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没有中断过的古国。这使得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并以传统经典的形式得以保存至今。这些传统经典经过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精华的浓缩,是精华中的精华。中华传统经典虽然寥寥数笔,但却能道出宇宙人生的大道,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深刻领悟,对提升领导干部的修养具有一定的价值。传统文化典籍数量上相当庞大,可谓汗牛充  相似文献   

3.
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 繁荣发展草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并提出,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09,(10):33-33
为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积极作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指数,河北省秦皇岛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国学经典名句、文明健康用语‘六进’”活动。今年7月到8月期间,市文明办通过《秦皇岛晚报》、文明秦皇岛在线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征集“国学经典名句、文明健康用语‘六进’”活动的语句,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共征集到来自25部古典名著中经典名句和文明健康用语700余条。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民族以农立国,农村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耕读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彰显了中国人民对"留得住田园风光、护得住绿色生态、读得了文明经典、传得了良风美俗、养得好身家性命、安得好父老乡亲"这一生活状态的向往。可以说,耕读文明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秘密丛林。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期间明确指出:"农村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这为我们认识中华文明的发源、文化软实力的构成元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7,(5)
正我们很高兴生活在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度。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浩瀚的文化经典,那一册册光辉的篇章,那一部部宏伟的典籍,犹如蕴涵丰富的宝藏,深植于这块文明的厚土;又如璀璨炫目的繁星,在人类文化的星河中闪烁华光。不可否认,近年来,随着电子阅读兴起、阅读方式多元化,公众阅读"去经典化"的  相似文献   

7.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融为一体,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超越、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卢淑彬 《当代广西》2014,(24):51-51
正国学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中正文明、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而国学经典则是国学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教育部正在实施国学进小学计划,《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重新纳入小学课本。教育部要求确保2014年秋季使用德育、语文新教材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占50%以上的比重;要求中华优  相似文献   

9.
周建新 《理论月刊》2022,(10):82-8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对于赓续民族文明血脉具有重大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任重道远,数字化为其守正创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数字化所具有的资源整合性、多元性、广受众性等优势,能很好地打破传承理念碎片化、传承手段单一化、传承体系断层化等困境,这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化的互嵌发展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数字化所带来的文化数据整合、文化空间共享、文化沉浸传播、文明交流互鉴等创新路径,有助于推动文化资源整合、文化空间延展、文化体验深入、文化互鉴畅达,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在当代真正焕发生机与活力,在国际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珍贵的结晶。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知、情、意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华,阐述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使中国优秀优统文化能够在新时期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克拉玛依区全国文明城区的创建工作和“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教育宣传,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全区人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文化品味和人文素质,新疆克拉玛依区文明办在全区组织开展经典国学教育活动。该区以国学教育进校周、国学教育进社区、国学教育进家庭、国学教育进企业、国学教育进机关等方式在辖区内进行全方位的国学教育普及。  相似文献   

12.
王一闳  周菲 《长白学刊》2023,(5):141-14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明创新,表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人类文明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华文明创新的应有之义,表达了中国智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为世界文明的重大思想成果,马克思主义以其时代性的深刻洞察力唤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实现了对中华文明的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华文明创新的集中展现,具体表现为思维方式、理论表达、实践路径三重维度。这一成果促进了提升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文化自觉、坚持走自己的路的道路自觉、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明自觉,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3.
经典诵读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要求与内涵。它已从最初古老、传统、简单的"见字出声"的诵读方式,演变为一种需要艺术化加工的、以艺术化的技巧和手段传承传统文化经典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化的技巧和手段就是经典诵读技巧的运用。经典诵读技巧的运用作为经典诵读研究的核心部分,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通过对诵读状态、声音控制和表达技巧等技术化手段的探究,使青少年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掌握有声艺术运用手段,营造经典诵读文化氛围,再现传统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明非常重视安顿人的身心、开发人的德性与智慧,这对当代社会而言,仍然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不断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从而为人们树立文化自信奠定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鄂政发[2017]45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文化厅确定的第一批湖北省珍贵古籍(384部)名录和第一批湖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10个)名单,现予公布。湖北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拥有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是荆楚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树立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智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其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为中华文化的赓续增添了全新动力。总结中国共产党继承创新传统文化的经验可知,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坚持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文化发展成果的标准,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巩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成果,始终坚持文明交流互鉴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新时代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挖掘整理传统文化资源,树立科学传统文化观,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提升国际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稳  曹宏 《观察与思考》2014,(10):39-4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在文化全球化冲击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遭遇到风险。这种风险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中原创力薄弱;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世界共享"。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重视培育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感,重视文化生态的维护,以应对和解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典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古典文化对于青年人的教化作用。应从教育制度、课程标准入手,让青年一代真正感受古典文化之美,真正让古典文化对青年一代产生塑造人格和陶冶情操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6,(1)
正确理解高校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帮助我们认识高校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因此,我们要切实推动革命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相似文献   

20.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是广大华夏儿女的责任。学习国学经典文化,从中领悟先辈们的处事哲理,将其应用到日常学习、工作中,可以达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