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9年,针对"警路企"(交警、路政、企业)一路多方在基层党建、安全生产、应急保畅等方面具有共性目标但缺乏共建机制,容易造成资源重置和浪费的情况,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柳州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州运营公司)创新打造"两互两共"(组织互联、技术互通、资源共享、人才共用)党建协助平台,有效破解单一党组织无法攻克的难题,拓宽党建工作维度,构建基层党建大格局,把"党建孤岛"串联成"党建高地",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建联盟组织力,"两互两共"党建品牌获评"自治区国资委2020年度党支部党建品牌最佳案例"。  相似文献   

2.
正四川开江县按照"组织优化、党员示范、产业支撑、项目引领、结对帮扶、多方共赢"的思路,将"党建引航脱贫路、先锋托举奔康梦"活动细化为"五大工程",加强领导,高位推进,以全县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为平台,找准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共同推进的结合点,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社会事业、群众素质和服务体系、服务阵地、服务资源、服务队伍全面推进,既加速了经济社会发展,又加强了党建基层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3.
于冰 《今日海南》2013,(4):37-37
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要求,海南边防总队临高支队调楼边防派出所积极协同地方党委创建"海上流动党支部",有效整合基层警地党建资源,创新推动基层党建,有力服务国家海洋权益维护,收到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4.
正河源市连平县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强化党建引领,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充分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同时,连平还创新推行"一网式"精准党建,科学划分三级网格,有效整合基层各项资源,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乡村治理关键在于基层,基层工作关键在于党的组织、党的建设,抓党建促治理、优服务,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社会治理,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多方参与、共建共治的乡村治理格局。一、綦江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情况重庆市綦江区(不含万盛经开区)共有302个行政村,2525个村民小组。农村户籍人口50.67万人,常住人口39.19万人,其中,党员20690人,占4.08%。近年来,綦江区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效激活了乡村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党建通过乡村治理发挥引领作用。随着乡村社会的剧烈变迁和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转向,基层党建的组织路径陷入"悬浮化"困境,难以突破组织建设的"内卷化"难题。调查研究表明,以区域化党建重塑整合资源的组织结构、以党员联户激活群众动员的组织过程、以治理导向再造党建嵌入乡村治理的组织路径,最终使党建成为转型期国家与社会互动的黏合剂。"嵌入式"的组织路径不仅激活了基层党建,并且从治理责任、治理方式和治理属性三个方面重塑了乡村治理,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治理效应,释放了塑造乡村公共秩序的持久力量。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为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因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导致的社区功能随意化、资源分散化、政策碎片化等问题,浙江省绍兴市积极探索城市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以党建优势基础为依托,通过自发自愿签订互惠"契约"的方式,广泛发动社区内各类主体有序参与到社区共建中,有效融合机关部门组织优势、非公有制企业资源优势、社会组织参与优势、党员及社会人士个人优势,形成系统建设、整体治理,平等互动、问题共解,过程可控、成果可期的运转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逐步构建起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和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五水汇"党建联盟把握"融合发展"主线,聚焦引领、发展、服务三大主题,是跨体制、跨单位的区域化党建新尝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形势下,要用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基层党的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组织资源,积极探索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动,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效应。近年来,南通市始终突出大抓基层导向,深耕细作城市基层党建阵地,探索创建党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特征,在于其根植于群众路线的人民性。基于湖北黄冈F村基层党建实践的考察表明:当前中西部留守型农村基层党建最大的问题在于脱离群众路线形式主义的"组织内建设",典型体现在以"痕迹管理"为突出表现的基层党建文牍化上。同时,以"痕迹管理"取代"群众工作",建设路径扭曲;高标准的党组织建设与空壳化、留守型村庄基础不匹配,资源错位明显;"组织期待"褪变为"基层疲惫",组织目标偏移突出。进而产生了村级组织行政化、组织建设内卷化等一系列恶劣后果。纠偏机制正在于彻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回归群众路线,找回村级组织政治性。  相似文献   

