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进党自去年底“三合一”选举惨败后,虽强调反省、检讨,却并未如外界预料向中间路线调整,淡化“台独”路线,发展两岸关系。相反,却大肆升高“台独”调门,决意紧缩两岸关系,全面向深绿转变。一(一)不断升高“台独”调门。陈水扁元旦讲话“台独”调门之高为近年来少见,公然鼓吹“法理台独”,表示“台湾是我们的国家,土地面积三万六千平方公里”;在第二阶段“宪改”问题上,陈水扁不顾在野党的强力反对,表示了坚决推动的决心,宣称“宪改”是台湾“国家的总目标”,将由下而上、由外而内、先民间后政党,全力推动,同时夸下海口,叫嚣2007年一定举办…  相似文献   

2.
张文生 《两岸关系》2006,(11):23-25
正当施明德发起的“百万人倒扁运动”在台湾岛内如火如荼展开的时候,民进党推动的“第二阶段宪改”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民进党在党内成立了“第二阶段宪改研议委员会”,负责党版“新宪法草案”的起草和研究。在党版“新宪法草案”正式出台之前,2006年9月18日、9月20日、9月24日民进党分别召开了三次研讨会,其中9月24日名为“台湾宪政的困境与重生——总统制与内阁制的抉择”的研讨会引起各界高度关注,不仅陈水扁和游锡参加,而且陈水扁还发表了讲话,宣称:有关“领土范围”的规定,“这种严肃的宪政议题,同时也是有关民主转型重大的省思,在维…  相似文献   

3.
陈水扁上台以来,一直图谋通过“宪政改造”实现“法理台独”,先后提出了“公投制宪”、“催生新宪法”、“第二阶段宪改”等主张,其目的是彻底去除台湾法律体系中的“法理一中”架构。但是陈水扁为了掩人耳目,在“宪政改造”的具体内容中强调“行政体制改革”、“新闻自由”、“18岁公民权”等;在政治手段上则强调自下而上,并与选举动员相结合。然而,没有国民党的支持,没有民意的支持,陈水扁推动的“新宪公投”不可能成功。  相似文献   

4.
“宪改”长期以来是台湾岛内政治斗争的中心内容,目前各种势力围绕“修宪”、“制宪”、“行宪”之争关系到台湾“宪政秩序”的塑造。从李登辉时期“宪政改革”到陈水扁当局的“宪政改造”,台湾的“宪政秩序”同时具有法理意涵和政治功能。目前台湾“宪政秩序”塑造的焦点在于:“行宪”和“宪改”哪个更迫切,“宪改”本质上到底是“修宪”还是“制宪”?不同的“宪政秩序”的塑造途径将会产生对民众的不同“国家认同”导向,导致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倾向的混乱。  相似文献   

5.
<正>不面对贪腐、回避道德谴责和人民呼声的陈水扁,妄图用“宪改”换“保权”,即使在施明德来看也是不可能的。施明德领导的反贪腐运动已经进行到新阶段。台湾各政治势力领袖开始协商退场机制。这一系列退场机制中隐含着陈水扁和民进党摆脱困境的招教。很多迹象表明,“宪改”是陈水扁摆脱困境的下一步棋。一、陈水扁认为“宪改”可以化解当前危机  相似文献   

6.
2000年陈水扁上台以来,一直图谋通过“宪政改造”实现“法理台独”,并不遗余力地加以推动。在大陆的强大压力和岛内民意的反对下,陈水扁当局的图谋面临重重困难,但是陈水扁当局的“台独”本质没有改变,企图通过“第二阶段宪改”制定一部“合时、合身、合用的新宪法”的目标没有  相似文献   

7.
刘红 《台声》2007,(4):41-43
当前.台海局势错综复杂.台湾政局正处于演变的重要时期,台湾当局通过所谓“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将进入实质阶段.“四要一没有”更是在为“法理台独”推波助澜,反对和遏制“台独”成为当前两岸同胞的首要任务.制止”台湾法理独立”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陈水扁5月20日发表其第二任“中华民国总统”就职讲话后,台港澳舆论普遍关注陈水扁讲话中有关两岸关系、“宪改”等敏感问题方面的措辞,其基本看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台声》2006,(10):36-36
9月27日上午,国台办在新闻发布厅举行了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李维一就陈水扁抛出“宪改”涉及“领土”变更议题表达严正立场。他表示,我们反对“台独”的立场绝不动摇,对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绝不容忍。李维一在27日的国台办记者会上表示,据台湾媒体报道,陈水扁在深陷困境的情况下,于9月24日抛出“宪改”涉及“领土”变更议题。民进党中常会决议,要在已研拟的“宪改”草案之外,再研拟一套含有“台独”主张的“宪改”草案。民进党有关方面已开始着手研拟。这表明,陈水扁为了一己之私,再次公然背弃他自己一再重申的…  相似文献   

10.
金奕 《两岸关系》2006,(3):22-23
1月29日大年初一,陈水扁在台南县麻豆国中设宴款待地方人士时宣称,“目前已是认真思考废除国统会及国统纲领的适当时机;要考虑以台湾为名称重新申请加入联合国;希望今年内将台湾‘新宪法’定稿,明年举办‘新宪公投’”。陈水扁的这番言论,公然背弃其“四不一没有”中有关“不废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月17日,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杨毅在新闻发布会中指出:“2007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时期,台湾当局通过所谓‘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将进入实质阶段,两岸关系将  相似文献   

