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中国的形象建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由他者主导的。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文明交往空前深刻,大众传媒空前发达,中国应该抓住机会为自己发声,通过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将形象建构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从文化传播的内容和策略入手,协调表层文化与底层文化、平衡历史传统与当代生活、兼顾中国立场与天下情怀,通过分析受众实现分层传播,在传统文化的内核里融入现代化的中国元素,将古老、现代和未来的中国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多元文化平等互鉴的基础上,构建符合国际期望和自身利益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2.
曹胜强 《湖湘论坛》2017,(3):122-126
中国梦的对外传播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历史契机。民间文化具有大众化、草根性、亲和力、调适性和融通性,可以作为中国梦传播的文化根基,能够为中国形象增添浓厚的本土色彩。实现中国梦的有效传播,关键在于采取多层次的话语策略,以形象的叙事语言融合理性话语、增强说理的故事性,以通俗的语言融汇理论话语、增强理论的普适性,以网络叙事和生活叙事融汇宏大叙事、增强中国梦对外传播的时尚色彩和生活气息。在传播的过程中,融汇中西话语、做好内外结合、调整远近叙事视角,创新中国形象的塑造方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的对外传播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历史契机。民间文化具有大众化、草根性、亲和力、调适性和融通性,可以作为中国梦传播的文化根基,能够为中国形象增添浓厚的本土色彩。实现中国梦的有效传播,关键在于采取多层次的话语策略,以形象的叙事语言融合理性话语、增强说理的故事性,以通俗的语言融汇理论话语、增强理论的普适性,以网络叙事和生活叙事融汇宏大叙事、增强中国梦对外传播的时尚色彩和生活气息。在传播的过程中,融汇中西话语、做好内外结合、调整远近叙事视角,创新中国形象的塑造方式。  相似文献   

4.
国家形象传播:作为国家认同双重机制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强 《求索》2010,(9):97-99
国家形象传播是国际传播研究中的学术热点。从国家认同来说,它具有两个方面的机制和意义:一是作为政治宣传机制的意识形态意义;一是作为身份认同的文化心理意义。第一个方面目前研究较多,但在传媒与国家形象的关系上,多以国家功利主义为最高原则,而忽视了其主要意义在于为国家主权生产合法性。国家形象传播作为一种身份构建的国家认同机制,则具有更广泛的共性。中国做为西方的他者,历史上的国家形象经过反复变化。在国家形象传播中,自我认知和他者评价总是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应着力促进不同国家的沟通,增进了解,以消除由文化差异和认识局限所带来的形象偏差。  相似文献   

5.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近代以来,中国国家形象先后经历了由泱泱大国到"东亚病夫"的形象,又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国家形象的历史性嬗变。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理论来源,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习近平关于塑造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有关论述,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理论内涵。重视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思想,对于我们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特征,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学深弄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韦宏 《前沿》2012,(13):168-170
2009年中国首次在美国投放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国制造,世界合作》,借此改善美国民众对中国产品的了解和认识,提升中国在世界眼中的形象。三年后我们再次反观这部宣传片,其影响力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对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有哪些?本文通过对比中美媒体的报道,分析其传播效果和问题所在,从而探讨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7.
多个侧面的国家形象复合为立体的国家形象.就当今世界舆论格局中的中国而言,政党形象是国家的核心形象,政府形象是国家的标志形象,军队形象是国家的焦点形象,三者同属于国家的政治形象,是国家形象的构成主体.在我国经济形象趋好的同时,政治形象的建构亟待在融合传播中“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8.
刘少华  蔡索拉 《求索》2011,(3):60-62
公共外交是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国家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胡锦涛主席访美前夕《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美国的播放,中国公共外交迎来了新一轮高潮。本文以《中国国家形象片》为案例,分析公共外交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机理,认为公共外交能够展示真实国家形象,促进文化传播与认同,提升外交能力与国际地位,引导国际舆论建立正面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9.
《新东方》2015,(6)
国家文化形象是整体国家形象元素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中国梦"成就当代中国文化形象的整体高度和阔度,就要实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文化价值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际和交流,统筹政府和民众两方面有利因素,不断创新中国文化形象国际传播的渠道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周丽 《理论月刊》2023,(8):103-109
中国传统村落旅游文化是将中国传统村落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库,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现象与内涵是其旅游文化的基础。中国传统村落旅游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呈现,是对内连接中华文明古今对话,对外建构国家形象、文明互鉴的传播主体。传统村落旅游文化的传播对于传承中华文明、促进文化消费、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意义重大,它是中国文明大国、东方大国形象的根源,在国家层面进行形象塑造与价值传播至关重要。在具体路径上,需要整合差异化资源,建构村落多维故事体系,整合多元传播路径,搭建社交媒体传播矩阵,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村落品牌。  相似文献   

