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广涛 《探索与争鸣》2022,(11):91-100+179
近年来,排外主义运动在发达国家甚嚣尘上。欧美等国的排外主义聚焦于外来移民,而日本的排外主义与此有着很大区别,其攻击对象主要是东亚邻国人。日本排外主义的发生与日本战前时期的殖民统治、战后时期的战争责任认识问题以及当前东亚地缘政治形势变化所引发的系统效应密切相关。考察日本排外主义的历史演变可以发现,作为“恐惧论”和作为“优越论”的排外主义曾长期主导日本排外主义的话语空间。日本排外主义形成与发展的背后体现着鲜明的政治逻辑,东亚国家间关系的发展演变对此有着直接影响。当下的全球性排外主义思潮则进一步强化了日本排外主义的势头。  相似文献   

2.
自19世纪末到二战,美国移民的政策中排外主义泛滥。美国的排外主义运动自殖民地时期就开始,之后出现了三次高潮。二战前美国移民政策中的排外主义是民间的排外主义运动的升级。美国移民政策中的排外主义是当时美国社会经济中各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究其根源,移民政策中的排外主义实际上是种族主义在移民政策上的表现。只要美国移民政策中的排外主义还存在,种族主义的阴影就会继续笼罩美国社会,而且必将对美国社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浅析当今世界的民族主义浪潮陈新明民族主义主要表现在经济上的保护主义和利己主义,政治上的分离主义和独立倾向,民族关系上的排外主义和暴力行动。民族主义在政治上和民族关系上所造成的影响特别明显。冷战后的这股民族主义浪潮致使世界动荡不安。(一)在欧亚大陆的结...  相似文献   

4.
<正>【重要发现】2018年,逆全球化思潮波涛涌动,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持续抬头,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其中,排外主义、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思潮交融交锋态势加剧,外溢效应显著,凸显出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收益不平衡性问题。多元思潮综合体"特朗普主义"强势来袭。"特朗普主义"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面的、混杂的,其中既有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5.
2018年,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内生型危机及国际外溢效应主要表现为:贸易与投资保护的全球蔓延;政治极化、保守化和极端化的全球扩散;逆全球化、民粹主义与排外主义的全球流行;意识形态、宗教与文化冲突的全球扩大化;政治、经济、军事与安全领域的摩擦、对抗、危机乃至战争及其国际传播。因此,遏制西方国家新自由主义内生型危机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是国际社会共同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重要发现】抗疫时期涌现的社会思潮如放大镜般暴露出疫情之下的现实矛盾,反映出严峻而复杂的内外部形势。它以众多我们所熟知的社会思潮为底色: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普世价值、极端主义、排外主义、生态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反智主义、泛娱乐主义、女性主义等,呈现出个性色彩突出、针对性极强,并向特定领域高度集中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民论坛一直致力于对国内外思潮的研究。2018年,人民论坛在以往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视野,组织相关领域20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讨和访谈,综合评选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十大思潮: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单边主义、排外主义、极端主义、新自由主义、生态主义、种族主义、女性主义、普世价值论。  相似文献   

8.
3月 6日至 10日 ,对外友协亚非部主任、国际青年交流决策者论坛主席冯佐库率代表团一行 7人出席了在以色列埃拉特举行的国际青年交流决策者论坛执委会及青年反对种族主义、反犹太主义和排外主义研讨会。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周年 ,为此国际青年交流决策者论坛在举行论坛执委会的同时 ,与以色列地方政府联合会联合举办了青年反对种族主义、反犹太主义和排外主义研讨会 ,探讨如何面对上述思潮给各国带来的威胁。中国、丹麦、德国等 14个国家的 60余位代表出席了研讨会 ,他们分别来自各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学术研究机…  相似文献   

