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6,(13)
正为大力支持和鼓励台湾青年在大陆创业就业,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的政策和措施,尤其是不少地方,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特色和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全方位帮助台湾青年圆大陆创业梦。中央: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2015年初,大陆方面设立了400亿元人民币的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同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发展众  相似文献   

2.
观点     
▲中国青年就业态度积极务实在由团中央、全国青联、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共同举办的“青年就业与和谐社会国际论坛暨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年会”上,首次发布了中国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调查结果表明,青年人整体上积极、务实、向上。大部分青年都希望通过工作实现美好的生活,对社  相似文献   

3.
陈小娜  魏晓玲 《人民论坛》2012,(36):100-101
就业模式转轨过程中,配套制度不完善造成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偏差,给大学生自身和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偏差导致了焦虑、抑郁和患得患失等情绪心理问题和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嫉妒心理等社会心理问题。应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应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4.
基层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广阔天地和坚实舞台,在基层锤炼意志、发挥才智、成就事业,是青年学子实现使命与担当,实现人生理想的有效途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帮助毕业生扎根基层、在基层"干得实""干得好"。  相似文献   

5.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大环境使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就业心理障碍问题。积极心理学作为新世纪现代心理学的新兴范式,关注人类的优点与潜力、幸福与快乐,以培育个体积极人格为终极目标。把积极心理学引入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调适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价值平衡,挖掘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积极力量,提供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积极解释。开辟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调适中的实现路径,要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稳定大学生就业心理情绪;要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品质;要培育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优化大学生就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丧文化""锦鲤文化""尬文化"等网络亚文化在青年群体中广泛流行。每种亚文化流行的背后,都折射了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年心理问题。因此,全社会要时刻关注网络环境下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多渠道的心理调适机制,引导青年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让青年持续拥有获得感。  相似文献   

7.
《今日海南》2009,(12):I0002-I0002
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共青团海南省委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职能作用,强化自身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把竭诚服务青年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了青年就业创业、分类引导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主要工作。先后创办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农村诚信青年刨业小额贷款”、“12355海南省青少年服务台”等。同时,不断丰富“青年志愿者行动”、  相似文献   

8.
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的现状、规律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是解决青年职业生涯起步阶段就业要求与工作经验矛盾的积极尝试,是团的十六大之后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的重要路径之一.当前,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应该积极借鉴国际经验,遵循劳动力市场规律,兼顾不同产业、行业吸纳劳动力的差异,加强各类组织的有效联动,实现团组织的全程覆盖,同时注意统筹就业目标和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自信的意义     
自信心是人类心理生活中最为基本的内存品质之一。自信是青年积累社会阅历与经验的通行证,是青年走向成功的试金石。一个人自信心的强弱,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与制约着心理压力对自身的影响。青年时代是一个人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年有意识地提升自信心对个人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自信心的发展轨迹什么是自信心?所谓自信(Selfconfidence),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一种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一种肯定态度、认识和信念,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心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  相似文献   

10.
青年移民群体包括两类人群,即新生代农民工和农村籍大学毕业生。他们在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的城市适应方面都存在各种问题,但适应程度上存在差异,农村籍大学毕业生的城市适应相对更好。青年移民城市适应的阻碍因素主要有不合理的社会管理制度、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城乡两种文化的冲突、青年移民社会资本的不足等。扫除其城市适应的阻碍因素,推动青年移民的市民化,政府有责任改革不合理的社会管理制度、构建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扩大就业、完善薪酬增长机制,移民自身也要积极整合两种文化、扩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基层是年轻人锤炼意志、成就事业的大舞台,在最前沿、第一线学习本领、磨炼意志,是广大青年学子实现使命与担当,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有效途径。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意义重大。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导高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孟津县工商联发挥自身优势,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组织开展招聘活动搭建就业平台,积极引导自主创业带动就业,注重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灵活就业“四轮驱动”,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以来,  相似文献   

13.
朱俊峰 《今日广西》2010,(22):20-21
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青年作为经济社会的“晴雨表”,是经济社会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柳钢青年在心理素质、学习方式、经济活动以及社会参与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社会转型环境的影响。笔者根据经济社会转型对青年心理影响规律,结合“柳钢青年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探寻柳钢青年心理发展趋势,从而引导青年在企业生产经营、建设发展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分析可以看出,当代青年的思想动态不断分化,在正向、理性、积极、务实、健康的主流下,部分青年的价值观、满意度和心理状态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五分之一现象"、青年群体特别是公职人员与打工青年的心理健康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重点关注三个青年群体——白领青年、打工青年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各级团组织要通过加强青年群体利益代言人功能、分类思想引导、改善服务等措施加以引导和干预。  相似文献   

15.
李成 《青年探索》2020,(3):65-72
青年是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青年群众基础建设。具体经验如下:在国家社会发展以及青年利益实现的互动关系中,坚持着党对青年工作的绝对领导;在将青年利益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满足和实现青年在政治、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利益期许;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及青年自身特点,及时对青年开展以法律法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劳动实践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以共青团、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为依托和纽带,将青年组织与社会组织以及青年实体组织与青年网络组织结合起来,在多元互动中发挥青年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在工作方式上,将组织管理与青年服务相结合、政治动员和价值实现相结合、线上引导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青年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单身人群的日益壮大促使了单身亚文化的形成,可以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一方面,单身亚文化促进了个体自我成长发展与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又导致个体心理缺失与社会焦虑的泛化。要合理引导单身亚文化这一崭新的青年文化景观,需要加强青年婚恋观教育的全员参与,规范青年婚恋交友的全方位服务,促进青年婚恋权益的全过程保障。  相似文献   

17.
矛盾修辞的使用反映出青年群体对现实生活进行解构的心理活动或生存状态。深入探究“矛盾青年”心理及其背后成因,提供尊重理解青年、促进矛盾心理弥合的可行路径,进而积极鼓励青年实现自我价值,引领青年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勇担使命、接续奋斗。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1)
正大陆方面历来高度重视两岸青年交流,为推动和扩大两岸青年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为广大台湾青年到大陆就学、就业、创业、发展提供空间,为他们参与大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和创造良好条件。2015年,大陆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搭建了一批有特色、条件相对成熟的两岸青年创业就业平台。举行两岸青年创业活动2015年以来,两岸围绕两岸青年  相似文献   

19.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是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青年合理利益诉求的满足是新时期青年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尊重和服务青年的合理利益诉求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帮助青年正确理解和解决自身健康成长、事业发展、社会参与和权利表达等需求问题,积极引导并切实解决好青年合理利益诉求,是共青团吸引和凝聚青年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