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云南人大》2009,(11):I0003-I0005
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正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和《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行使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  相似文献   

2.
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是本级人大的常设机关,对本级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详细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一、关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的职权根据《地方组织法》第8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行使的职权有15项:1、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保证国  相似文献   

3.
《辽宁人大》2008,(9):28-28
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按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作为它的常设机关。可见,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常务委员会有很大的区别:一是性质不同。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二是产生方式不同。县级(不包括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下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人大代表产生,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解放军选出的代表产生的;县、乡级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人大代表产生,  相似文献   

4.
候选人:谁给我提供一个亮相的舞台?选民:选举如何进一步增加透明度?山西省长治市人大告诉你——选举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领导人,是宪法、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一项  相似文献   

5.
<正>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务委员会作为本级人大的常设机关,对本级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这意味着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闭会期间仍然可以履行职责,保证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运行不至于中断。因此,地方人大设立常务委员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7月17日作出的重要批示中指出:"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是发展和完善人民  相似文献   

6.
<正>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是宪法关于地方政权建设规定的立法实施,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重要制度保障。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新修改的地方组织法于2022年3月12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7.
殷炀 《人大研究》2002,(10):30-30
前段时间 ,《人民代表报》在一版头条刊登了一篇《权力机关绽放文明之花》的文章。细细一读 ,内容报道的却是河南省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事迹。联想到平时也有许多人把人大机关 (严格地讲 ,应该称为人大常委会机关 )称为权力机关 ,促使作者思考一个问题 :人大机关果真是权力机关 ?答案是否定的。我国宪法及地方组织法明确规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可见 ,权力机关是一个政权机关 ,是一个政治性概念 ,有固定所指 ,那就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它的常设机关。而各级人大机关 ,只是各…  相似文献   

8.
经过几年的努力,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地方组织法的决定》,对地方组织法又一次进行了修改,这是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得到了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以及各系统、各方面的支持和拥护。认真学习和贯彻新修改的地方组织法,对于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中心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  相似文献   

9.
3月11日闭幕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 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是宪法关于地方政权建设规定的立法实施,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重要制度保障.地方组织法于1979年7月五届全国...  相似文献   

10.
郑建邦 《中国人大》2023,(18):12-14
<正>各级人大本届任期的五年,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赵乐际委员长强调,要找准人大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专门委员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和地方组织法,明确规定了专门委员会的职权职责。《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以及中共中央批准的地方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组建人大社会委的目的和职能。  相似文献   

11.
赵安福 《人大论坛》2012,(10):18-19
人人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丰体,代表人民行使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人大代表除在人代会上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外,大量的工作是在闭会期问进行的,所以,闭会期间代表履职就显得尤为重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人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代表法》)规定,乡镇人大不设常设机构,  相似文献   

12.
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在本行政区域内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由于区域的覆盖性、法律的统一性,所以上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和工作实践,笔者认为,上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之间具有三种关系:一是法律监督关系;二是业务指导关系;三是工作联系关系。《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  相似文献   

13.
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有关法律,都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作出了明确规定。从国家宪政的角度讲,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可概括成两方面的权力:一是代表人民行使议决权,包括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二是监督权,包括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下面,结合各级人大行使职权的实践经验,就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有效行使职权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一、行使地方立法权要在提高立法质量上下功夫改革开放20年来,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8000多个地方性法规(包括修  相似文献   

14.
王宜峻 《辽宁人大》2006,(11):32-32
上级人大常委会可否表彰下级人大常委会?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得搞清楚上下级人大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国家权力机关,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地方组织法还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最近,有的地方人大机关报相继刊登署名文章,对地方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发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地方人大常委会不属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一种认为地方人大常委会属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我赞成后一种观点,并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地方人大常委会是"实体性"权力机关,其法定职权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权力,其职权的性质决定了其本身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地方组织法》第14条,对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明确规定了14项职权,从而法定了地方人大常委会是"实体性"权力机关。这说明,地方人大常委会不同于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部门和办事机构,不属党委、政府办公厅(室)和部委等机关的性质,而是实体权力机  相似文献   

16.
<正>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一年只召开一次会议,难以发挥权力机关的作用。设立常委会,可以在人大闭会期间,开展经常性工作,真正使地方人大工作开展起来。可以说,这是1979年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的最大意义。在事  相似文献   

17.
朱恒顺 《人大研究》2011,(12):20-25
在我们国家的政权组织体系中,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上下级之间的关系都有明确规定,但没有对权力机关上下级的关系作出规定。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起,彭真同志在其一系列论述中,对上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次阐述。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我市区县乡镇人大陆续进行换届选举. 我市现有38个区县,812个乡镇,216个街道,户籍人口3373万,其中约有2700多万选民参加本次区县乡镇人大换属选举,直接选举产生57000多名区县和乡镇人大代表,并通过代表大会分别选举产生6000多名新一届区县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员.  相似文献   

19.
监督权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最重要也是最经常使用的权力.宪法规定,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地方组织法关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也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日历     
《中国人大》2014,(14):4-5
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根据这个决议,县和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将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改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县的人大代表改为由选民直接选举,将上级人民检察院同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关系由监督改为领导。此外,本次会议还通过了七部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其中,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自1979年7月8日起施行以外,其余六部法律均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