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格言     
《群众》1995,(3)
生命的第一个行动是创造的行动。——罗曼·罗兰向还没有开辟的领地进军,才能创造新天地。——李政道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高尔基创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创造力相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
我们学习过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原因的基本观点:内因与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这个观点可以用来说明一些问题。例如:  相似文献   

3.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应当成为我们各级领导者指导经济工作的基本方法。——突出主要矛盾,善于从纷繁复杂中抓中心。我们县基础差,底子薄,经济和社会发展积累的各种矛盾比较多,  相似文献   

4.
这个问题《科学人生观》第六课教材上已经谈到,“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但这个问题还可以作更深的理解。我们所讲的实际是指我们思想以外客观上存在的一切事物。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具体的时间、空间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每一个事物一方面有它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另一方面有它特定的广延性,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再一方面还有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与其他事物相联系的条件。这就是说,我们只有从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出发,才能对事物有真切的认识。因此,一切事物都必须以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  相似文献   

5.
回归哲学精神,回归民族信仰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我们才能理解自己,也才有可能让别人理解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一是尊重道,认为自然社会、宇宙人生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二是运用易,认为一切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且不断发展变化;三是主张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  相似文献   

6.
罗日东 《前沿》2007,4(7):32-34
边缘问题往往很难定性,这使得我们无法确定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边缘问题的连续性中介和运动性异化的道理,揭示了事物的边缘性,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认识论——边缘权变观。  相似文献   

7.
社会美这个术语,在美学史上过去是没有见到的。因为过去的哲学家,对于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包括某些社会事物,都称为自然;或者他们不认为在自然之外还有什么客观的社会事物。因而他们认为一切客观事物的美都是自然美,不认为在自然美之外还有什么社会美。现在我们承认在客观存在的事物之中,除自然界事物之外还有社会事物,两者的本质是各不相同的。于是也就要承认在自然美之外还有社会美。因为自然界事物作为客观存在具有它的自然性,即是不参与人力的或不依赖于人类生活的;而社会事物作为客观  相似文献   

8.
语丝     
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完美,而是最大公约的和谐。——企业的掌舵人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企业文化,无论它是公开的还是隐秘的,要么为企业带来利润,要么就是造成额外成本。——事实上,真正做到严肃对待文化问题的公司并不多爱情是一种脑力劳动,婚姻是一种体力劳动。爱情仿佛打桥牌,全靠算计;婚姻仿佛打麻将,全靠运气。——爱情和婚姻有本质的不同我们不能保证聘用你一生,但将努力使你一生被聘用。——NEC通讯(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曹来京说1.先爬上吊塔;2.等人围观;3.说“给我发工资吧”;4.领到钱或摔下来。——有民工这样无奈总…  相似文献   

9.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质和量是客观事物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的规定性。其中质规定着事物本身固有的特性,指示事物之间的实质上的区别;量规定事物的外在数量,指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精神文明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它的质和量各是什么?这种质和量分别是由什么东西决定的?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如何做到质和量的和谐统一?认真地思索这些问题,不但有助于我们对精神文明理论体系的研究更深入一步,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把实践的观念引入哲学,使得人和对象世界的关系建立起来了,于是便出现了现实世界的二重化——自在的世界和属人的世界;自我世界的二重化——自然的人和社会的人;社会历史的二重化——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客体。实践正是在这种逐渐展开的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从而达到对事物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1.
刘冬雪 《人民论坛》2011,(9):204-205
马克思把实践的观念引入哲学,使得人和对象世界的关系建立起来了,于是便出现了现实世界的二重化——自在的世界和属人的世界;自我世界的二重化——自然的人和社会的人;社会历史的二重化——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客体。实践正是在这种逐渐展开的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从而达到对事物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2.
博览文汇     
<正> 快乐计划好多年以前,我看过一本小书——《人的思想》,对我的生活产生了长远而良好的影响。书的作者是詹姆士·艾伦,下面是书里的一段:"一个人会发现,当他改变对事物和其他人的看法时,事物和其他人对他来说就会发生改变……要是一个人把他的思想朝向光明,他就会很吃惊地发现,他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人不能吸引他们所要的,却可能吸引他们所有的……能变化气质的神性就存在于我们的心里,也就是我  相似文献   

