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近年来,受本国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全球公共物品消费数量日益增加的影响,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日益不愿在多边协议框架中让惠。尤其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趋势。退出TPP、主动挑起贸易摩擦、减少国际责任分担等,充分表露出美国不愿意再分担国际公共产品成本的倾向。特别是在经贸领域,美国全面转向"本国优先",力图在最大化本国收益的同时,减少其对于全球责任的承担,表现出更加激进的本土主义、孤立主义、保护主义,以及"去全球化"色彩,  相似文献   

2.
"美国优先"和"使美国重新伟大"是特朗普竞选执政的两个口号,其当前战略调整的首要目标就是要重振美国国际影响的国内基础。特朗普政府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一旦开启,不仅将蔓延至全球贸易领域,还有可能蔓延至全球投资和金融领域,其后果不堪设想。惟有开放协作、共商共享才是共处之道,才能真正实现普遍繁荣与持久和平。  相似文献   

3.
读书     
<正>《世界是红的》白云先生著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42.00元从英国脱欧到特朗普上台,欧美政坛黑天鹅起舞,逆向全球化浪潮在欧美初现端倪,世界经济凛冬将至。自中国入世以来,世界经济"中国生产、西方消费"的模式难以为继,为防中国经济硬着陆,去产能、去杠杆、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双创等顶层设计频频出台。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0,(17)
正5月23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看望政协委员时指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标志着我国的全球化战略进入了更加理性、更加务实的新阶段。自从2017年1月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世界贸易的平静格局开始被打破。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政府无视WTO的贸易规则,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贸易战"、"科技战",尤其是对中国的华为公司进行了不择手段的封锁、打压。由此,全球产业的供应链系统变得岌岌可危、风声鹤唳。  相似文献   

5.
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发生了从区域化到一体化再到全球化的演变,全球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变革性阶段。作为强大的变革力量,全球化造成了社会、经济、治理制度以及世界秩序的大规模变动更新,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体系正在进行着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来最不同的体系转型。中国需要基于对国际体系转型中的多元认识,处理好自己的战略和排序。  相似文献   

6.
特朗普政府挑起对华贸易摩擦的表面理由是所谓的中美贸易不平衡,实则为打击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以及遏制中国崛起。但美国挑起贸易摩擦根本无从达到其目标,到头来恐怕是损人不利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中国经济大海般的底蕴在于其巨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庞大的需求量、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发展红利,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以来不断走深走实和持续扩大的对外经济合作朋友圈。因此,中国有信心、有底气打破美国此次的贸易封锁。  相似文献   

7.
美国一再出尔反尔,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摩擦的做法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层次原因。表面上看,中美贸易摩擦的症结在于双边贸易严重失衡,实际上"贸易失衡"是特朗普政府放出的一个烟雾弹,其真实目的是封锁和遏制中国的崛起,以维护自身在高科技和金融等领域的霸权地位。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重要发现】2018年,逆全球化思潮波涛涌动,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持续抬头,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其中,排外主义、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思潮交融交锋态势加剧,外溢效应显著,凸显出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收益不平衡性问题。多元思潮综合体"特朗普主义"强势来袭。"特朗普主义"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面的、混杂的,其中既有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9.
在逆全球化背景下,中美竞争导致两国贸易摩擦将是一场持久战,全球经济格局和国际货币体系可能面临新一轮的重构。从短期效应来看,中美贸易摩擦损害人民币币值稳定和我国贸易市场份额,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产生不利影响;但从长期效应来看,贸易摩擦对完善我国营商环境产生的倒逼机制将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我国应对内审慎制定宏观政策,对外促进区域经济合作,通过数字货币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0.
正长期以来,经贸活动一直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高举"去全球化"旗帜的特朗普上台曾一度引发全世界对中美关系的担忧,2017年11月特朗普访华,双方破纪录地签订了2535亿美元贸易大单,全球乐见于中美关系拨云见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然而短短数月后,特朗普对华的各种感谢和赞美话音还未消散,就签署备忘录,决定对华输美产品设限,单方面挑起贸易争端。特朗普政府一意  相似文献   

