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极富庶的国家,国土總面積是190.4万多平方公里,根据1961年普查統計有9,588万多人口。 从1602年以后的340多年期間,印度尼西亚淪为殖民地。由于長期遭受殖民統治,印度尼西亚成为經济不发达的殖民地农业国。五分之一的經过选  相似文献   

2.
单位.千美元另lJ向老拍翰入1961!拐2从考拍粉出1961 1962差1961 翻1952国(1一7月)国(l一10月)德(1一10月)国(l一6月)本(i一9月) 刮-7 1024一740一1 .708国︸美一190一邓5一161一1舫64 9067一了.‘l559一539一5796加50一台九d九0821暇甘75“‘,2 751’弓___2一742一1 .26329,54124.比011,4la12.181{一18,128一12下3拍英西法日共脊料来源:《三月樱济寻}铂。,19印年12月,第仍翻。老撾的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3.
一、经济增长的源泉根据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的研究,英国经济学家汉森提出了中期或长期促进国民收入增长(短期通过减少失业和利用空闲设备的周期性变化不在研究之列。)的九个因素: 1.利用从前未使用过的或未枯竭的自然资源; 2.通过净投资增加资本存量; 3.人口增长引起了劳动力投入的增加; 4.伴随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产生的规模效益; 5.资源从生产率低的部门流向生产率高的部门;  相似文献   

4.
1984年经互会各国生产的国民收入(根据各国统计机构的预测,下同。)和1983年相比,保加利亚增加4.6%,匈牙利——3%,民主德国——5.5%,波兰——5%,罗马尼亚——7.7%,苏联——2.6%(用于消费和积累的国民收入),捷克斯洛伐克——3.2%。  相似文献   

5.
概况整个80年代,香港经济高涨,这从以下几个经济指标可以得到说明:(1)本地生产总值:1980年为1372亿港元,1991年达2725亿港元(以1980年价值计算),增近一倍;(2)人均本地生产总值:1980年为27232元,1991年达47348亿港元,增逾六成;(3)人均本地国民收入:按当年  相似文献   

6.
南斯拉夫注重发展教育事业,每年的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的40%以上。幼儿园(3~7岁)和小学(7——15岁)都是免费的义务教育,并实行公费医疗。目前,南斯拉夫有小学生约300万人,占全部学龄儿童的95%。南斯拉夫中学教育包括普通中学和各种中级专业学校,现有学生约100万人以上,对他们一般实行定向教育制度。根据有关规定,普通中学教育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普通教育,使学生掌握综合性的基础知识,达到初级技术水平,保证能够参加简单的工作;第二阶段按不同专业组织教学,达到三至四级的专门技术水平。在四年毕业  相似文献   

7.
人口数量与增长率 印尼的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印度、苏联和美国,居世界第五位。 印尼进行过四次人口普查:一次在荷兰殖民主义统治时期,即1930年;三次在国家独立以后,即1961年、1971年和1988年。根据这几次普查资料,1930年印尼的人口为6,060万人,1961年为9,700万人,1971年为1.192亿人,1980年为1。475亿人。到1981年底,印尼人口已接近1.5亿人(不包括伊里安查亚省内各地区的人口)。可见,从二十世  相似文献   

8.
1983年全苏社会劳动生产率和1982年相比计划增加3%以上。国民收入增长额的95%,工业产品增长额的91%以及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基本建设的全部增长额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用于消费和积累的国民收入和1982年相比计划增加3.3%,即增加150亿卢布,达4,750亿卢布。工业总产值计划增加3.2%,达7,450亿卢布(按1982年1月1日价格)。其中乙类  相似文献   

9.
一、产品1.主要产品产量(1953—1959) 2.主要农产品产量(1956—1959) 二、对外貿易1.輸出价值、输入价值与貿易差额(1955—1959) 2.輸出商品构成(1955—1959) 3.輸入构成(1954—1958) 4.主要商品輸入价值(1953—1959) 5.输出数量輸入数量百分比(1953—1959) 6.支付平衡(1955—1959)  相似文献   

10.
印度尼西亚政府首席部長朱安达在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廿八日向国內外記者說明,根据一九六一年所进行的戶口調查結果,当前印度尼西亚人口總數是九千五百八十八万九千人,僅次于中国、印度、苏联、美国和巴基斯坦,居世界第六位。印度尼西亚人口每年的增長率为百分之二点三,到今年年底人口總數將增加到一亿左右。而上述的數字僅僅是暫时性的,因有些地区的數字尚未包括在內。  相似文献   

