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中国宗教是文明间不断互鉴交流的产物,世界宗教在中华文化浸润中持续进行时代化、中国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丰富中华文明、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当前,文明间的会通融合仍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基本路径。为此有必要考察当代国际学界代表性的宗教对话与文明互鉴理论——经文辩读、比较神学、跨宗教神学,并结合中华传统的对话智慧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修己以安人”等,形成以“互鉴通和”为标识性概念的中国特色对话理念。各大宗教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互鉴通和”,通过修复、重溯、回归、重构、重建、更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思想体系,是推进宗教中国化的核心抓手。  相似文献   

2.
以文明对话共创世界文明美好未来,是中国主张文明交流互鉴的核心目标,通过文明交流对话,可以增进国家间互惠合作,共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谐稳定、繁荣富强提供中国方案,彰显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的"一带一路",不仅是促进世界经济合作的共赢之路,更是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理解交流的和平之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如何从全球视角认识和应对不同文明的差异,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借助"一带一路"的实践平台,中国提出的新文明观以其极大活力有力地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背景下,保守主义、逆全球化倾向在一些西方大国沉渣泛起,"文明冲突论""文明优劣论"甚嚣尘上。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主旨演讲,把亚洲文明、中华文明置于世界文明进程之中加以考察,并从中华文明对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贡献等多维视角,全面阐述了新时代人类文明观、亚洲  相似文献   

5.
正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影响遍及世界;儒家思想源起中国,受到众多西方思想家的推崇,也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沿着古丝绸之路,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文明,天文、历法、医药、人文等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农耕业以及养蚕、陶瓷技术等也由此走向世界……丰富多彩的当代世界,正是在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塑造而成的。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地缘相邻、文化同源,文学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在全球化语境下,中日现代文学交流呈现出繁荣景象,不仅局限于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莫言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村上春树、渡边淳一、东野圭吾、余华、阎连科、王安忆等当代作家群体已成为亚洲文明对话的重要力量。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以文学为纽带的交流更能超越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隔阂,促进多元文明间的互鉴与共存。  相似文献   

7.
8.
9.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明交流互鉴问题,系统阐释了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观点和看法,逐渐形成了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文明的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交融性等内涵与特征使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可能,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以丰厚滋养;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文明丰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均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要建立在温故知新、兼容并蓄、因地制宜的原则之上,通过创新与发展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用好现代化传媒手段等落到实处;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超越了文明中心论和制度模式单一论,是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文明交往观。  相似文献   

11.
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是冲突的根源,而是互补的基础,是创新发展的前提。不同文明国家之间,交流互鉴越频繁、越深入,彼此之间也就越认同、越尊重,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就越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也就越牢;交流互鉴越稀少、越浮浅,相互之间也就越容易误解,越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国家之间的关系就会处于紧张状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就没有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作为习近平对外开放系列论述的重要内容,文明交流互鉴是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视阈的现时创造。围绕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阐释了人类文明多元并行的认知图景,传递了亲、诚、惠、容的价值取向,明确了对本国本民族文明自觉自信的底线思维,指明了"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的美好愿景,规制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方案。这些具有历史厚度、理论深度和时代温度的新观点、新思想、新理念,在破除普遍与特殊及其衍生的自我文明与世界文明、普世主义与多元主义等二元对立思维的同时,也明确划定了与"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文明同质论"的话语边界。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文明交流互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国内相关学者围绕这一论述的生成逻辑、主要内容、重大意义以及实践路径等展开了多维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今后,学界还要增加现有论域的研究深度、补齐基本论题的研究短板、采用多样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视角进行深耕以及深入"开发"文明交流互鉴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中国东南及西南的田野经验,王铭铭教授提出“中间圈”概念以概括相对于中心区域的边陲文化。关凯教授就这一概念及云南民族研究、中国民族学学科发展相关问题对王铭铭教授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16.
纵观日本战后30年重建之路,与我国改革开放30年有不少相通之处。中日两国地理区位的相近以及文化上的相通,醒示我们对这两段相似的经济发展历程加以探析比较,以期在我们高举科学发展观旗帜的发展道路上,借鉴其成功经验,并尽力避免重蹈日本重建30年  相似文献   

17.
"文明"超越"主义"成为时代主题,这本身不是问题,也是时代变化之必然。但是,由于西方文明的固有问题,与当年的意识形态和主义之争一样,在各大文明开始重新建立文明身份认同的同时,又再次引发了"文明歧视"问题,并挑起了广泛的"文明冲突",这就让各种非西方文明不得不起而应对。  相似文献   

18.
贺鉴 《思想战线》2023,(2):57-68
文明交流互鉴与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存在紧密联系:一方面,文明交流互鉴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另一方面,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树立了典范。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已拥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基础,同时面临百年大变局提供的时代机遇,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来自域内和域外的双重挑战。鉴于此,中国与非洲应携手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推动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建构,积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中华文明与其他几大文明的差异最为明显。文明之间最深刻的差异是思维方式的差异,而语言文字是其载体。西方文明的思维方式是概念思维,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象思维"。两者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补关系。理论上,中西方文明可以互鉴;现实上,也有其必要。  相似文献   

20.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