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漈下村,古称甘漈下,地处屏南县境之南部甘棠乡,鹫峰山脉腹地,是福建历史文化名人甘国宝(1709—1776)的祖籍地。2006年列入我省涉台古村落之一,是福建省涉台法缘古村落和古代宗法制度下血缘古村落的典型代表。因其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07年被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相似文献   

2.
地方红色文化中有丰富的廉政教育资源。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并取得实效,应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廉政教育结合起来,构建起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廉政教育的教育、学习、考评和激励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自2003年以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已评选了五批,全国共有102个村获此殊荣。广西拥有丰富的古村落资源,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数量明显偏少,这对于古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是十分不利的。一、广西古村落现状"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数量少。在全国已进行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评选中,广西有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玉林市玉州区城北街道办事处高山村、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秀水村、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4个村入选。广西入选"名村"的数量极少,约占全国的0.04%,与东部、北部甚至周  相似文献   

4.
吴双  陈嘉悦 《中国民政》2022,(16):16-17
<正>地名是社会基本公共信息,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印记,就是一幅风情画卷。十年来,地名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地名信息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地名文化保护不断加强,地名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2015年,安徽省民政厅公布了安徽首批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庐江县金牛镇等入选千年古镇,庐江县龙桥镇黄屯老街等入选千年古村落。图为入选安徽省首批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的池州市青阳县陵阳镇。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6,(10)
正"古村落孕育了中华传统文化,也承载着我们的乡愁。"传统古村落,虽许多已申请上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村,但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有的地方甚至岌岌可危。4月12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我国古代廉政制度内容博大精深,是我们借鉴历史智慧的重要资源。一、我国古代廉政制度的主要内容我国古代廉政制度主要表现为廉政教育、法律惩治和制度监察等方面。1.重视廉政教育并倡导廉政古代统治者在反腐制度建设上积极倡导廉政,首先是把思想教化放在反腐倡廉第一位。《尚书》中就提出:"任官惟贤才,官不必备,  相似文献   

7.
殷竹钧 《前沿》2012,(14):142-144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廉政教育主要以理想、法纪、诚信、公德教育等内容的教育活动,其基本目标是引导大学生增强廉政意识,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而大学生廉政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廉政法制文化的教育,通过对大学生廉政法制教育,不断提升其规则意识,促进其发自内心地以制度或章程为自己行动准绳.为此,我们将以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为问题讨论的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试图对大学生廉政法制文化教育的内涵、原则和功能进行探讨,并概述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建德地处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市域面积2321平方公里,自三国吴黄武年间置县以来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有“山水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悠久的历史,既为建德留下了李白、孟浩然、范仲淹、陆游等历史文人的足迹和不朽诗篇,也留下了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的古村落遗产.目前,全市具有价值较高、特征明显的古村落26个,历史建筑1217处.其中,新叶古村是建德古村落的典型代表,被誉为“明清古建筑露天博物馆”、“中国民居建筑大观园”,同时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六个古村落保护利用综合试点村之一.近年来,建德市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五个一”同步切实加强对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9.
黄小伟 《当代广西》2014,(13):41-41
正以往,机关廉政宣传教育渠道,最常见的是组织党员上党课、参加培训、利用刊物宣传。近年来,在区直机关文化建设及典型示范工作方法的实践中,自治区区直机关工委创新、升华机关党建工作方法,提炼出廉政教育进主题活动、进党课、进培训、进机关刊物工作思路,又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提出廉政教育进机关文化、进典型示范的"六进"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企业廉政文化是以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党的廉政理论为指导,以廉政理念为核心,以廉政教育活动和廉洁文化艺术作品为载体,通过各种媒介的传播和广泛的参与,引导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廉政监督,教育企业员工廉洁奉公,形成祟廉、尚廉的一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廉政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企业廉政文化必须以培育企业廉政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因为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廉政文化的灵魂,是繁衍出企业廉政文化的母体。现就企业廉政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问题结合本人所在企业的实际,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1.
徽州古村落的文化人类学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徽州古村落是中国乡土社会的一束奇葩,是正处于转型复兴中的山村聚落,随着古村落旅游的不断升温,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并已成为多门学科研究关注的热点。村落研究是人类学的基本研究领域。文化人类学的工作,主要在于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和文化进行探讨,从而探寻社会群体文化特质及其差异的根源。这无论对于解读村落文化的历史原貌,还是对当今小城镇的规划和发展,创建“有灵魂、有生气”的农村社区,都是极具借鉴价值的。一、徽州古村落保留了丰富而生动的社会文化信息,可为揭开中国传统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本质奥秘找到钥匙和入口徽州…  相似文献   