11.
前言 1961年泰国制订并开始实施第一个经济开发计划,至1981年一共已经实施了四个经济与社会开发计划。尽管制订和实施经济开发计划已历二十年之久,但1980年世界银行仍报告说,泰国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依然处在贫困线(按1975—1976年价格,农村中每人每月收入150铢,城镇地区每人每月收入200铢)以下。虽然今天的情况有所好转,然而据考察,严重贫困问题依然存在,使人们普遍产生一个疑问,即过去二十年中的经济开发计划到底为谁而作?  相似文献   

12.
Ⅰ.工业生产1.工业生产指數(1953—1958)2.工业品生产趨势(1953—1958)Ⅱ.农业生产1.农业生产指數(1950—1958)2.农业品生产趨势及其播种面识(1951—1957)Ⅲ.对外貿易  相似文献   

13.
草位千美元另口 向柬埔寨翰入 i,61工9626,5885,6162,7341,5913,2 1 12,4216,5224,89910,4吕6 10,033从柬埔寨翰出1961 1962差1961额1962国(i一7月)国(l一10月)德(l一10月)围戈1一6月)木(1一9月)2,605l,244一5,591一1,359一3,1946 .104一6(玉4,‘一勺月了899 37 191 ,‘‘口口3,1062.?22一7,380国一美英西法日.节._…_…‘…~L井_{__.肥541 24,56011,4 1312.181}一18,128一12,379资料来源:《三月握济汗渝》,I肠2年比月,第40期。a6柬埔寨的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14.
印度国家人口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 ,印度出台了国家人口政策 - 2 0 0 0。政策提出分三个阶段实现控制人口的最终目标。近期目标是 :致力于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 ,提供综合的生殖与儿童医疗健康服务 ;中期目标是 :使总生育率到2 0 1 0年降至 2 .1 ;长期目标是 :到 2 0 4 5年 ,实现稳定人口增长 ,以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19种盒品1953=1003月4月6月1961年1962年1961年1962年1961年1961年1962年0 106 2 tl一勺4 2 604 4 44且!.卫...,.苦....1件............一合4 5233门133 19︸9 ,,口8 3 7445 42 4540248236067956286︼匕47 42 45407 2 84犯34 96979 2 2 ..1叮召3 624 4 44查料来源:《三月握演郭渝》,1 962年10月,第42卷。19印度尼西亚自由市场物价指数~~…  相似文献   

16.
民德印象记     
民主德国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这是由于:1.它的领土不大,面积为10.8万平方公里,在东欧国家中仅大于匈牙利、阿尔巴尼亚;它的人口为1670万,仅及我国浙江省人口的半数稍多,但这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均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居首位;2.民主德国从本国国情出发,执行了与南、匈等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建设方针和路线,从七十年代以来,保持了长期稳定发展的局面,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建设经验;3.它与联邦德国历史上原属一国,目前与联邦德国仍有密切交往,面临着西方世界在  相似文献   

17.
苏联《鼓动员》杂志1988年第8期报道:经互会国家1987年国民收入增长约3%,工业生产增长3.5%。这些指标低于五年计划第一年。经互会国家之间的相互贸易的增长速度也有所减慢。报道认为经济情况不崖的主要原因是:1.世界市场不景气;2.物质技术保障上的困难;3.计划组织和投资过程的缺点;4.个别国家生产下降。具体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情况是:保加利亚5.1%;匈牙利2~2.5  相似文献   

18.
輸出和總产量的比例大米的输出擴大,兼以产量遞減,人口激增,因而就产生一个关于国內人民的福利問題。輸出似乎只能在这样情形之下,卽以減少按国內人口計算的消費量的代价,才能维持下去。第七表列举的統計數字曾指出,約从1910至1940年確已发現消费量有这样的下降。1940年后,情形更加混乱,但統計数字却有效的說明,国內消費量已恢复了从前的水平。旣然1907年前官方对大米总产量的估計不大恰  相似文献   

19.
-一1961年3,2462,103 5Q2 ·588 392 l了 5436,878 12Q 3 9 18 8008,842 155 4 10 2奎 96了14,介咖, l筋 令 里沪*估言士数字资料来泛泰国海关总署 提耀永泥公司与渣拉普拉丹(JalaP愧th阴)水泥公育 泰国制糖有限公司 泰国造韵毛厂 泰国矿业脊源部 泰国烟草专卖局 搁各麟厂1960——1963年泰国若干经济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20.
在马德拉斯所召开的印度共产黨全國委員会会議通過關于“土地問題的某几方面”的决議中指出:“總的說來,(印度)國會政策的總目的和方向是在于促進農業中的資本主义關系,制造和扶植大土地占有者的階級(地主、資本家和富農)並使之得到發展,他們在邦的支援和帮助下,是可以按照现代資本主义道路來發展農業、提高產量从而生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