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要充分看到美国挑起的对华贸易摩擦的实质,要看到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图谋,要相信中美贸易战中,中国代表的是人类发展的方向,代表的是世界进步力量,代表的是正义,代表的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义必胜,人民必胜。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从一穷二白到进入世界经济舞台中心的过程,是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共同作用的过程,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过程。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社会基础、文化基础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内在支撑,"得道多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有精神力量的支撑,也需要形成自身独有的精神特质。对于中国而言,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进程没有间断的文明古国,作为在艰难困苦中不断成长壮大的国家,家国情怀这一强大的中国精神发挥出了巨大的现实支撑力。研究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历史根基、淬炼途径以及时代意蕴,对我们当今继续弘扬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指在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中那些相对稳定,影响深远,对本民族具有重要作用的精神。它主要包括民族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思维方式等。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表现在许多方面,本文主要论述近代爱国主义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燕以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的历史作用及其现实意义。一、自强不息与捍卫民族独立中华民族向来崇尚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早在春秋《周易大传》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记载。其意思是说天体运行永恒不息,体现着天道的刚健本性,人也应该仿效它,奋发向上,永不停息。这…  相似文献   

5.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形成了科学、进步的中华民族民族观。通过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历史、民族力量、民族前途、当代国情、前进道路、立场气节、民族精神、国际地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科学认识,构成了邓小平中华民族民族观的丰富内容。邓小平中华民族的民族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陈琢 《长白学刊》2005,(5):82-84
在抗日战争这场中国近百年来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提升与发扬.抗日战争中所展现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有着重要的推动与鼓舞作用.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文化心理基础;爱国报国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基本保证;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7.
浅谈市场经济中传统美德的弘扬邓改新1所谓中国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民族精神、气节、情感和礼仪的总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美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历史来看,传统美德是我国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支柱,是民族之魂。...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历了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了我们党历史上一次新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  相似文献   

9.
周仲光  张丽华 《前沿》2013,(12):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明土壤中,充分汲取了本民族优秀文化思想和民族精神的养分,与诸如“仁者爱人、仁政德治”的仁爱天下思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拼搏进取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求真务实精神、“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社会和谐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价值追求取向等民族思想文化相融合,表现出具有五千多年优秀文明延续传承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呈现出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抗美援朝战争,是在我军所进行过的战争中体现现代化条件作战最充分的一场战争。它虽然距今已达半个世纪,但在政治上、军事上的影响极为深远。这场正义之战,必将永垂青史。它有力地说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现代化条件下,劣势装备可以战胜优势装备之敌。这对于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准备未来反侵略战争,具有历史借鉴的意义。为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50周年,本刊特将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写的忡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序言发表于兹,题目为本刊所加。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取得国家独立,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11.
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骆冰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形减了许多传统美德,正是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涵育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继承和发杨这种传统...  相似文献   

12.
陈磊 《传承》2014,(4):134-135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西方列强更是借助传教的外衣对中国人民实施文化渗透、思想控制、精神统治。不屈的中国人进行了自发的抗争,远在西南边陲的遵义小城在清末展开了一次"反洋教"斗争,展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导刊》2011,(7):22-23
在抗震救灾中,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表现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次大洗礼、集体主义精神的大检阅、爱国主义精神的大弘扬,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中华民族面对灾难奏出的时代最强音。  相似文献   

14.
《世纪行》2020,(4)
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中国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形成于中华民族披荆斩棘、战胜风险的实践探索中,并不断引领中国人民继续奋勇拼搏、自强不息。今年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击这种重大突发疫情,不仅要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而且考验人的精神意志,所以也是一  相似文献   

15.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历经内忧外患、濒临绝境之时,"中国梦"激励国人奋起抗争,表达出浓烈的家国情怀。怎样实现民族复兴,各种政治力量有着不同的主张。领导人民实现民族复兴,既是凝聚共识、鼓舞人心的历史远景,又是公开的政治承诺,必须接受民众的检验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社会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  相似文献   

17.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爱好和平——中华民族的固有本性,勤劳勇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精神。这五个方面的内涵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一个最一般的概括。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有着共同的民族利益,共同的祖国。对那些因民族战争出现的历史人的的评价,应该从多民族国家的角度出发。气节观在古今历史人物的评价中,一直是个突出的标准。崇尚气节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气节是必须考察的标准之一,但不是惟一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教育中不可忽略国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耻教育,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把历史上自己所经受的损害和耻辱用来对自己的人民(特别是对青少年)所进行的教育。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一贯讲气节、重情操,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流传于民间的不朽名言,就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爱国美德的生动写照。从忧国忧民的屈原,到“外敌末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浩然正气、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从宁死不屈,跳崖殉国的狼牙山五壮土,到宁可饿死不…  相似文献   

20.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固有的、稳定的、持久的、优秀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调节、推动、教化功能的一种活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有很多具体而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