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泛分布在北京旧城中的名人故居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见证,是北京胡同和四合院的精华,是北京历史文化的物化载体。这些名人故居对于延续历史,传承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启迪教育后人,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整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中,保护好、利用好名人故居,就是保护北京旧城的历史痕迹  相似文献   

2.
北京是一座具有3050年建城史、 850余年建都史的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古今名人云集。尤其在近现代历史中,北京居住过诸多的名人,北京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名人故居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城市文物,深化和细化着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北京的名人故居数量多,影响大, 保护与利用好北京名人故居,是落实  相似文献   

3.
名人故居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细化城市的文化内涵。它们就像天空中的星星,天空因有了星星而显得璀璨。一个城市因名人故居镶嵌其中而显得耀眼。北京的情况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2005年,市政协文史委从深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这个大题目出发,组织委员就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的问题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查研究。我本人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民族若要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坚守、发展和弘扬中华文化。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标尺和历史影像,博物馆的多少、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这座城市文明与现代化水准的标尺,也是鉴定城市管理者文化与智商的砝码。北京拥有为数众多的各类博物馆、名人故居,如璀璨珍珠镶嵌在京城大地,使之成为建设人文北京的重要内涵。如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鲁迅老舍故居等,  相似文献   

5.
<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作为对社会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的实物遗存,名人故居是一个地域的独特文化标识,也是一个地区人文底蕴的重要代表。虽历经历史的黄沙,仍未能掩埋名人故居的文化光辉。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名人故居一方面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大大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名人故居承载着传播历史文化的重要使命,为一代代国人的成长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  相似文献   

6.
名人故居保护喜与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薄茹 《北京观察》2006,(3):58-59
“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却又很难着手解决的问题。如今,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虽然有所加强,但仍显得比较薄弱。2005年,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将“加强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作为重点调研题目,结合文史委与北京联合大学共同申请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对北京的名人故居展开了深入的调研,并形成了建议案。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副处长王有泉先生,请他介绍了文物局落实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建筑,不仅是凝固的音乐,更是延续城市生命的历史文脉;而名人故居,更是城市历史文化遗存中珍贵的人文资源。一处又一处故居在“轰隆隆”的推土机声音中顷刻倒塌,拷问的是我们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待真与假、实与虚的态度和行为,是我们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应有的尊重。大量被拆,然后再大量造假,人们不禁要问:有些人为什么对自己的历史失掉了敬畏?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享誉世界的文化名城,北京所代表的古都文化、京味文化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老北京述闻》系列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重点讲述了古都文化、京味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现代发展。该系列共12卷,分别讲述了北京三千年历史的历史典故、人文地理、营国故事、古都文脉、戏曲曲艺、风物民俗、胡同街巷、名人故居、京城会馆、传说故事、饮食名馔、史籍志书,内容涵盖了北京的皇城文化、市民文化、地缘文化等。  相似文献   

9.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是指从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建设的、能够反映城市发展历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反映一定时期城市建设历史与建筑风格、具有较高建筑艺术水平的建筑物以及重要的名人故居和曾经发生重要历史事件的建筑物。作为原民国首都,南京拥有大量民国时期的优秀建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享誉世界的文化名城,北京所代表的古都文化、京味文化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老北京述闻》系列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重点讲述了古都文化、京味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现代发展。该系列共12卷,分别讲述了北京三千年历史的历史典故、人文地理、营国故事、古都文脉、戏曲曲艺、风物民俗、胡同街巷、名人故居、京城会馆、传说故事、饮食名馔、史籍志书,内容涵盖了北京的皇城文化、市民文化、地缘文化等。  相似文献   

