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论坛》2013,(6):88-92
城镇化是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有机组合而成的,其中人口城镇化是核心和目的。内涵式城镇化的推进应该紧紧围绕人口城镇化这一目的,通过土地城镇化为实现人口城镇化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等物质条件。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土地城镇化发展速度过快,而人口城镇化则被忽视,其发展速度远远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因而两者之间产生了不协调、相分离的趋势。要努力推动内涵式城镇化发展,就要协调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促使失地农民向市民身份转化的完成。农民凭借土地可以实现对于生产要素的转换,以此完成生产方式的转变,从而确立工业化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最终促使失地农民真正地融入市民社会的生活,实现城镇化内涵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边群 《理论视野》2012,(12):73-74
城市化最大问题是效率低下《人民日报》2012年10月17日刊登吴敬琏的文章指出,我国城市化在加速,不论城市建设还是城市运营,都效率低下,使城市化和工业化受到了成本过高的阻碍。首先,土地资源大量浪费。中国是一个土地短缺的国家,但我们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浪费非常严重,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大大地超过了人口城市化的速度,万元GDP耗用土地面积超过发达国家10倍以上。而且用这样的办法进行城市化就造成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和大量虽然进了城却并没有真  相似文献   

3.
    
《求知》2017,(2)
<正>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故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荀子·议兵》【释义】敬:恭敬谨慎。慢:怠慢,疏忽。若重视所做的事情就能取得成功,若是漫不经心,必将导致失败。谨慎胜过怠慢就吉利,怠慢胜过谨慎就失败,计谋超过欲望就顺利,欲望超过计谋就凶险。【作者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  相似文献   

4.
    
《求知》2017,(2)
<正>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故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荀子·议兵》【释义】敬:恭敬谨慎。慢:怠慢,疏忽。若重视所做的事情就能取得成功,若是漫不经心,必将导致失败。谨慎胜过怠慢就吉利,怠慢胜过谨慎就失败,计谋超过欲望就顺利,欲望超过计谋就凶险。【作者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  相似文献   

5.
杨明辉 《学理论》2015,(3):82-83
"守中治边"与"守在四夷"是我国古代大多数封建王朝治理边疆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是制定各项边疆治理计划的基础。在封建统治者的眼中,"守中"之地与"四夷"之地有明确的划分;多数封建王朝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就是国家繁荣安定,边疆没有战事发生,让国家的疆土能够完整,从而在边疆地区实现"守在四夷"。主要从"守中治边"与"守在四夷"之间的关系切入,并且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做出探析。  相似文献   

6.
(一) 民,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其内涵是不同的.但有一点相通,即"民"是相对于"官"而言的,民即百姓. 所谓取信于民,就是官要得到老百姓的信任.现阶段,取信于民,就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广大人民群众不仅相信和拥护,而且能自愿地贯彻执行;党的各级组织和国家的各级政府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35)
刘师培作为清末鼓吹向西方学习先行者之一,重要的活动之一是宣传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的观念。刘师培的《中国民约精义》一书中许多内容涉及国家构建过程中的财产权问题。刘师培认为:近现代国家构建中,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财政问题,纵观西方宪政观念的起源,主要就是从规范君主收税、税款支配及用途开始成形的。为此,他从中国古籍中寻找相应依据。如"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如"天下为天下之天下,则天下之财亦为人民共有之财。"并提出了"君主既为人民尽义务,人民即当与君主所权利,此君主所以有财也。然人君所有之财,与国家公同之财究当区之为二。"批驳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存我为贵"等错误观念。他的一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国家权力观与当代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的共产党必须清醒地认识国家权力具有的两重性,正确而又谨慎地对待国家权力.它是个"法宝",就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它可能产生"祸害",就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说到政德,人们并不陌生。自古以来,政德隆,民德昌;政德废,民德降。政德建设始终与国家兴衰、政权安危紧密相连,与民风淳正、社会和谐休戚相关。在全面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0.
郭文婧 《民主》2014,(1):59-59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在2013年12月23日召开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市长王安顺、市委书记郭金龙都表示要坚决遏制人口无序过快增长,要切实把北京常住人口增速降下来。人口必须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人口过于庞大,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许朝军 《民主》2007,(12):42-42
最近,关于领导干部关注网络舆情的报道接连见诸报端。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网上征求民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嫣中要求"凡是媒体、互联网曝光的安全事故安监部门都有责任查处";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就"城乡统筹"网上问计于民,并先后两次约见网友共话发展;江苏宿迁81名副处级以上干部集体开博客;等等。  相似文献   

12.
陈柳钦 《民主》2007,(7):5-7
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尚书·五子之歌》指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它构成了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而《管子·霸业》突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左传·庄公三十三年》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孟子·梁惠王下》则提出"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  相似文献   

13.
有位作家曾经这样说过:人生是一种自我经营的过程,要经营就要讲运算。所以,人生离不开"加减乘除"。一个人生活得是否快乐、幸福,关键取决于其"算术"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执行主任萨拉斯,应本刊记者之请,就基金会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就等发表了谈话。他指出,要解决世界人口问题,关键是发展经济,使人们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目前某些国家人口增长率超过经济发展的速度,人民生活越来越差的状况,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5.
正"9·1 1"后,人们常把"基地"组织作为恐怖组织的代表,但"IS"在诸多方面都超过了"基地"组织。"IS"拥有完整的意识形态体系"IS"自成立以来,力量迅速增加,目前已经占领了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800万人口,其经济实力、军事能力都远远超出了此前的恐怖组织。据估计,"IS"有大约3.15万人的武装力量,拥有充足的枪支弹药,并配备装甲车辆、坦克、重型火炮等先进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领会其内在含义,将"三干三改"作为干事创业的座右铭,自觉践行"三严三实",以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作风奋发有为地做好各项工作。今年6月份,习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指出,"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和深化,作为中学基础教育课--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深刻地指出:"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民)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这反映了史学对于国民和国家的极其重要性.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更是提倡国人"当以良史之忧忧天下",增强民族的忧患意识.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则认为"史学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必须重视历史学和历史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国学赏析     
《侨园》2013,(12):48-48
<正>【原文】哀公(1)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日(2):"举直错诸枉(3),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注释】(1)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国君,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2)对日:《论语》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对日",以表示尊敬。(3)举直错诸枉:举,选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错,同措,放置。枉,不正直。【译文】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  相似文献   

19.
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美、日等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主要特征是:政策目标以提高长效性的农业生产能力为主,兼顾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环境;政策手段以土地等基础设施投入、农用生产资料补贴、信贷服务和价格支持为主,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资源短缺型国家努力提高土地经营规模,资源富裕型国家开始保护生产能力.要严防"拉美陷井".这些经验为我国从决策层面更好地处理国民经济与"三农"的关系,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国家"的分析范式中,"官告民"案价值合理性为:政治国家作为暂时存在的异化体,积极维护国家利益;政治国家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积极维护公共利益;政治国家作为法定权利的制定者,积极扩展社会权利。因此,构造"官告民"制度一方面应体现国家权力的合法性权威及限度,另一方面应对弱者进行制度性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