犯罪范围的规定并不一致。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单位犯罪的范围 ,然而由于单位犯罪的立法过度超前于理论的发展 ,致使确定的单位犯罪的范围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 ,在司法实践中其不合理性也日益突出。单位犯罪的范围应当符合单位的性质并且应为“习惯”或社会一般人的通常观念所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