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特点和新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来 ,两岸关系呈现出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在台湾岛内 ,陈水扁正加速推动“渐进台独” ,与李登辉的“急进台独”有合流趋势 ,使两岸关系蒙上新的阴影 ;在陈水扁“一边一国论”的冲击下 ,两岸关系一时很难缓解 ,一段时间内“政治冷”和“经济热”的形势还会有所继续 ,但从总体上看 ,两岸政治关系还在不断前进 ;美国是阻挡两岸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 ,在可预见的时间内 ,中美之间围绕台湾问题的矛盾和斗争仍会持续下去。然而中国的最终统一乃大势所趋 ,绝不是美国少数反华势力所能阻挡的。在影响两岸关系的上述因素中 ,起决定和主导作用的是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2.
当前祖国统一进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制约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岛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一方面 ,台湾当局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 ,顽固推行“台独”分裂路线 ,这是两岸关系陷入僵局的根本原因 ,岛内民众希望“维持现状”的心态是影响祖国统一进程的基础性因素 ;另一方面 ,美国等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则是制约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争取岛内民心 ;加强两岸经贸合作 ,以经促政 ;妥善处理中美、中日关系 ,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增强综合国力 ,为实现祖国统一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台湾政局变迁后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及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3月18日政局变动后,美国对台政策在一定幅度内进行了调整。当前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继续维持对台基本政策方针;“一国两制”原则在美国国内日益引起争议;美国将增加对台军售和加强对台的安全保护;对中国大陆“动武”定义进行宽泛解释;将两岸关系和其他问题挂钩;敦促两岸恢复对话,以拖化压待变;利用“第二轨道”加强影响两岸关系。美国此举既试图稳定两岸关系以避免直接对抗,也试图扶植和利用陈水扁,延迟中国的统一进程,继续“以台制华”,遏制中国的进一步崛起。  相似文献   

4.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的关于通过和平发展方式最终达成国家统一目标的思想和理论。它的提出不仅是时代因素作用的结果,也是丰富的理论和思想渊源演化的成果。它体系完整、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特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两岸关系的所有重要领域,全面回答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成为新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对台政策的理论基础。其实质是中国特色的两岸统一理论,是以和平统一为导向、分阶段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5.
蔡英文当局拒不接受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变本加厉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全方位地推行"实质台独"路线,蚕食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制造两岸敌意和对抗.两岸关系虽总体保持基本稳定,但面临的形势严峻复杂.这不仅表现为两岸关系面临"台独"分裂势力制造"台独"冒险的现实威胁,也面临美国等国际势力深度介入台海事务的干扰.蔡英文当局尽管不断挑战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但不能撼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格局,也不能改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趋势.两岸关系格局也出现了一些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并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重大趋势性变化.从两岸关系发展的规律来看,决定未来两岸关系基本格局和趋势的根本因素是大陆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陆一方面要冷静客观地看待蔡英文主政两年多来两岸关系的现状,更应以此为基础科学地判断未来两岸关系面临的风险和发展趋势,以更好地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6.
