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海英 《工会博览》2008,(22):26-2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劳动立法有了巨大的发展,劳动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已基本上构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法律体系。就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历经改革开放三十年劳动立法全过程的著名法学家关怀,听他讲述所亲身经历的立法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5年来市总工会法律服务全体系内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1.6万件成功调解劳动争议案件8万余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6.5亿元。5年来,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对工会组织的法律服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难度更大的要求,适应这种变化,调整、改革、创新,成为北京市总工会法律服务工作的总方针,依此展开的以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为抓手和龙头,全面推进立法参与、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援助、劳动法律监督等维权服务长效机制,构建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企业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正确认识现代劳动关系的内涵。我国劳动关系的历史演变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相适应,对劳动关系的内涵也有不同的诠释。建国初期,劳动关系沿用取得政权之前的劳  相似文献   

4.
邢娜 《法制博览》2023,(27):28-30
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高度重视的焦点,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向深入迈进。在当代中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围绕劳动关系这一轴心,直面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各种问题与挑战,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法典化实践,能够为我国进一步法治工程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为了实现我国劳动领域相关立法的系统化,编纂“劳动法典”亦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具有重大意义。而现行劳动法律体系,将许多新型劳动业态关系排除在外,且已有的部分法律规范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拟以新型劳动关系为切入点,探讨新时代下劳动关系的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和规制短板,为“劳动法典”编纂中关于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提供问题导向。  相似文献   

5.
从《劳动合同法》出台看中国劳动关系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平稳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了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但是,与此同时,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劳动关系领域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有序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中国首部《劳动合同法》正式出台。这部法律的立法过程,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中国劳动关系目前的现状与特征,也预示了其未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6.
高海永 《法制博览》2013,(4):205-206
用人单位劳动规章的法律性质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通过对学界关于用人单位劳动规章法律性质诸多观点的介绍和评析,以及对我国立法现状的分析,其法律性质应初步定性为"根据二分说",但长远来看,应着手于各项具体制度的完善,以将其法律性质回归到用人单位"有组织的私法上意思表示"上来。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一部广泛征求过意见、反复修改论证、获得高票通过的重要法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普遍拥护。早在《劳动法》施行后的1996年,《劳动合同法》就已被列入国务院立法日程,中华全国总工会积极参与了草案的起草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1998年《劳动合同法》的起草工作暂时搁置,直至2004年底重新启动。2005年,全总成立了由各相关部门负责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国家先后制定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还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规章、司法解释,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劳动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刘晟 《法制博览》2024,(12):147-149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而健全的法律机制是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中小企业应加强对劳动管理法律风险的认识和防范,增强法律意识,规范用工合同,合理支付劳动报酬,加强劳动保护。只有做好劳动管理法律风险的防范工作,中小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劳动管理法律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既是一部专门规定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也是一部附带规定集体合同制度的法律。与已往的集体合同立法相比,《劳动合同法》在诸多方面对集体合同进行了法律层面的创新性规定,其中之一就是首次在法律层面规定了专项集体合同、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各级工会组织应充分运用这一有力抓手,大力推进集体合同工作。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地方特色立法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举措。地方特色是地方立法的价值所在,大量的地方性法规与法律、行政法规共同构建了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国家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保驾护航,并在推进改革开放以及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地方立法尚未达到较高的水平,地方立法的特色性并未得到充分显现。本文从地方特色立法的特点、地方立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关系等方面加以论述,通过对地方特色立法的现实困境与部分地方特色立法实践的分析,探讨如何通过发挥地方特色立法作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工会博览》2008,(17):19-19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是指各级工会组织依法对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的有组织的群众监督,是我国劳动法律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主要是针对用人单位遵守和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同时也对政府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3.
破产法第132条对在破产程序的清偿顺位上,劳动债权相对别除权的优先受偿性采用"新老划断"的态度。本文通过对劳动债权与别除权的性质及法律规定进行分析,对二者的受偿顺序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得出在破产法中应当确认别除权优先性不可动摇的地位,实行别除权优先之下的劳动债权有限保护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姜颖,1963年生,现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系主任、教授,兼任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会理事,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常务理事,兼职律师。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修改、《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及《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等劳动法律法规的立法起草和论证工作。出版有《劳动合同法论》、《劳动争议处理教程》、《工会干部培训教程》等多部教材和著作,发表了《我国劳动立法与劳动者权益保障》、《三方机制在中国的建立、发展和完善》等学术论文50余篇。  相似文献   

15.
尚昊 《法制博览》2022,(8):42-4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飞跃式发展,为公共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我国对公共安全问题的进一步重视,加强公共安全法律体系建设成为我国立法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将针对我国公共安全法律体系展开讨论,分析我国公共安全法律体系的特点,并探讨其发展方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关菲菲 《法制博览》2015,(6):265-266
劳动是现代人获得报酬的主要途径,劳动关系不仅关乎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而且和国家的和谐稳定、长治久安有着密切联系,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劳动关系法律的制定和实施。2008年,我国实施了新的《劳动合同法》,对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世界上没有一部法律是十全十美的,《劳动合同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正式开始实施,这是继《劳动合同法》之后,又一部与劳动者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法律。恰逢《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两个月之时,7月1日前后,记者对该法实施效果展开了调查,请读者和我们一起看看新法给劳动关系各方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贾珺 《法制博览》2013,(1):26-29
商业贿赂作为一种极不公正的商务潜规则,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是目前世界各国着力打击的对象。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贿赂犯罪立法不断发展与完善的三十年,其中有关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从最初仅有两个刑法条款到现在多个立法司法解释的出台,我国有关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正在逐步跟进新形势新情况。伴随利益的驱使,商业贿赂犯罪继续愈演愈烈,因此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完善的立法规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汪可馨 《法制博览》2024,(6):133-135
互联网生态企业的迅速成长,孕育出了更多的平台从业人员,这样的现象对市场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也产生了冲击,但也逐步暴露出潜藏于产业底层的法律难题——平台从业人员的劳动权利保护缺失,情况复杂而多样。出现这样的问题既有现行劳动法执法不严的原因,也有由于平台公司发展导致用工数量猛增的原因,且现如今保护从业人员利益的立法较为落后,进而暴露出了立法缺陷的情况。所以,我们必须正视灵活就业员工利益保护的问题,以规范与平台用工的劳动关系,并促进平台用工问题的合理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20.
张子佳 《法制博览》2013,(6):207-208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劳动关系越来越市场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对此,无论是我国的决策层还是学界,其主流观点几乎都认可这一事实:建立健全三方机制是我国协调劳动关系的必由之路。虽然我国已在立法中对三方机制进行了原则性规定,但同时也把许多实践中的问题推到了我们面前:可供具体操作的法律依据何在?如何增强劳资两大主体的独立性和代表性?如何提高三方机制的运行效果?为实现三方机制的真正运行,实现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