11.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共和党领跑人特朗普引发的一种颠覆传统的政治现象,受到社会各界密切关注,产生出所谓"特朗普现象"。"特朗普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美国政治制度积弊已久、美国经济现状堪忧及美国社会矛盾凸显。"特朗普现象"对美国内外都有着深远影响:将会冲击美国传统发展模式、刺激反全球化浪潮以及改变全球治理中的美国力量。  相似文献   

12.
<正>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2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习近平祝贺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感谢特朗普2月8日来信就元宵节和中国农历鸡年向中国人民致以节日祝福,对特朗普表示愿意努力拓展中美合作、发展惠及中美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建设性双边关系表示高度赞赏。特朗普对此表示感谢,再次祝贺习近平主席和中国人民节日快乐。习近平指出,总统先生就任以来,中美双方就共同  相似文献   

13.
正【重要发现】关于此次中美贸易摩擦,受访公众最想了解贸易摩擦的实质原因、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以及对中美各自的危害。受访公众普遍认为,美国擅自挑起贸易摩擦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必将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美国罔顾多边贸易规则制造贸易摩擦的行径,必将损害美国的国际形象与国际威信。69.0%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擅自挑起贸易摩擦可能会"挑战既有国际经济秩序和贸易秩序";超七成受访者认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完全是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错误行为造成的:美方错误渲染对华贸易逆差;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错误政策取向;在国际贸易争端中继续采取霸权主义行径的错误行为方式;错误地将中国视为其贸易打压对象。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9)
<正>4月6日至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邀请,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特朗普举行会晤。这是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中美两国元首的首次会晤。台湾方面对这次会晤密切关注、严阵以待,担心台湾再次沦为美国拿来交易谈判的筹码,这种担忧已经成了台湾方面的一块"心病"。虽然"习特会"最终没有公开提及台湾问题,但台湾担心被美出  相似文献   

16.
一、世纪之交国际经济环境的总体态势对未来国际经济走势和格局的总体判断与分析,是研究与制定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都进入了大调整时期,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悄然兴起;日本经济陷入困境、美国经济优势增强;东亚爆发金融危机、欧元正式启动;大国纷纷制定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全球经济调整的步伐加快。这些因素,使中国在迈向21世纪的进程中面临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1.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和市场的一体化。这一发展趋势在宏观…  相似文献   

17.
美国智库与政府的关系密切,保守派智库与美国共和党政府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哈德逊研究所为代表的保守派智库强势崛起,基于长期对中国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多元化的决策服务机制,深度参与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制定,在中美贸易摩擦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影响。通过对保守派智库影响特朗普政府决策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美国智库的作用和影响中美关系的源流,从而更好的作出战略判断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8.
梅新育 《群众》2017,(6):11-12
几乎从去年11月9日美国大选结果揭晓之日起,特朗普时代的中美贸易摩擦是否会激化?中美贸易战将怎样开打?这些问题就开始成为国际舆论热议的话题.由于特朗普胜选特别是上任以来,美国贸易主管机构接连宣布了几项对华不利的贸易争端裁决,围绕这方面的议论还有升温趋势.但只要冷静客观审视,就不难看出,目前贴给特朗普的“反全球化”标签未必符合事实。  相似文献   

19.
国际服务外包:新趋势与新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繁华  苏佳丽 《群众》2007,(8):32-34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发生了新变化,在制造业国际转移仍然占据产业布局调整重心的同时,服务业国际转移明显加快,尤其是其中的国际服务外包异军突起,正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新兴领域。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加快我国现代服  相似文献   

20.
丁启玉 《理论月刊》2006,58(10):125-128
美日同盟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贸易摩擦迅速“政治化”的过程,经济矛盾的激化与政治、安全关系的强化相互交织,双边关系经历了“U型”的发展模式。美日贸易摩擦不仅是国家间经济利益调整的结果,也是两国在国际体系中的结构性地位差异,国际体系结构松散或紧密的趋向,双边政治、安全关系以及国内集团政治利益等各种因素互动的结果。本文试图对美日在20世纪末期贸易摩擦激化背景下的同盟关系作一个多层次,较为立体的解析,试图说明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美日关系发展的规律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