12.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肩负着为辽宁省公安、司法战线培养人民警察的重任,学校一直把廉政教育作为政治建警、政治育警和党建工作新的伟大工程常抓不懈。学校将廉政教育与从严治校、从严育警结合起来,形成了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文化建设为载体、以主题活动为切点、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人本管理为依托的具有创新特色的公安院校廉政教育体系。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廉政建设取得的一些宝贵经验,推动了公安院校廉政教育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一系列有力举措,着力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督促党员干部增强廉政意识、严守自律底线,在全社会培育以文化人、以文育德和以文养廉的文化风尚。辽宁“六地”文化中蕴藏的廉洁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教育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辽宁“六地”红色文化中丰富的廉洁文化内涵,并以多种创新手段,将其融入党员干部廉洁教育的各个环节,是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新思考与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论公安院校廉政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院校的廉政教育工作在公安机关廉政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公安队伍廉政建设的“源头之源,基础之基,根本之本”。公安院校应当始终坚持政治建校、从严治校的方针,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文化建设为载体,以长效机制为依托,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不断提高廉政教育水平,努力开创公安院校廉政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正[摄影报道周松杨琳]福建省屏南县漈下古村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乡村民俗活动富有特色。早在2008年11月就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的漈下村,又于2012年12月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漈下建筑群于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漈下村还是福建涉台古村落和福建历史名人甘国宝的故里。十几年来,在屏南县各级人大代表的助力下,漈下村经历了从名不见经传到声名远播的嬗变,如一颗蒙尘初拭的珍珠,向世人展现其熠熠光彩。2014年,漈下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拉开了序幕。然而,由于保护意识弱化等原因,导致部分历史建筑、文物老化损毁严重。对此,2014年5月甘久根、  相似文献   

16.
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政文化,简言之就是廉政与文化,然而又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廉政文化是政治和文化的有机融合,道德和法制的有机契合。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廉政建设要以文化为载体,文化建设应包括廉政内容,廉政与文化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面向全党全社会坚持正确的导向;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要拓宽廉政文化建设思路,增强廉政文化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杨晓蔚 《今日浙江》2007,(23):57-58
古村落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在全国各地的推进,古村落及其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和开发进一步受到各地有关部门、相关人士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8.
要牢固树立古村落保护意识,积极挖掘和传承古村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积极探索多种方式,保护古村落.  相似文献   

19.
常浩 《政协天地》2011,(2):53-55
著名民俗学家冯骥才说:"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要破坏掉只需几天工夫,一旦破坏就不可再生."做好闽地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必须对福建地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资源有着比较全面、宏观的把握。本文作者试图全景式解析我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资源状况,简要剖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继而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深耕乡间文化土壤、探寻乡土村...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6,(3)
广西东兰武篆是韦拔群的故乡,是中国农民运动重要的发祥地。东兰有45处极具教育意义的革命遗迹遗址,被誉为"没有围墙的革命博物馆",是广西红色历史资源积淀最深厚的地区。其中,东兰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和东兰革命烈士陵园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这些革命遗迹遗址是传承红色历史、发扬优良传统、传播廉政思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廉政教育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