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为群众办实事"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重要内容,贯穿教育整顿全过程。如何把开门搞整顿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我区各地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加大执行力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进家事审判方式改革,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落实司法救助,避免群众陷入生活困境……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为民举措,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的满意度,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治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明确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写入党章,为我们在新时代贯彻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了根本遵循。万宁将始终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事业,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民生事项一件接着一件办好,一年  相似文献   

3.
正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它遵循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鲜明体现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一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根本上看,是由这个时期人民群众的意志、愿望及力  相似文献   

4.
张旻 《群众》2021,(5):67-6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和现代化观。这为推动政务热线改革发展和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展望“十四五”发展新征程,政务热线系统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人民情怀,用心用情、精准精微为企业群众服务,打造人民群众的“暖心线”“幸福线”。  相似文献   

5.
正服务型政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标志,"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和价值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长,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加快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是新时代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我  相似文献   

6.
正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为适合的教育服务,是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的重要内容,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水涨船高";不是把优质学校"拉下来",而是把薄弱学校"补上去"。总体讲,要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义务教育学校"七个一样":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  相似文献   

7.
正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河池市凤山县公安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深化教育整顿的重要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盯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警心随着民心动,警务跟着民生走,积极推行"五小警务"模式,强化教育整顿成效转化,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8.
在正定工作的三年时间里,习近平怀着对基层群众的拳拳情意,深入探访百姓疾苦;以人民利益为先,减轻征购粮负担;大力推行改革、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人民获得感;超前发展教育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提升群众幸福感;招贤纳士,重视育才留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习近平在主政正定时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与民生发展实践,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民生观得以形成的重要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任务光荣,意义重大。我们要围绕中心,把握大局,统筹兼顾,通过抓中心、谋发展,为深化先进性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以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为加快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切实做到学习教育和推动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和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正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来源(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的重要力量。还强调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充分凸显了人民群众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也是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兴国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忘监督初心,牢记为民使命,始终坚持群众导向,着力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充分发挥群众在监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有力地提升了监督实效,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2.
司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由人民评判,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五大司法理念。该理念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和人民司法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成为我国十八大以来司法实践和司法改革的理论指南。践行该司法理念要坚持让人民参与司法、监督司法,司法要便利人民、保护人民、取信于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的目的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法学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挖掘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司法理念的深刻内涵,为实现司法公正的伟大目标提供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
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中,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让人民群众普遍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共同成果。  相似文献   

14.
《人民政坛》2021,(1):14-15
立出让人暖心窝子竖大拇指的好法 南平市人大常委会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就要深刻把握和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立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立法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要坚持立法为民,及时回应群众期盼.聚焦群众普遍关切,从立法方向、立法方式、立法内容上统筹好立法资源与立法...  相似文献   

15.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的向往;坚持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层次精神生活的向往;坚持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的殷切期待;坚持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更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  相似文献   

16.
张英 《群众》2023,(22):14-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近年来,无锡高新区(新吴区)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加大保障投入、优化办学机制,全面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期盼。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深化马克思人本思想认知,要全面理解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理论内核,深入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民主制度建设应沿着马克思人本思想方向,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全力保障与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让人民群众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庄严宣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创建的重要理论,涵盖了"发展目的为了人民,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发展动力源自人民,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创造性积极性""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增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获得感""发展战略围绕人民,保障人民群众切身权利与利益"等内容的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是围绕人民主体性这一核心问题构建的哲学思想,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  相似文献   

19.
为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党员干部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还要加强作风建设,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同时要健全和完善服务群众和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思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征途上,能否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融入共同富裕发展全过程,关系到共同富裕实现程度。当前,我国地区间、城乡间、不同群体间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推进精神富有深入发展,重塑共同富裕实现各环节,最终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走向全体人民的全面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