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政工作者了解中国社会福利发展史,并以史为鉴,对于推动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刊《福利论坛》将从今年第六期始,连续刊载有关中国社会福利的史料系列文章(资料来源;王子今等著《中国社会福利史》,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请读者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时期的离间术作为古代用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效地配合了当时军事、政治和外交方面的斗争,有过许多成功的范例。 《李卫公兵法》云:“历观古人用间,有间其君者,有间其能者,有间其助者,有间其邻者,有间其左右者,有间其纵横者。”这里所说的间,即是指有的放矢地使用间谍,也包括利用间谍  相似文献   

3.
春秋时期是礼制的社会,"礼"具有约束社会和个人行为的规范作用;春秋时期的用人思想是以"礼"为基础,根据相应的标准和需求在贵族阶层内部选拔优秀人才。战国时期,王权崩溃,多数国家之间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生存问题异常迫切,用人追求急切的利益,法家人物和军事人才受到青睐。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改变,其表现形式是从崇尚礼制到法制,从尚古守旧到创新,一切以快速富国强兵为核心。  相似文献   

4.
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被华夏视为戎、狄、蛮、夷的周边诸族群纷纷进入中原,形成了与诸夏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中经春秋战国时期诸族群之间的战争与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内迁的诸族群最终在族群意识上趋向认同于华夏.至战国中晚期出现了华夏族群居中,戎、狄、蛮、夷诸族群居于四边的分布格局.这一分布格局无论是在客观上的民族地理分布或是思想观念上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和民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民族史上,春秋战国是中国各民族处于迅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时代。在这四百余年内,中国各民族以中原华夏族各诸侯国为中心,经过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的斗争,以及各民族的融合,加速了中国历史前进的步伐,奠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的发展,是同民族融合分不开的。华夏族是中原地区的主体民族,它的形成和发展,也是民族融合的过程,是众多民族以经济、文化为纽带而不断融合的历史产物。华夏族为后来的汉族的前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尹官的设置及其职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黎明 《求索》2010,(2):217-219
以尹名官是楚国官制的特点之一,尹前冠以限定成分是尹官的表现形式。文章深刻剖析了以尹名官的历史渊源,并对“令尹”以及其它诸尹官的来龙去脉展开了充分的论述。深入探讨楚国尹官的设置及其职掌等问题,对于研究楚国的官制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原诸国官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是中国党、军队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是新中国第一、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因特殊的出身、经历,形成了一系列特殊的性格风范,并对中国外交思维、战略选择与具体决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美关系是中国外交的核心。对美国,我们是对抗还是追随?是自由国际主义甚至更自由派一些?还是新保守主义甚至更毛派一些?没有哪个选择是容易的,可能,两者都不是政治成熟的想法。外交政策,这是猜测各种可能性、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的实践理性的领域,不是简单地按确定教条推理的意识形态政治领域,也需要克制激情。政治与法律实践,  相似文献   

9.
王旦的愿望是力求作一名“太平良相”。他不仅参与议政 ,而且向皇帝推荐人才 ,选任官员 ,并且负责监督执行。他在内政方面成绩较为突出 ,无论是在政事决策方面或者在人事处理方面 ,都有所作为。许多有才能的官员都得到他的推荐和任用 ,他与当时一些政治精英人物共同努力为十一世纪前中期政局的基本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王旦在处理外交方面 ,坚持了北宋以金帛为代价换取和平的外交政策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10.
春秋初年,管仲在齐国改革地方行政结构,改变官制;调整社会基层组织,实行闾伍制。春秋中后期,子产施行“大治安”方略,将弱小而内乱不止的郑国治理得稳定富强。战国时期,商鞅在泰国推行封建治安秩序,对于全国统一后封建治安秩序的确立,起了先驱示范作用。总之,管仲、子产、商鞅等人为古代治安体制的创建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吴功荣 《前沿》2003,(3):98-102
国际社会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洞察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对外关系领域,继承和发扬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并结合新时期新形势,推进理论创新,丰富战略内涵,在国际舞台上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外交实践活动,为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及周边环境,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树立了一座跨世纪的丰碑.  相似文献   

12.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朝鲜面临着极其特殊而复杂的生存环境。其中美国在半岛南部的驻军及美韩军事同盟关系的存在,是朝鲜在国家安全方面巨大的现实威胁。朝鲜为了确保国家的安全,逐渐摆脱仅限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外交战略,向多方位外交转变。  相似文献   

13.
外交是国家政治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一个国家实施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特别到了近代历史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争夺贸易优势和政治优势的斗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外交也就显得更重要了。事实证明,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发达的程度,与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关系甚大。因此,凡稍有作为的国家首脑,无不将外交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彼得一世深知国际地位的重要意义,所以其执政时,特别重视外交。在他刚登上沙皇宝座,政  相似文献   

14.
科学观察和分析时代特征,正确估量和把握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是制定正确的对内、对外政策的根本依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精心设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蓝图时,密切关注和研究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改变了世界...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9,(4):57-59
60年来.新中国外交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外交战略,大致经历了四个重要历史发展时期:一是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边倒”战略;二是20世纪60年代的“两个中间地带”和“两条线”战略:三是20世纪70年代的“三个世界”和“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四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全方位”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新时期,中国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我们一定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在正确的外交战略的指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争取一个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积极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相似文献   

17.
商品文化是指人们在商品经济活动中所积淀的思想意识形态 ,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促进了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由此构成了商品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商品经济和商品文化是从奴隶社会的自然经济中破土而出的 ,它的产生和形成 ,对当时和后世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八国集团(G8)是由世界上几个经济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首脑参加的经济、政治论坛。成立30多年来,它从治理全球经济危机入手,逐渐广泛参与全球公共问题的解决。目前,中国是唯一处在G8之外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业已逐步融入国际社会,成为国际社会中具有建设作用的一员。为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中国应该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做出理性的外交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弱国无外交”,这是近现代国际关系中铁的定律,也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新中国为了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在大力发展生产力而提高本国综合国力的同时,灵活而有效的适时调整国家的外交政策,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进入20世纪80 年代,面对变化了的国际形势,中国外交又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逐渐走出了过去的“小国外交”、“弱国外交”及“穷国外交”的年代,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传统的中国与欧盟关系需要进行新的认识,对发展中国与欧盟之间的关系需要作出新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20.
论江泽民的伙伴外交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推行了伙伴外交战略。这种战略下建立的伙伴关系,具有不同以往的鲜明特点。江泽民伙伴外交战略的推行有着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伙伴外交战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实践成果,在充满新机遇的21世纪里,仍将是我国奉行的主要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