11.
崛起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与国际传播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崛起的中国需要通过国际传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良好的国家形象也是负责任大国的内在要求。为此,需要制定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战略。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远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要完备的长期战略规划,并将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的战略中去。  相似文献   

12.
韩方明 《同舟共进》2010,(11):16-16
以"传播中国国家形象"为主题的察哈尔公共外交研讨会已落幕,由于恰逢有关部门拟投放国家形象宣传片,会议前夕,我在接受采访时谈了一个观点:国家形象非塑造而来,  相似文献   

13.
张国庆 《小康》2011,(2):112
我们需要定点传递,在一个时期内重点塑造一种国家形象。当下,中国最需要向国际传播的是具有亲和力和负责任的形象提升国家形象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其中有三大包装要素:一是增加国家的亲和力,二是释放善意,三是展现魅力。  相似文献   

14.
谢稚 《理论月刊》2010,(2):91-94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应该通过打造自己的国际主流媒体,向世界传达自己的声音.特别是要扭转西方媒体对中国的片面报道及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以“沟通、理解、宣传、引导”为着眼点。论述我国媒体在对外传播中提升国家形象的策略。在对外传播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除传统媒体外,还要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在全球舆论舞台上引导国际社会和民众,从而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提升我国国家形象和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对外传播日益受到关注,其有效性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形象和他国民众对中国的认同度。出于符号选择与信息编码的不恰当、传播手段的单薄以及受众的误读等原因,中国的对外传播目前在某些方面尚还不甚理想,聚焦当代中国对外传播中的难点,并着力探讨其解决的路径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边铀铀 《人民论坛》2021,(8):107-109
跨文化传播意味着文化的良性互动,旨在构建不同群体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这种流动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双向的传播、认知与交融。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实现国家形象的正向传播,具体演进路径应当分三个层次展开:就逻辑起点而言,应以"融通中外"打造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体系;就形象定位而言,应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形象框架;就传播基点而言,应着力增强中西文化间的共通性元素。  相似文献   

17.
国家形象的构建与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持久努力。构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形象,是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针对国家形象构建中的制约因素,需要采取积极的战略对策,通过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以及与外部世界和谐互动的氛围。  相似文献   

18.
<正>所谓西方叙事话语,是指西方人在其游记、日记、小说、散文、论著、戏剧、新闻等纪实或虚构作品中对中国各方面情况的描述,不同历史时期的叙事话语传播会极大地影响西方世界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从历史的角度对西方语境下的中国叙事话语与中国形象演变进行简要的回顾和梳理,有助于揭示叙事话语与中国形象塑造的密切关系,从而为当代中国的国家形象塑造提供借鉴和启示,促使人们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6,(6)
在国际政治和外交领域,国家形象既是各国政府所追逐的战略目标,也是其谋求国家战略利益的重要手段。关注世界重要媒体,尤其是影响力不断增大的电视媒体所塑造的中国形象,分析其特点以及与中国自我形象界定之间的差异,寻找差异产生的根源和对我国的影响,是制定更为有效的公共外交和国际传播战略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的基本印象与总体评价,是一国可观的无形资产或曰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形象的塑造不仅是政治性问题,也是语言性问题,国家形象的构建、推广与维护离不开语言。国家领导人作为一种官方形象,其外交演讲对国家形象的传播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肯尼斯·伯克的话语修辞观,运用戏剧主义修辞分析习近平主席外交演讲的技巧,并借助"同一"理论研究其如何运用策略构建对中国国家形象的重新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