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青年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责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创造者。因此,社会、学校、家庭以及青年自身需要共同发力,培育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引导其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  相似文献   

2.
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从青年成长的实际需求出发,让青年群体在内心深处真正认同马克思主义,在学习和工作中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引导青年群体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责任的时代新人,自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3.
崔健 《人民论坛》2023,(9):16-20
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有生气、最多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封闭到开放、由衰落到复兴的历史,亦是一以贯之持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4.
王水雄 《人民论坛》2022,(16):42-45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被党和人民寄予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的殷切期望和时代重托。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而个体社会责任便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担当之一。营造勇担个体社会责任的新时代青年文化,需要助推青年个体健全权责平衡意识、增强生活现实感;优化群体互动、鼓励群体间竞争、注重亚文化沉淀的“程序公正性”;以系统性方法把握青年文化营造、将责任意识培育贯彻到青年成长全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5.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又要注重青年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各高校要营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浓厚氛围,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精神动力,要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明确"两步走"战略安排,为青年履行责任和使命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6.
郅庭瑾 《人民论坛》2020,(14):34-36
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对全社会带来重大危机和挑战的同时,也成为一场历练青年群体的特殊机遇,在政治认同、文化自信、自主自律、身心健康、责任担当等方面深刻影响着新时代青年群体。青年群体自身应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历练自己,最终成长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汪家军 《人民论坛》2020,(3):122-123
青年是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引领好青年,就可以为国家发展、民族兴旺储备源源不断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高校要加强青年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练就高强本领,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  相似文献   

8.
公民素养是社会群体精神面貌与价值理念的综合表现,是维系社会发展意识层面的关键组件。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公民的优质群体,也是社会发展的接班人与生力军,尤其需要强化锻炼其优秀公民素养的培养塑造。高等院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对于青年大学生美育的培植、智力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塑造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加强青年大学生优秀公民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正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两岸关系的未来和希望。我们积极支持两岸青年多接触、勤来往、深交流,共同担当民族大义,扛起时代责任,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推进两岸青年交流合作是时代的召唤。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项对台重大政策主张,为我们立足新时代、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推进祖国统一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矛盾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受此影响,青年中产生了因物质条件得到改善、阶层流动受到限制、价值观念集体迷失等影响而形成的"低欲望群体"。该群体具有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安慰、自我关爱等主要特征,需要辩证分析、正确引导。新时代青年应在奋斗中释放激情、追逐理想,真正跑好历史传递的接力棒。各界应高度重视青年工作,积极为青年的发展创造条件,使青年"有条件、有动力、有可能"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相似文献   

11.
青年群体作为民族复兴和时代发展的骨干力量,要时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实干兴邦"的奋斗理念,在青春路上持之以恒、不懈奋斗,才能走出一条无悔的青春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科学认识青年群体的时代特点、价值信仰、审美意趣等,是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充分发挥青年在民族复兴伟业中先锋力量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王利华 《前沿》2004,2(8):135-138
全球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导致青年生存方式的变迁 ,并影响到青年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和凝聚力。我们要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中、在党的事业的实践中、在文化的吸收与开放中培育青年的民族精神 ,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礼义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地方都在举行成人仪式和复兴古文化,但对古代的成人仪式不甚了解.只有依托传统,明白其礼仪精神,才能使今天的成人仪式更具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冠礼是国家推行礼义的开始,它促使青年"弃幼志,敬威仪,顺成德",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树立起为整个国家和民族服务的情感,培养起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青年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未来。新时代青年工作要把握青年成长成才规律,发挥党始终重视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的政治优势,坚持党管青年原则,推动构建党的领导、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五位一体”实施路径,不断开创青年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6.
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关乎民族复兴大业的成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创新与深入发展。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对时代诉求的积极回应,对鼓励青年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具有深刻的意义。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需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为基础,培养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传播者与实践者。通过引导与激励,使青年提高自我修养,从而真学真用马克思主义,勇敢肩负起青年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17.
当代青年既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处于百舸争流的奋进时代,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需要从家国情怀中汲取精神养分。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以爱国主义提升政治认同、以家校联动提升教育品质、以网络平台拓宽教育路径,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8.
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开启了中国共青团光辉灿烂的百年征程.百年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青年组织和青年群体的政治组织,共青团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用远大理想感召青年,用精神力量凝聚青年,谱写了团结、教育、凝聚青年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为国家繁荣,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宏伟篇章.共青团百年奋斗历程是始终坚持党的宗旨,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发挥团结带领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历史;是始终坚持以青年为本,充分认识青年在社会建设中的先锋作用,带领青年不断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是始终坚持竭诚服务青年,不断满足青年发展的需求,推动青年群体全面健康发展的历史.百年来,共青团在团结凝聚青年群体,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形成了重要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青年,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伴随国家的发展,青年知识分子占青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大,在科研条件和生活待遇方面的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在知识经济中的创新作用不断发挥,青年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青年知识分子成长,希望他们将理论学习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确认身份选择,将资本陷阱和权力陷阱逐一破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国家民族未来命运与个人命运一线相系,树立正确责任观,将世界眼光与中国情怀共埋于心,做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时代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关注具备深刻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标志着知识分子工作进入"个体化"与"时代化"新阶段,建构了整体推进和因类施策的辩证格局,将青年知识分子置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总体框架之下,为百年复兴之路找到了继任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社会结构各方面的深刻变化,带来青年内部的深刻变化,传统青年群体不断壮大,新兴青年群体不断涌现。从政治学思维出发可以将当代中国青年分为内生性群体、建制性群体、杠杆性群体、示范性群体和原子性群体五类,要高度重视不同青年群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社会心态的波动变化及其对政治制度产生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