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新东方》2021,(1)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从乡村文化振兴的视角出发,分析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区乡村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索在确保证生态良好的前提下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性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从而更好助推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区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快农业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智慧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智慧农业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配套机制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智慧农业标准体系不成熟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将打造区域农业品牌与乡村振兴相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农业强必须走农业品牌建设之路。通过积极打造区域农业品牌,可以给我国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之下,打造区域农业品牌必须与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乡村人才振兴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卜恒琼 《创造》2024,(1):51-55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是集边疆、山区、民族于一体的农业大县。全面推进元阳县乡村振兴必须大力发展乡村产业,走“三产”融合的发展道路,实现产业振兴。近年来,元阳县探索出一条依托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以乡村旅游带动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商贸等乡村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赵亮 《人民论坛》2023,(2):81-83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发展数字农业是乡村振兴的有效引擎和重要任务。把握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聚焦制度供给、发展程度、数据平台、财政支持、人才资源五大着力点,从加强数字农业法治化建设、探索数字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健全数字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融合财政投入与社会资本、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研发管理人才等方面推进数字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9,(29)
正四会市厚积薄发,依托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基础,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激活了乡村活力,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四会,位于广东省中部、肇庆以东,珠江三角洲西北边缘,因西江、北江、绥江和龙江四水会流,故名"四会"。四会又别名山水之城、柑桔之乡、玉器之城等,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在新时期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国的重  相似文献   

7.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等系列要求。本文特梳理了部分国家在完善乡村基建、智力兴农、扶持农业合作社、营建乡村景观等方面的措施经验,以期为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共享发展成果提供点滴参考。多元化措施为乡村基础设施提供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农业振兴必需的基本条件。乡村  相似文献   

8.
赵狄娜 《小康》2024,(4):46-49
<正>聚力新征程,要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找准新时代“三农”工作着力点,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发展基层的重要方针战略,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对于实现区域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深远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聚力新征程,要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找准新时代“三农”工作着力点,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7,(2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再到乡村振兴,乡村发展的要义在不断拓展和深化。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标这20字要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殷切嘱托,江苏要强化系统思维,整合资源要素,推动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农民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明确要求,要深入推动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精准落实“五个振兴”要求,着力稳住农业基本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当前,重庆市涪陵区正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新提升”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五大行动”,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以实际行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涪陵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围绕“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工作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守好三条底线,精准落实“五个振兴”要求,着力稳住农业基本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乡村振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努力突破农业科技创新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新农村建设,为改变农村发展滞后的战略部署指明了方向。当前,农村发展建设遇到诸多难题,利用农业创新科技有助于全面改变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振兴乡村经济,能有效突破农业发展瓶颈,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胡妍 《小康》2023,(20):78-79
<正>三亚市天涯区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品牌推动产业兴旺,发展休闲农业、绿色农业等乡村旅游推动农旅融合,组建“候鸟”村长服务团推动人才振兴,不断开启乡村振兴新视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三亚市天涯区将乡村振兴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建章立制进行顶层设计。三亚市副市长、天涯区委书记黄兴武介绍,天涯区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天涯特色,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为目标,绘就乡村振兴“天涯图景”。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加大科技兴农、创新富民步伐,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园区快速发展,科技服务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现。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潮流中,怎样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怎样使科技创新成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主引擎,努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立足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形势,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数字乡村建设为赋能乡村振兴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一、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一)信息技术在乡村的普及与应用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在乡村地区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正在现代社会中,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无疑对现代乡村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把握乡村发展机遇,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需要顺应历史发展方向,遵循乡村自身演进规律,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在开放格局中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现代乡村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石,乡村治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21,(3)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国的重大战略之一。我们这代人,就是要走好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之路。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近年来,各地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奋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决战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相似文献   

17.
乡村生态振兴不仅是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主要内容。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需要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强化农村水土资源保护,合理控制自然资源利用强度,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培育乡村生态产业,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满足农村居民美好生活追求。  相似文献   

18.
正一是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促乡村振兴。通过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深入推进"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加快培育农业经营主体等措施,大力促进农业发展、乡村振兴。2017年以来,全州累计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807人,选派1328名农业人才到乡村开展"三农"服务。二是实施"名导游"培育工程促乡村旅游发展。紧扣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广泛培养旅游人才,依托世行项  相似文献   

19.
钱文辉 《群众》2020,(2):41-42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指出,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对此,太仓市深入学习、认真践行,在全国率先建成“媒体+政务”融合模式的乡村振兴大数据中心,用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释放“数字红利”。乡村振兴大数据中心建设正当其时互联网改变了世界,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大数据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相似文献   

20.
张晓燕  李洁 《新东方》2022,(6):41-47
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总体目标的主体力量,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践的指向对象。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民主体性集中体现为农民充分发挥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参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湖北省丹江口市官山镇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农民主体力量的有效发挥上仍存在着发展环境受限、条件激励不充分以及农民职业素质偏低等问题。对此,应通过完善乡村外部发展环境、优化回归乡村的激励条件以及提升主体内部造血能力等,进一步加强农民主体性建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