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中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并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在政府职能转换和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热情持续高涨的背景下,发展社会组织事实上正在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日益重要的支撑。我国社会组织正在不断发展,但立法滞后成为社会组织发展的瓶颈。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后,伴随政府职能转换和政社分开步伐的加快,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时代,体制改革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加速器,政治开放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源。执政党执政水平的提升,现代政府治理体系的建构,市场、社会与公民等内生力量的激活,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所做的重要的实践探索。而以能力培植为目标取向,以危机和问题的解决为驱动机制,以政府主导和精英参与为组织模式,采取非均衡的增量推进策略,增强治理体系的回应性,则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有效破解乡村治理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乡村治理中新型社会组织之"新"逐显端倪。因此,对乡村治理主体、治理结构的变化进行考察分析,其符合现代乡村治理的新指向,符合现代国家治理建构的逻辑机理;符合乡村治理中的内外部环境需要,从而为新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给予美好的愿景,为推进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治理结构等发展、创新提供参见。  相似文献   

4.
张志泽 《理论月刊》2014,(4):164-168
社会组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发达国家的社会组织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健全国家治理、塑造并引导公共生活以及国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我国社会组织管理和治理现代化的启示有:厘清政社关系定位及其功能边界,确立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重视社会资本培育与整合,发展和丰富现代国家治理的内容体系;倡导社会公共生活的公众参与,更好的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社会建设的作用;实施全程无缝隙有效监管,规范社会组织行为准则和行为秩序。  相似文献   

5.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治国理政现代化的重要使命。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农村基层治理作为改革转型以及治理创新的重要场域,多元主体参与成为乡村治理发展的历史必然。建构农村参与式治理模式应大幅度扩展农民及农村社会组织参与的范围,通过各种机制将多元治理主体纳入到参与治理农村公共事务的范畴中来,发挥农民在农村治理过程中的实际效能。  相似文献   

6.
治理理论代表着一种新型的公共事务管理模式,其产生于特定的实践与制度背景当中,依存于西方公民社会的发展壮大.以治理理论的基本意涵来观照中国犯罪控制现实,能够发现当前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现状与治理理论具有契合性,现代化犯罪控制进程中的实践样态符合治理的基本精神,而且治理理论能够为中国当前的犯罪控制实践指明发展路向.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治理理论引入到中国犯罪控制场城还存在着合法性、有效性和责任性的困境,这就需要公众在观念上转变认识,国家赋予社会参与主体的合法化地位,进一步明确犯罪控制中合作网络的能力张度,建构和完善资源主体的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与基层社会自治的概念、范畴及功能作用不同,前者是与集体土地产权相关联的行政村村民的"成员身份自治",是一个封闭性的共同体;后者是社会成员基于个人权利、民主参与所结成的自我治理、自我统治的社会组织形式,是一个开放性的治理结构体系。对两者做出学理和政策含义的厘清,不仅具有社会治理理论建构意义,更具有社会治理实践发展意义。  相似文献   

8.
嵌入型治理指某一治理主体利用社会关系网络、制度规则、公共政策等合法途径介入另一治理主体,构建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体系,以推动治理主体自身的发展,并解决公共问题或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它强调不同的治理主体相互介入形成嵌套结构,在推动构建多中心治理模式的过程中,提高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能力,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治理中心。嵌入型治理是国家建构和社会治理双重目标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的一种尝试。社会组织和国家可以通过关系嵌入、功能嵌入和组织嵌入形成互嵌,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胡小武 《群众》2020,(8):21-22
强大而成熟的社会组织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现代社会,社会组织在应对突发事件、参与应急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中国的社会组织在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些社会组织迅速驰援武汉和湖北,通过自身的特有渠道和能力,高效为各地医疗机构从国外采购相应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救护物资,实现了资金与物资捐赠、物资采购与配送、海外采购与配送等高效率行动。因此,进一步支持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应急治理,应成为提升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民主制度是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逻辑的产物,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阶段及其要求是推动和制约农村民主发展的核心机制。然而,在国家推动下建立的农村民主制度,面临着缺乏相应的民主社会基础的难题。本文认为,我国的现代国家建构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它要求农村社会在国家赋权的基础上形成社会组织的网络,发展社会自治能力,从而与至上而下的国家的直接统治相结合,创造横向的社会认同一体化,从而将农村社会纳入可治理的市民社会中。  相似文献   

