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伦理道德作为一定社会用以调整人与人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总是受到特定社会环境的制约.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变化的深层原因,主要来自经济体制的结构性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然对我国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形成冲击,并由此促进着社会伦理道德的转换伦理基点由家庭伦理向市场伦理转移;市场伦理定位由"身份关系"的处理转向"契约关系"的处理;市场伦理的重心也就从重社会、家庭伦理转向重经济伦理.对这些变化的深层透视及伦理逻辑的演化论证,包括其未来的变化趋势便是本文论证与分析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交往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方面,是人的社会存在的基本方式。互联网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这种新的交往方式的出现,在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伦理道德问题。为此,针对这些问题构建合理的网络交往的伦理原则,规范人们的交往行为,在减少问题出现的同时,也有助于交往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相似文献   

3.
透过网络社会现象看网络伦理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们已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在网络社会中也必须构建相应的社会伦理,以调节虚拟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透过网络社会现象,来认识网络社会伦理的本质,我们会发现,网络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虽然存在着差异,但也有相互调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且,在虚拟的网络社会里的道德伦理并不是虚拟的,而有着确定的价值取向。与现实社会伦理相比,网络社会伦理有着自已鲜明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伦理道德面临着主流观念式微、失范现象剧增、道德冷漠等一系列困境。而生态位伦理思想给予了我们重新审视当前伦理困境的全新视角。生态位伦理的提出很好地解释了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全民道德与阶层道德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生态伦理学中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矛盾进行了有效调和,并且有效解决了和谐社会建设中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人与物之间的道德矛盾。基于此,我国的伦理治理就要从伦理道德教育、政治制度体制改革、法制化建设、公民社会的完善、伦理建设的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化,一种崭新的社会生活——"网络社会"生活开始走进千家万户。相对于现实社会而言,"网络社会"具有节奏快、开放性、虚拟化、非人性化、不确定性等特点,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影响,传统的伦理标准和道德规范受到严重冲击。研究和探讨"网络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已经成为人们较为关注的一项前沿性课题。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的同时,政治领域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不符合一般政治伦理道德的现象,严重腐蚀了国家的健康肌体。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培育和确立新型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在汲取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精华的基础上,植根于当今中国的现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社会政治伦理的构建,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构建以民主法治、以人为本、尚公为原则的现代政治伦理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中国网络游戏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良多,但网络游戏对伦理道德的消极影响也有目共睹。笔者通过对网络游戏伦理道德问题的分析,指出对网络游戏中显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揭示并赋予伦理意义加以讨论的必要性,指出必须超越技术层面,从道德价值观念和法律层面上考察和研究网络行为,建立相应的网络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8.
网络游戏的伦理问题及其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网络游戏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良多,但网络游戏中对伦理道德的消极影响也有目共睹。本文通过对网络游戏伦理道德问题的分析,指出对网络游戏中的显现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揭示并赋予伦理意义加以讨论的必要性,指出必须超越技术层面,从道德价值观念和法律层面上考察和研究网络行为,建立相应的网络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9.
中国网络游戏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良多,但网络游戏对伦理道德的消极影响也有目共睹。笔者通过对网络游戏伦理道德问题的分析,指出对网络游戏中显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揭示并赋予伦理意义加以讨论的必要性,指出必须超越技术层面,从道德价值观念和法律层面上考察和研究网络行为,建立相应的网络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10.
对构建青少年网络伦理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中国社会网络化的进程中,青少年网络生活方式的质量高低、文明与否,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精神和道德水平的状况,对现时和未来的中国文明与进步都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分析青少年网络伦理道德的现状,构建与时代共鸣的青少年网络伦理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克隆人的伦理问题表现为它无法纳入现有伦理体系,可能导致新型疾病传播,以及形成新的社会问题.世界各国政府对克隆人的研究态度不一,中国政府反对禁止治疗性克隆人研究.从人类发展史看,伦理道德非一成不变,在技术成熟条件下,人类有能力解决生殖性克隆人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道德发挥着其他调控方式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实践,从而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包含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在伦理标准、权利主体、道德责任、社会公正、平等等方面赋予传统道德新的内容,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蕴涵,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与高校德育应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计算机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享受网络给他们带来各种有益信息和资源的同时,其道德伦理方面受到的冲击与挑战也越来越大。本文通过调研,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的现状与成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当前高校德育应对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网络社会是一个"自由空间"。它在给人们带来自由的同时,也向人类社会提出了各种挑战,其中包括存在的诸如道德行为失范、道德情感变异、道德观念混乱等许多不可忽视的伦理问题。网络信息伦理问题的形成,有其社会原因,也有网络信息行为主体自身的原因。其实质是网络信息主体的个人利益与网络社会的整体道德义务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社会伦理道德是"正",道德失范时期的法律是"反",那么法律伦理就是经过一个"正、反、合"的扬弃运动之后的"合",在这里我们称之为法律伦理。那么,法律伦理正是为了人的更好发展、社会关系的更加和谐以及人的更好的生活状态所提供的另外一种社会规范形态,即是"和",这也是法律伦理的价值追求所在。  相似文献   

16.
品德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经常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行为性、伦理性、稳定性。品德的行为性,是说一个人的品德总是有其外显行为来表现的,人们总是根据其外显行为来作道德评价,无行是很难说有德的。品德的伦理性,是指品德行动是一种合乎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的行为。它是由一定的道德观念、伦理思想支配的行为,其态度和行为方式的依据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伦理思想、伦理道德,是处理人事和人际关系的应遵循的准则。可见,离开了伦理道德,也是不成其为品德的。品德的稳定性,是说合乎伦理的行为中,其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稳定的,是习惯化了的。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品德定义为一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性。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社会中探寻公共伦理缺失的深层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公共伦理的缺失,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在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中,自然经济、皇权专制、家族制度、传统伦理等多方面因素,阻碍了公共生活领域的分化和发展,严重地影响了现代性公共伦理的发育成长。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消解这些因素对健全公共伦理的负面影响,发展公共生活领域,完善公共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通过对网络技术支撑下所形成的网络世界,由此而产生的网际交往和虚拟生活等现象进行剖析,从研究和探讨虚拟世界的伦理冲突入手,审视网络空间的伦理向度和网络世界的伦理座架与伦理考量,从而打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网络世界的伦理文化战略。以此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网络伦理道德框架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网络化生存对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的消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特殊际遇,网络化生存首先改变了中国传统的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从而解构了传统伦理精神栖身的物质根基。在新的生存方式基础上孕育的开放性、多元性、平等性与个体性的网络文化精神,消解了传统的封闭性、一元性、等级性与整体性的伦理精神,形成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伦理变迁的内在矛盾与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0.
科学伦理的生成之所以可能主要与科学活动的社会化相关。科学活动的社会化不仅使科学共同体内部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伦理关系 ,而且还形成了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科学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科学技术的一体化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而且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及其负效应 ,使科学的伦理问题正越来越凸现出来 ,进而使科学的价值评价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