13.
狄德罗提出:“知道事物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人;知道事物为什么是这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苏格拉底说过:“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每个学生都有利用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关键是我们怎样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这种能力。在教学中我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学生常常这样认为:事物的肯定和否定方面,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理由是,事物的性质主要地由事物内部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而矛盾的肯定方面,就是肯定事物的性质和现状的方面;事物性质的变化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的次要方面战胜主要方面的结果,而事物的否定方面,正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和向他事物转化的方面。这种理解有一定道理,但是又是片面的、简单的。对这个不太容易讲清的问题,我冒昧地把自己的看法讲出来,以就教于同行。事物的肯定、否定方面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两者研究的侧面不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研究矛盾双方在斗争中的力量的不断消长造成的不平衡。我们把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在被支配和服从的方面叫次要方面。而事物的肯定、  相似文献   

15.
“幸福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我们不关心又时刻关心的问题。说不关心,乃在于我们往往存有这样的偏见,认为这个过于玄乎的问题更适合留给所谓哲学家去做那些空洞的讨论;说时刻关心,乃在于这样的事实,我们即便在最为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也总是或明或暗、或假或真、或多或少地考虑着我们的幸福(或许是一顿饭、或许是一场电影、或许是一份奖金),只不过我们不曾说出来,至少不曾说的这么明白——本文对于空洞的讨论并不感兴趣,我们只是想把那些不曾说的东西说出来,把那些不曾说明白的事物努力地说明白些。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每一个事物都是这网上的一个结,都同其他事物发生联系,相互作用,永恒发展。我们所面对的物质世界及其万事万物,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二者的统一便构成世界的历史演化过程。所以,我们在考察一个事物的时候,就要从静态上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其性质和地位;从动态上用永恒发展的观点分析其特点和规律。一、从普遍联系的角度看公安教育培训工作的性质和地位第一,公安教育培…  相似文献   

17.
认识方法是人类探索未知、获得真理的精神性工具和手段,是人类认识经验的结晶。在邓小平看来,认识是有角度和方法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认识事物,往往会得到不同的认识。中国人的事情要由中国人来认识,由中国人自己来做。从这一点出发,他强调运用反思方法认识过去的事物,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运用本质分析方法认识现存的事物,找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运用纠错方法及时纠正错误的认识和偏差,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运用预见方法认识未来的事物,以面向未来,开辟未来。一句话,邓小平的认识方法具有强烈的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  相似文献   

18.
纵横论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任何事物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之中。事物都有自己的左邻右舍,都存在于横向联系之中。唯物辩证法又告诉我们,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都有自己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所以,事物都有“古往今来”,都存在于纵向联系之中。失去横向联系,世界便成为无数简单事物的堆积;失去纵向联系,事物的发展将是任意的,不再受自己原有基础和历史的制约,这岂不荒唐? 但我们曾有一段时间,谈起成绩,往往总  相似文献   

19.
考试时,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从知识库中检索、调动、选用政治学科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作出判断。如何"玩转"知识库?笔者尝试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知识建构系统化。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建构意义。我们在意义建构中既要通过对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理解,将此事物与彼事物区分开来;又要理解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建构高中政治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注重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注重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残奥会会徽,给人惊喜也让人好奇,为什么是“之”字? “之”字,笔画点与曲线的对比,形成强烈的动感与美感,所以被选作会徽图形;作为记者,总是从被采访的某个点出发,深入探究、挖掘人物(事物)背后的曲曲折折——这个过程,也像个“之”字。没料到,此次采访,给了我们两个如此有趣的启示,故此,本篇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