12.
《两岸关系》2007,(7):4-4
去年以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继续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陈水扁当局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图谋迟迟无法付诸实施,陈水扁所谓的“新宪公  相似文献   

13.
走出低水平竞争的困境——析我国地方政府间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玉华 《前进》2004,(5):44-45
方政府间关系包括纵向和横向关系。地方政府间的纵向关系是由地方政府体制层级结构决定的,是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间关系的延伸。横向关系是指不同地区的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地方政府间关系是指横向关系。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关系基本上处于一种相对隔离状态。在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的自主权较小。各地方、各部门互相封闭,自成体系,人们称之为“诸侯经济”、“格子经济”。“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济格局使各地方政府画地为牢,加剧地方保护。这种格局也为改革开放后的地方关系埋下了隐患。由于经济自主…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07,(1):67-68
鼓吹“宪改”的台湾当局近来显得急迫狂妄.就在吕秀莲通过视频会议公然向美方喊话“台湾有能力制造核武”风波未平之际.1月18日陈水扁幕僚长、现任“总统府秘书长”的陈唐山在台南市举行的一场“宪政”座谈中又口出狂言,宣称为了“宪改”.台湾要不惜与美国翻脸.要准备跟美国“冲突一次”。“台湾不只是好孩子,也要让美国知道.有时候也是麻烦制造者”。陈唐山这番言论着实让岛内外引起强烈震动。  相似文献   

15.
张莉 《两岸关系》2006,(3):16-18
陈水扁自2005年以来,在两岸关系上频频抛出“独”意颇浓的新言论,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然而,究其实质便会发现,这些言论都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都是为了“公投制宪”作准备,也就是说,陈水扁已经正式迈开了推动法理“台独”的步伐。陈水扁近期“台独”言论及其实质2005年5月19日,陈水扁在台湾“国民大会”选举落幕后即表示:“全面推动‘宪政改造’工程的时机与条件已经成熟”,6月7日,在台湾“国民大会“复决”通过所谓的“宪法修正案”后,陈水扁即提出:“将正式激活第二阶段‘宪改’”,“希望在卸任‘总统’前,能为台湾催生一部合时、合身、合…  相似文献   

16.
杨泽军 《两岸关系》2004,(10):11-14
台“大选”后的国际形势及台海局势对“台独”形成强力挤压,使得陈水扁在“520”就职演说中不得不有所顾忌,间接重申“四不一没有”,变“制宪”为“宪改”。此后,他在  相似文献   

17.
<正> “改‘任期目标’为‘目标任期’”一文刊载于《鄂州通讯》总三八期(作者陈蔚东),文章指出:企业第二轮承包应该改“承包任期目标”为“目标任期承包”,即以企业阶段发展目标来确定承包年限,而不是以承包年限来确定发展目标。文章对两种承包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一是两者承包的主要内容不同。实行目标任期承包,承包者承包的是经营目标,而不是经营期限。如果说,任期目标承包是一种“任期承包经营责任制”,那么,  相似文献   

18.
<正>一、问题的提出合作是以实现共同目标为导向的共同行动[1],“协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合作。就政府部门协同来说,协同是指政府组织间的合作与一致行动[2]。数字政府的发展是政府内部各层级协同共治的过程[3]。从已有研究来看,政府间协同和协同治理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是仍然围绕政府组织间主流的科层制组织形式,包含从更高层级到地方不同层级的纵向整合以及不同功能的横向部门整合两个方面;二是各政府服务平台在架构上趋于平台化模式,将其作为数字能力的基础配置,目的是通过数据平台或载体上的信息和数据传递价值,促进政府间扁平化与互通融合。而搭建数字化平台必然吸引公众参与,一部分具体表现为在政府互动平台中收集并回应社情民意。三是重视数据资源体系的开放共享,将其作为当下打破部门主义割裂和解决管理“碎片化”问题、实现数字政府建设“敏捷高效、智能精准”目标的有效方式[4]。  相似文献   

19.
能力体系是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政策文本和理论视点出发,可以构建一个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三层级能力体系:第一层级是社会组织责任承担能力,包括独立运作能力、流程规范能力和筹集资金能力;第二层级是服务提供能力,包括设备完善能力、人力资源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第三层级是信誉维系能力,包括自我监督能力、品牌效应能力和危机公关能力。在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中,我国社会组织突出地表现为三大能力不足,参照这个三层级能力体系,可提出一种能力生态体系的建设方略。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07,(Z1)
鼓吹“宪改”的台湾当局近来显得急迫狂妄,就在吕秀莲通过视频会议公然向美方喊话“台湾有能力制造核武”风波未平之际,1月18日陈水扁幕僚长、现任“总统府秘书长”的陈唐山在台南市举行的一场“宪政”座谈中又口出狂言,宣称为了“宪改”,台湾要不惜与美国翻脸,要准备跟美国“冲突一次”。“台湾不只是好孩子,也要让美国知道,有时候也是麻烦制造者”。陈唐山这番言论着实让岛内外引起强烈震动。陈唐山是留洋海外的“独派大佬”,1935年出生于台南县盐水镇。1958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大气物理系,1964年赴美留学。在美期间,陈唐山与陈以德、蔡同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