11.
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维 《思想战线》2001,27(6):50-54
名人故居是一种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含有丰富的人文价值.充分挖掘名人故居中的文化内涵,是倡导文化旅游,提高旅游品味,促进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0,(5):84-84
<正> 浙江省绍兴市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全市拥有各级文保单位30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6处,包括许多为两岸民众所熟知的名人故居。坐落于绍兴城南麓和畅堂35号的秋瑾故居,就是这样一个备受两岸民众瞩目的地方。这里是"鉴湖女侠"秋瑾曾经生活过、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两岸人民共同缅怀英烈、感受民族英魂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应该致力于打造"街巷文化",让每条街巷都变成展示北京城市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博物馆展厅,让文化"活"起来,让北京成为"博物馆型城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每个城市都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绝美韵味,这些韵味都深藏在曾经亘古的历史记忆中,跳跃在无数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里。行色匆匆过往的游人,若是不能在旅途中发  相似文献   

14.
重视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开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乙 《北京观察》2003,(10):52-54
故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课题。我早就想编一本有关北京名人故居的书,请有关人士,包括名人直系亲属、专家、或者知情者来写。写的时候,一要确凿,二要有趣,三要有情。这样的书,会有三层含意:首先是存史,其次是传承一种文化,最后则是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指引着当今的人们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利用它们。通过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努力,这样的书,终于即将问世。我有幸参预了其选题、组稿座谈和部分撰稿。它仅仅是头一本。还应该继续编下去,形成一个系列,资源很多啊。据我所见,世界上有三个城市,在名人故居保护方面,给我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一是圣彼得堡,一是伦敦,一是巴黎。圣彼得堡和伦敦的情况非常类  相似文献   

15.
正"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这是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时提出的重大命题。街巷是城市的基本元素,承载着城市最为细腻、广阔而深厚的文化。北京、上海都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名城,非常重视街巷文化建设。比如上海市,确定了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要"原汁原味"地对这些马路进行整体性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面向未来发展的千年城市,将实现以历史上"千年古城"的历史文化相对接,这无疑将为通州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展示的平台,同时也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以"潞城"千年古县为代表的通州历史文化,是北京地区历史上独具特色的京东地域传统文化,承载着两千余年积淀形成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此营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面向未来发展的千年城市,将实现以历史  相似文献   

17.
名人故居不仅仅是文化资源,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我是名人故居爱好者,多年下来,走过的海内外名人故居不下数百处。国内名人故居的现状大致有几种:一是挂牌并变身纪念馆;二是挂牌保护,并以用代养,成为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的办公地点,或是供商业用途;三是挂牌保护,但仍是民宅;四是未挂牌的民宅。寻访第一种最为简单,后三种都要点运气,不然就会吃闭门羹。比如著名的常德公寓,这是挂牌保护的上海张爱玲故居,寻访者众多,因此住户在楼下安了个大铁  相似文献   

18.
袁帅 《小康》2023,(34):44-45
<正>守住历史文化的“正”,开创城市功能之“新”。成都青羊,借力数字技术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集中展示地、成都千年历史迭代的文化中心区,路径越来越清晰,信心越来越坚定。从名人故居杜甫草堂,到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金沙遗址,再到热门打卡地宽窄巷子……青羊区以源城之名,坐拥成都中心城区70%以上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本底。如何做到“以文塑城、以文润城、以文兴城”?数字化的加速融入,已在青羊文旅领域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9.
正人有记忆,城市也有记忆,文物就是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上海这座近代发展起来的国际化大都市,蕴含着丰富的文物资源,这些资源是延续城市记忆、维系城市文脉的重要因素。2013年11月,为了加强文物保护立法工作,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草案)》。12月25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办法(草案)》进行了初审。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资源有着与城市历史密不可分的特征:一是以革命史迹、工业遗存、名人故居为代  相似文献   

20.
立足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宣南文化资源丰富,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优势. 经数百年繁衍,宣南文化集通俗、儒雅和华丽于一身,体现了各阶层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整体生活方式和雅俗共荣、开放创新的人文价值,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文化系列,其内涵主要包括:以建城定都肇始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会馆、名人故居为载体的士人文化;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