9.
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思潮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矛盾冲突的产物和表现。它往往在一定范围和领域获得广泛的认同,对社会生活起到巨大的冲击作用。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改革的大潮中,社会的激烈变动导致了社会思潮异常活跃。认真研究当前在我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主要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辨别其政治方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理论、政治诉求、传播渠道、社会影响及其特点,对于提高我们的政治敏锐力和政治鉴别力,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协调与合作为基本特征的多边主义倡导从个体到整体的合作性互动实践,着眼于构建从全球到区域的多边制度结构,在抵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排外主义等逆全球化潮流中影响力逐步增强。当今世界,虽然一系列负面思潮依然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但走向多边却是不可逆的时代发展大势,其必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规律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社会思潮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是有条件的,主要表现为思潮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与依据以及大学生接触社会思潮的可能性与必然性。这种影响是有规律可循的,表现为存在规律、传播规律和互动规律。应对社会思潮的冲击,首先要以开放和包容的自信心态正视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对社会思潮影响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素养。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前后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 ,它涉及艺术、文学、历史、政治和哲学等观念形态的诸多领域。它是西方发达国家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己由国家垄断走向国际间的跨国垄断阶段 ,即晚期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为背景 ,以逆向思维分析方法批判、否定、超越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的观念思潮 ,自80年代传入我国以后 ,在我国意识形态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如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的“消解理想、躲避崇高” ,主张平面写作以及哲学领域表现出的反本体论、主张走向生活世界等现象。…  相似文献   

13.
2019年,智利发生暴力骚乱的实质是左翼民粹思潮排斥"新自由主义"的国内政策模式;在老牌发达国家美国,民粹思潮带有更多逆全球化的右翼色彩,主要排斥"自由国际主义"的对外政策模式。"美国优先"的逆全球化右翼民粹思潮对欧美总体政治生态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经济上趋于扩大的贫富差距与选举政治的发展,是民粹思潮盛行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社会思潮已经发生了积极的重要变化,人心总体趋稳,但仍存在较多问题。目前应当特别注意坚持邓小平提出的人文社科领域的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克服排外主义思潮,不把"西方思想"当成贬义词。特别注意和强调以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在全局上主要依靠改变现状赢得人心,而不是主要依靠意识形态的力量解决意识形态问题。特别注意重温、明确和应用邓小平式的解决意识形态问题的新标准,避免以过高的、不适当的标准人为地激化矛盾。思想意识领域既要有原则,也要有耐心、有宽容精神,不要急躁,不要强求一律。  相似文献   

15.
社会民主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方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政治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自产生以来,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先后历经了伯恩施坦主义、福利国家理念、"第三条道路"等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理论体系。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当代西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在政府与社会、效率与公平以及生态环保等问题上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创新。同时,英国工党等西方主要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发展也呈现出了新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思潮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以来,对我国的文化艺术、学术研究和思想意识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的影响产生了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正面效应主要表现在解放人们思想、激发人们的理论创新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思考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等方面;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历史共识的缺失、道德观念的淡化、责任担当意识的减弱、文化艺术创作出现低俗化等方面。中国社会总体上还处在从前现代性向现代性过渡的阶段,相对于大力推进现代性构建的主要任务而言,要积极应对后现代主义带来的负面效应,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股以绝对平等、"弱者正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思潮逐渐显现,即权利泛化思潮,其已在网络空间产生了较大影响力并波及现实社会。权利泛化思潮会对我国国家安全、政治安全、社会秩序以及个人生活产生危害,需要高度重视、有效防范。  相似文献   

18.
社会思潮是影响青年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思想来源,青年是社会思潮的重要建构力量。社会思潮的形成有其必然的社会原因。社会思潮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不同性质的话语体系,对青年思想道德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面临社会思潮汹涌而来的新语境,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要从话语双方身份定位、话语内容、话语场域这些话语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来进行,以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9.
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政治参与,一方面彰显国家民主政治进程和公民社会建设的进步,另一方面在参与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消极征兆也同样会削弱政治参与的正当性,当前网络原教旨主义的消极征兆表现得尤为明显。网络原教旨主义存在的主因是参与主体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认知困境而造成的。要消除网络原教旨主义征兆,应通过增强民众对现有政治制度的认知、培养成熟的意见领袖队伍、对网络原教旨主义思潮和话语及时予以回击等措施,提高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的能力,减少盲从性和无序性,真正以负责任的公民自治主体的身份参与到网络政治中来。  相似文献   

20.
民族主义思潮的主流是积极的,且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也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但民族主义也有其非正常和非理性的部分。青年群体容易受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不健康的民族主义思潮会对青年"国家—民族"政治观念的形成产生恶劣影响,健康的民族主义思潮对青少年形成理性的"国家—民族"观念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