台湾青年对当前两岸关系的认知分为对两岸关系重大议题的认知和对中国大陆的认知两个方面,总体来看都属于较为负面的认知.其认知特点表现为国家认同单一化、意识形态功利化及大陆形象假想敌化等.台湾青年两岸关系认知涉及心理因素、物质因素、思想因素和环境因素.大陆需理性看待与分析台湾青年的两岸关系认知状况,提出优化台湾青年两岸关系认知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两岸关系的实质是如何摆脱历史因素纠葛去“建设共同家园”。两岸之间的统独之争,从长远看其实是制度之争,归根到底是对一个更美好制度与核心价值的选择问题。影响两岸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人心向背。中国大陆确定的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与台湾广大民众追求的公平、合理、民主有序的核心价值是一致的。这必将对两岸的最终统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统独"矛盾是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国内外因素,在祖国大陆反对台独的法律和政策主导下,两岸和平发展成为未来两岸关系的趋势.今后对台工作的总体思路应从宏观上牢牢把握"一个中国"的原则方向,在微观上增强对台工作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深化两岸交流交往,有的放矢地化解两岸互动过程遇到的阻力和困难,增进互信及了解,确保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国因素与台湾问题密切相关,所以中关就台湾问题的博弈还将继续下去,中国也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对美及对台政策:发展对内战略,积极做好军事上的应对准备;大力发展两岸关系,以促进两岸之间的了解及互信,同时争取民心;实行对外战略上的克制,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两岸政党间交流的开启,两岸关系的和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便成为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主题。胡锦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十分丰富,对于深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思想内容主要体现在:1、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必然选择;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3、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巨大进步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可靠保障;4、两岸同胞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动力;5、保护台湾同胞利益是推动开展对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深化交流合作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佛教是中国佛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佛教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能有力地推动两岸政治的改善、经济的交流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马英九第一个任期内最突出的成就是两岸关系尤其是两岸经贸关系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这一时期,台湾比较充分地利用了大陆经济快速增长的“红利”,避免了台湾经济被“边缘化”。马英九连任以来,两岸经贸合作逐步进入“深水区”,面临着不少困难。在此背景下,系统性地研究马英九两岸经贸政策的影响因素十分重要。马英九两岸经贸政策受到经济因素、其政治性格、美国因素、台湾民意因素和选举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两岸文化交流是维系两岸关系根基的重要纽带。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内涵,搭建两岸文化交流平台,拓展两岸文化交流领域,传承民族共同记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美国全面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韩国一方面表现得十分积极,希望全面参与其中以提升本国在美国盟国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韩国在实际参与过程中总是受到内部和外部种种因素干扰,使其在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受到约束。韩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以及期望中国在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最为关键外部因素;朝鲜核问题也是制约韩国全面参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外部因素;日本在历史和领土问题上的态度立场也使韩国在军事领域参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顾虑重重。韩国政府、民众对韩国是否加入TPP以及"萨德"导弹防御系统是否应当部署韩国存在巨大分歧,是制约韩国全面参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主要内部因素。这些掣肘因素对中国反制美国亚太战略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各民主党派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重要舞台。作为中国参政党的民主党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两岸关系交流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力量,在人民政协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的优势和作用,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6.
涉台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建地方立法的重要内容和特色,在福建省的地方立法中具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根据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福建的涉台立法,从本省的区位优势和实际需要出发,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从无到有,不断发展,逐渐形成规模,对规范调整闽台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政治文化是影响两岸关系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政治文化影响下,两岸人民对不同政治体系的存在状态、运作方式及国家认同等一些重要概念的认知都存在差异。文章将以台湾政治文化为切入点,梳理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并结合近年来台湾社会的一些新变化,提出两岸应始终坚持以九二共识为基础,运用新媒体增加两岸人民尤其是年轻人间的沟通交流,加深了解,增进互信,从而推动两岸关系向深纵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回顾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走过的几个重要阶段,从而得出结论:统一战线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法宝,进而进一步论述了统一战线在当前两岸关系上应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两岸关系处于两个政权对立状态。中国大陆对台政策由武力解放台湾逐步改变为和平统一。90年代以后,随着台独势力的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分裂,遏制台独,就开始成为中国大陆两岸政策中的核心内容。近一年来,在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大环境的影响下,两岸关系出现了极为复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在新的战略高度提出了积极、稳妥、务实的对台政策,必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拉丁美洲特别是中美洲地区一直是台湾的"外交重镇。在该地区,台湾有它过半数的所谓的"邦交国"。它们毗邻美国,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作用。这些"邦交国"是台湾加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重要发声者与支持者。这使得台湾当局对它们都不敢掉以轻心。然而由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同日益稳固。出于整个国际环境和自身利益的考量,不少拉美的台湾"友邦"已经出现离心迹象,甚至开始谋求与中国建交,与台湾"断交"。其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已名存实亡,台湾与拉美地区国家的"外交"关系前景日益暗淡。这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