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设防的网络信息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传播、渗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娱乐.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网络信息对他们社会化的深刻影响.特别是网络负面信息,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社区是青少年居住地,发挥社区的功能能够有效地防控网络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越来越严重.网络犯罪主体年轻化、专业化,犯罪手段具有极高的隐蔽性,犯罪形式多样性,犯罪后果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些是新时期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显著特点.教育的缺失,网络环境的不规范性,以及网络立法的滞后性是当前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为此,加强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整治和净化网络环境,健全网络法律体系,以便有效防控青少年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体,网络使用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双向的.其积极影响包括能促进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个性成长,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和拓宽视野.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影响、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应积极分析网络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在广泛阅读中外有关“网络综艺与青少年”的文献基础上,从网络综艺节目的内涵与外延、研究议题、研究缺陷等几个方面,试图呈现“网络综艺与青少年发展”相关研究的基本轮廓.文献表明,网综研究刚起步,聚焦于网综个案成功之道、网综格局与形态分析、网综类型化分析等方面.媒介与青少年研究是热点,议题聚焦在媒介素养研究、传媒权力与青少年权利、媒介与青少年社会化等.网络综艺与青少年发展交叉研究亟待开启.  相似文献   

5.
网络是现代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非理性成分的发展和人格发展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网络成瘾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从减少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频率来减少青少年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在侦查青少年犯罪时,也可以根据网络和青少年犯罪的密切联系,及时明确侦查方向。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方面,它对青少年个性发展、民主平等思想观念形成、健康心理品质培养等产生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某些网络文化内容、网络交往方式等对青少年学生思想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青少年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参与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趋利避害,更好地发挥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积极作用,减少它的消极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网络社区以其方便快捷、时尚新潮、自由民主等特点及其超强的交互沟通与个人展示功能深深地吸引着当代青少年.但其内容的草根性、娱乐性、自我性等特点并不利于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要依托网络社区优势.更新教育理念.积极营造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和谐网络社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时代的到来无疑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在上网用户中占据主导地位,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就显得更加突出,在诸多影响中,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积极有效地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摈弃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青少年群体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微型学习.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为青少年微型学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和微型学习的特点进行剖析,认为关联主义对青少年微型学习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关联主义视角下青少年微型学习建构的主要环节是确定知识节点、建立连结、形成网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调查情况看,互联网的双重特征日益凸现,负面影响也日趋严重,主要表现为色情、暴力、恶劣刺激性游戏、赌博、网恋、黑客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的甚至发展到了网络犯罪.网络污染正成为影响青少年成长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