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是党中央作出的新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按照习总书记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指示,以中关村科技创新为龙头和牵引,从京津冀乃至全国发展的高度,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要求,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围绕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产学研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加快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注入动力和活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整体共同进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2.
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京津冀生态环境的一体化是三个率先突破的领域之一,在这方面尤其需要科技协同创新的引领和支撑。据不完全统计,京津冀地区有资源环境领域学术机构160多家,资源环境领域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400家。当前行政区划形成的壁垒仍制约着区域环保科技协同创新,京津冀地区环保产业链条不完整、联动不足。  相似文献   

3.
4.
郭隆 《北京观察》2015,(1):18-21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协同创新,依靠科技创新深化区域合作,以提升创新能级推动产业转型,解决环境治理和社会发展难题,促进整个区域协同发展。渤海湾畔,激情涌起。2014年2月底,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协同创新,依靠科技创新深化区域合作,以提升创新能级推动产业转型,解决环境治理和社会发展难题,促进整个区域协同发展。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部分民主党派市委  相似文献   

5.
段惠军 《北京观察》2016,(11):18-19
正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下简称"全创改"),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和重要内容。当前,京津冀协同创新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要求相比,与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相比,与推进"全  相似文献   

6.
闫仲秋 《北京观察》2016,(11):10-15
正2015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其中安排京津冀作为全国唯一一个跨省级行政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这对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京津冀协同创新,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和科技领域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今  相似文献   

7.
朱传言  肖峋 《人民论坛》2015,(5):217-219
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创新是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产业集群理论与中心外围理论出发,分析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的基本原理,即通过协同创新实现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体化经济收敛,促进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同时提出行之有效的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最重要一环,是提升京津冀产业竞争力的强力手段。然而,京津冀产业发展极不均衡,产业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在京津冀地区市场活力有限的情况下,这不仅阻碍了京津冀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加大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难度。因此,为实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有必要充分利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构建合理的协调机制、激励机制、补偿机制、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打造一体化市场环境,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京津冀产业发展格局,建立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在国家版图中,京津冀土地面积只有21.6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的2%,但是总人口达到10860.5万,占全国的7.98%;地区生产总值达62172亿元,占全国的1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661.8亿元,占全国的9.9%;进出口总额达6124.8亿美元,占全国的14.7%,在国家的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为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做好中共北京市委在市政协就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协商的工作,市政协城建环保委员会、科技委员会等会同相关科研院所、院校,就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交通一体化建设、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等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内容,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促进成果快速有效转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探索建立首都各科研主体协同创新机制,是科技北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科技创新体制与首都的发展不相适应。首都的科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对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河北省创新人才的培养面临新一轮的挑战。为培养能够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的人才,需对京津冀三地的发展目标及特点进行切实的调研,找寻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之所以那么急迫的提出,根本问题是雾霾,所以生态问题才是协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从扶贫的角度谈协同发展问题,实际关注点也是生态问题。河北的区域面积较大,为了保京津、保水、保生态,产生了生态抑制性的贫困。周边越贫困,到北京的转移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京津冀三地在经济区位等方面各有特点,而且三地的地方性法规有所差异,导致京津冀协同执法时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因此,需坚持科学的执法理念,建立协同执法机制和执法程序,完善协同执法信息公开平台,促进京津冀三地协同执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设自贸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具有引领改革开放的特殊意义.自北京自贸区政策颁布以来,京津冀三地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积极推动三地自贸区合作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前三地自贸区合作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三地自贸区发展程度不一,交流合作有待加强.各自贸区立足自身要素禀赋和发展基础进行特色化、差异化探索,缺乏基于总体层面、更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规划与实践.部分自贸片区发展缓慢,与现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差别不大,与先进自贸片区缺少对口互动.  相似文献   

16.
赵弘 《人民论坛》2014,(13):41-43
<正>习近平把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在于解决北京城市病和区域环境问题、推进区域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更在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和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区域合作历程,从1986年天津市提出建立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至今已经近30年,特别是2004年"廊坊共识"提出很多的设想和思路,但是到目前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在会上,他提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8.
<正>一、区域发展的两种理论在区域发展研究中,存在着两种竞争性的理论,即一体化理论与协同发展理论。一体化理论主张不同经济主体之间拆除政策壁垒,形成一体化的统一市场、统一治理及政策安排。一体化理论经常使用的概念有"城乡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地区一体化",等等。在区域发展上,一体化理论主张超越行政管辖区限制,推进贸易一体化、生产要素一体化、公共政策一体化~([1])。一体化理论认为,区域内的各个地方政  相似文献   

19.
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突破的三个重点领域之一,是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通过对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企业注册资本、相互投资、创新能力、空间变化等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揭示三地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出的新态势,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供给与需求错位创新能力有落差数据显示,2014至2020年,北京对河北制造业投资额共计3012.83亿元,七年来增长了1055.01亿元;天津对河北制造业投资额共计121.71亿元,七年来增长了23.29亿元.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9,(4)
正自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三地联动成效初显,未来,京津冀地区将继续承担探索协同发展模式的重任。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美好蓝图,正徐徐打开。2019年新年伊始,历经5年磨砺而成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以继往开来的姿态呈现在公众面前,标志着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迈出了新的重要一步。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