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消费是经济新常态下亟须倡导的消费理念。当前,由于"重物质、轻精神"的消费理念导致生态消费需求力不足;"多盲从、少理性"的消费行为导致生态消费选择力欠缺;"重自我、轻自然"的消费心理导致生态消费原动力失衡等原因,使我国的生态消费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解决这一现实困境,提升民众生态消费力,促进生态消费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在强化生态消费观教育、加强理性消费宣传、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规约和激励机制、大力建设生态消费文化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生态消费是经济新常态下亟须倡导的消费理念。当前,由于"重物质、轻精神"的消费理念导致生态消费需求力不足;"多盲从、少理性"的消费行为导致生态消费选择力欠缺;"重自我、轻自然"的消费心理导致生态消费原动力失衡等原因,使我国的生态消费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解决这一现实困境,提升民众生态消费力,促进生态消费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在强化生态消费观教育、加强理性消费宣传、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规约和激励机制、大力建设生态消费文化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霍生平 《求索》2012,(1):69-70,6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具有"生态经济人"的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的特质,生态农民这种特质的生成,需要构建生态农民的政府培养和扶持机制、生态农民的的自我生成和自我甄别机制,需要以生态资产长期经营权、投资增量权、财政金融支持、生态社会效益贡献的精神回报等构建生态农民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刘艳萍 《前沿》2010,(11):157-16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公民生态消费参与意识不断觉醒和成长,但由于参与主体尚未成熟、参与深度不足、参与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当前公民生态消费参与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使公民的生态消费参与从自发走向自觉,需要从以下几点人手:构建生态消费价值观,提高公民生态消费参与意识;完善生态消费参与的公共决策机制,增强公民生态消费参与的实效性;健全生态消费参与的法律保障体系,强化公民生态消费参与的观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消费伦理是建设生态文明必不可少的道德支撑。工业文明时代的现代性消费伦理是人类中心主义在消费领域中的体现,由它主导的消费方式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威胁。超越现代性消费伦理,倡导生态消费伦理,将会引导人类走向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6.
墨子倡导节俭消费模式,提倡加强生产、适度消费,以实用为消费原则,以发展生产来保证消费,以节用来保证消费的长远。墨子的消费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转变不合理的消费观念,构建生态文明的消费模式;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克服工业文明的异化消费现象;倡导健康、文明、节俭、合理的消费理念,提倡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和可持续消费;树立注重精神价值的幸福观。用生态文明的消费模式取代工业文明的唯消费主义,不仅是当今时代消费文明的发展方向,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张文富 《前沿》2011,(13):169-172
建设生态文明是由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失衡显现等问题引出的话题。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反对异化消费,树立科学消费观,从思想观念上、生活方式上着手构建和谐的人格及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必由之路。观念决定行动,主张全面消费、公平消费、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科学消费观的提出也是对GDP中心论、制度万能论、技术主义的否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走上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8.
张军莲  龚志民 《求索》2007,(6):75-76
节约型消费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但现阶段经济主体主动选择节约型消费行为动力不足,其主要原因是保障节约型消费行为实现的制度缺失。因此,重塑节约的社会主流文化,并构建有利于节约的价格、财税政策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确保节约型消费行为成为全社会倡导的新型消费方式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在阐明绿色消费内涵、绿色消费对绿色发展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基于消费观念、消费内容、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四要素构建了绿色消费模式,分析了各要素之间关系。在分析绿色消费模式构建过程市场失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政府对于构建绿色消费模式的责任及干预策略,即培育绿色消费的社会风气,鼓励创新规范认证标准以提升绿色产品质量,推进政府绿色采购发挥表率作用,为绿色模式提供长效保证机制,精准扶贫推动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0.
李成芳 《前沿》2013,(7):175-176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而生态技术又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和保证,为此应树立生态技术思想,加强生态技术创新并实行生态消费,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生态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在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培育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的同时,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工程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资源约束日趋紧张的现实情境下,社会对于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面临权衡取舍问题,减少物质产品的生产消费、技术创新、区域间生态产品交易市场的构建是目前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3.
倪琳 《理论月刊》2013,(3):142-144,92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期,随着经济规模不断增长,消费加速升级,我国现行消费模式加剧了人与资源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较严重影响.建设“两型社会”,既需要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也需要消费模式的变迁.本文界定了生态消费模式的内涵与特征,阐述了“两型社会”的含义,探讨了生态消费模式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意义与作用,基于“两型社会”建设视阈下我国当前消费模式的状态,本文提出了如何加快构建生态消费模式,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加强对当代青年生态消费模式的理性建构,是新时期青年工作不可回避的主要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同时期青年的消费模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当代青年在消费中所表现出的消费态度不理性、消费心理不健康、消费结构不合理等消费现状,不仅影响着当代青年全面健康的发展,而且影响着生态环境,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需要通过培养生态消费意识、生态消费品质和生态消费素质等路径建构当代青年新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勇 《前沿》2011,(11):169-172
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标。生态文明是继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遵循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平等的生态享有机制、科学的生态规划机制、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绿色的生态消费机制是实现生态公平的保证。只有建立起公平、公正的生态文明观,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全面公平。  相似文献   

16.
卢春华 《新东方》2008,(9):25-27
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经济之路。发展生态经济要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绿色GDP与领导政绩挂钩,倡导绿色消费,发展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17.
彭勃 《人民论坛》2021,(8):42-44
近年来我国基层治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深刻改变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生态,基层干部的心态随之发生明显的变化。解决基层干部的消极心态问题,提升基层韧性治理的能力,可建立多维度、复合型的基层干部激励机制,重塑上下级政府之间分工协作的良性关系。通过厘清条块关系,构建基层治理网络,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营造良好的基层治理生态。  相似文献   

18.
王萍 《理论月刊》2015,(1):107-111
文化、制度、生产和消费方式、生态建设等要素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中,消费方式直接反应人们对物质资源的需求和对环境的排异,涉及主体广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关键影响因素。生态消费的形成对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市场经济视阈下的生态消费面临着商品没有正确定价、正外部性特征鲜明、中下层消费者的消费剩余减少等制约因素,因此,生态消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很难自发主动生成。基于上述制约因素,文章提出促进生态消费形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广登  林于良 《前沿》2013,(7):168-170
受西方消费主义范式的影响,中国社会奢侈消费之风日盛、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面临严峻的挑战。而生态消费范式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绿色消费方式和消费价值观念,它在满足人们健康合理的消费需求的同时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要求,为中国走向生态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新的道路选择必须冲破消费主义范式的包围,在消费制度、消费价值观以及消费方式等方面实现重大转型。  相似文献   

20.
张大方  仲鑫 《前沿》2013,(17):146-148
伴随着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侵袭,传统生产方式对环境的破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建立,我们正面临着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严峻挑战。勤俭道德作为构建生态文明的道德基础、理论基础、价值观基础,在生态文明构建的过程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建立勤俭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导向,都将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使中华民族得以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