10.
"微媒体"的发展使基层党建工作呈现开展方式多样化、参与主体大众化、信息传播双向性等新特点,这为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更好地发挥微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功能,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需要丰富党建工作内容、整合利用党建资源、创新党建工作模式,进而巩固党在基层发展中的领导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江苏省如皋市公安局党委按照"抓党建、强班子、带队伍、保平安"思路,结合"两个职级"晋升改革,盘活现有警力资源,将退二线干部特别是退二线科级干部充实到各基层党支部担任专职副书记,着力破解基层党建难题,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2.
基层党建工作的效果关系到群众对党的认可和支持。在新时代中,要想让基层党建提质增效、深入人心,必须要苦练"内功"、增强本领,设立有"温度"的基层党组织,加强"互联网+基层党建"的模式创新,从而让基层党建更生动高效,造福于民。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新时代的村民自治转向社区自治,村级组织建设的重心正在从村民自治转向党组织建设。以基层党建来统领乡村工作,成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的方向。社会资本与社区治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江西省农村基层"党建+"在工作理念上突出协商取向,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和整合民意;在组织设置上,构建"一核多元"党群管理架构,提升组织力协同发展;在工作机制上,建立健全公开机制和监督机制,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在工作内容上,强调"党建+村中心工作",实现与基层实际有机融合。优化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必须使"党建+"工作服从治理需求,根据社区社会资本的总量和分布决定其内容和机制;必须强化建章立制、确保规范运行,开展实质性内容的党建活动,扩大工作覆盖面;同时,必须使"党建+"工作嵌入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着力培育农村社区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基层党建面临着行政主义思维、"两新组织"党建流于形式、基层党建成本过高等现实问题。要推进基层党建的规范化,必须明确基层党建的基本目标,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党建中的核心作用,推进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强化现代化工具在基层党建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的协同发展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够有效提升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的协同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优势,加强基层党员教育,通过创建扶贫经济联合体、实施包保责任制等方法,提高扶贫工作效率与党建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21,(12)
正近年来,常州市委组织部围绕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目标,聚焦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重点领域,从组织体系、书记队伍、支部建设、党员队伍、阵地建设、党建品牌等方面入手,一体化实施基层党建"龙城先锋"工程,推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增强先锋意识,把握先锋内涵,践行先锋使命,展示先锋形象,牵引带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龙城先锋"工程建设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共同努力下,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有力推进全省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在常州落细落实,全市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实现新跃升,基层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争当‘龙城先锋’、建设幸福常州"成为全市广大党员的自觉行动,"龙城先锋"工程成为常州基层党建工作的一张靓丽名片。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宁波市委高度重视城市党建工作,以整个城市为建设空间、以社区为建设基本单元,统领社区党建、"两新"组织党建以及机关党建、事业单位党建和高校党建工作,统筹城市内各类党建资源,整体推进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9,(1)
<正>沛县县委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凝聚党建合力,为新时代建设"强富美高"新沛县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坚持"三级书记"抓党建,把工作责任落实到组织建设最后一公里。把"铸魂强基"作为全县基层党建工作主题主线,从强化三级书记抓党建责任入手,推行基层党建工作清单化管理,制定县委、基层党委和支部三级书  相似文献   

19.
程鹏  何伟 《重庆行政》2016,(3):18-20
正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说过:"一枚信息炸弹正在我们中间爆炸,急剧改变我们每个人内心据以感觉和行动的方式,以信息为载体的知识将成为资源和运输的替代品"。探索信息网络技术对基层党组织工作内容、活动方式的内在影响和机理,揭示信息网络技术增强党执政合法性的内在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顺应基层党建工作与新技术"融合共生"的趋势,对于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由"相对封闭"向"有序开放"转变、由"单边灌输"向"多方互动"转变、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全面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非公党建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而出现的基层党建新领域,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山市S镇非公党建实践的调研表明:非公党建认知功利化突出、党建基础分化明显、党建活动形式化严重,共同形塑了基层党组织悬浮化这一困境。相比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等传统党建领域,非公党建是建立在"私人主导"的产权结构、以"外部嵌入"为组织特性、以"员工核心而非组织核心"为组织定位和以"参与而不干预"为实践路径的组织实践过程。组织意图的实现有赖于功能发挥,功能发挥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基层组织建设。大变革时代,不存在一劳永逸和一蹴而就的非公党建模式,关键要在正确认识非公党建基本规律基础上,树立非公党建的政治价值认知,同时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群众工作优势和党员作用,实现基层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群众利益、组织意图之间的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