11.
群众路线是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锐利武器,在现代国家建构的不同阶段分别承载着"民族—国家"建构的革命立国和"民主—国家"建构的执政治国功能。执政治国时代逻辑勾连的"民主—国家"建构与国家治理的内在同一,赋予群众路线国家治理使命。治理逻辑的群众路线从根本上解构了"为谁治理、靠谁治理、怎样治理"的治理本质和实质问题。群众路线中的"一来一去"潜藏的"从权力到权利"的治理本体论具体表征为"民主和参与"的治理方法论,二者的内在合一表现为国家治理中的民主集中、协商民主和逆向参与、主动参与,构设出群众路线的国家治理逻辑。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为载体的基层民主实践得以长足发展,并在组织和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囿于诸多原因,我国基层社会治理良性机制的构建仍处于瓶颈状态。探讨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并对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建构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无疑是当前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3.
善治理论是21世纪的重要前沿理论。梳理善治基本内涵发现,我国乡村治理在迈向善治过程中存在困境:宏观层面表现为国家体制主导的错位,国家主导乡村治理的权力边界问题亟待厘清;微观表现为农民主体性缺位,导源于后税费时代基层组织的角色转化对农民"原子化"过程的加剧,弱化了农民及其社会组织平等参与农村社会管理的地位。农村社区权力建构必须凸显国家有限导向职能,提升农民的主体性地位,从而实现国家和公民社会权责的有效分化和整合。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组织是重要的社会治理主体之一,发展社会组织是构建我国现代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一环。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迅速,但与国家对社会治理的要求相比仍比较滞后,仍需大力发展。组织权变理论认为,外部环境是组织发展的重要变量,组织的发展演变是组织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下的产物,组织的发展道路没有最佳,一切视环境而变。这一重视组织环境的思想对现阶段社会组织发展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目前学界在对发展社会组织的研究中,存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的批判和建构的过程,这种批判包括了三个不同的视角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于我国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正确处理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应在中国实现市民社会与国家间的良性互动发展模式,建立中国市民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6.
批判和解构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的阶级实质与民主幻象,捍卫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科学性是列宁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列宁分别从领导主体、参与主体和治理方式三个方面对苏维埃国家的建设发展进行探赜,建构并擘画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实践进路与理想蓝图,正面回应了苏维埃国家治理“由谁领导”“谁来治理”“如何治理”等现实问题,不仅从理论维度上拓展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的广度和深度,也为新时代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和思路启示。主要包括:新时代国家治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治理主体的地位;必须走法治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组织是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主体,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渠道。一直以来,西方国家对社会组织"走出去"参与国际事务十分重视,充分利用社会组织灵活性、专业性、社会性特点,增强国际事务话语权。相比之下,我国社会组织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许多挑战,如何推动社会组织更好地"走出去",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关系到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既是一种理论上的宏观建构,同时又为我国教育治理实践提供了改革的思路与方向。当前中国教育治理体系正处于现代化的过程之中,身兼传统与现代二重性。由于政府行政职能边界模糊及其履行的失当、学校对政府依附关系、社会组织的低度发展、教育治理制度顶层设计的缺失等问题,使得中国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遭遇一定的障碍。因此,中国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构应以张力理论、共生理论、职能转型以及制度变迁为基础,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学校与社会组织的合理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税收的首要功能是筹集国家财政收入。然而,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税收越来越成为公共治理的基础,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在经济领域,现代市场体系的建设依靠合理税收政策来鼓励公平竞争,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在社会领域,发挥税收政策的杠杆、柔性、灵活等特点,对于调节、引导和规范各种参与主体的行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系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组织当然也是纳税的主体,但是由于社会组织是接受捐  相似文献   

20.
刘坤 《前沿》2009,(3):24-27
治理理论强调政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共治,非政府组织是公民社会的主要组织载体。非政府组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体系的当然构成,因着保护主客体双方特点的契合而在保护中显示着独特的优越性。善治理念要求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组织、公民个人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并主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体系内部各主体之间正和博弈模型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