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的建设情况表明,公共财政投入有限带来的巨大资金缺口,是制约美丽乡村建设快速和良序推进的主要因素。引入政企合作即PPP模式,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可行之道。在实际操作中,对不同类型(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或途径引入政企合作模式,并且需要通过建立多种制度和保障机制,确保政企合作模式充分而稳妥地发挥效能。  相似文献   

2.
《今日浙江》2013,(14):64-65
开化县是钱江源头第一县。2011年以来,该县立足生态优势,按照"村美、民富、业强、人和"的要求,以"建生态乡村,享品质生活"为目标,以"一心两线五片多点"为基本布局,以"六化促六美"为主要做法,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两年多来,开化先后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18亿元,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与村庄建设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径,实现了源头乡村的美丽转身。  相似文献   

3.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建设"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要把"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的要求,我省各地正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5,(4)
<正>由于各地美丽乡村建设的理念不一致、资源禀赋和经营方式的不同以及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形成了特色各异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与经验。农业部总结发布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产业发展型模式: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典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生态保护型模式:主要是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其特点是自然条件优越,具有传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凌海市"美丽乡村"建设对实施美丽凌海、文明凌海、法治凌海、创业凌海、幸福凌海"五大战略"起到了强力推动作用。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点、乡村特色的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综合治理型、文化传承型、休闲旅游型美丽凌海建设"五种模式",使农村环境由"脏乱差"变成了今天的"洁齐美"。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诚信之美、向善之美、奉献之美、担当之美成为凌海品牌且蔚然成风,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打造了农村精神文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5,(12)
<正>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蓝图,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生动剪影。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殷切期望,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省文明委及各地各部门齐心协力推进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开展,取得了累累硕果。一、以改善环境为基础,让乡村更清新以美丽、生态、宜居为目标,让老百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  相似文献   

7.
正产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农民致富的基础、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产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造血工程,要以乡村之美带动产业之美,以产业之美助力乡村之美。作为北京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对疏解城区功能、满足市民需求、提升生态质量、促进宜居城市建设和实现首都城市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整体来看,通过多年"三农"工  相似文献   

8.
正"现在村民们白天有活干,业余有丰富的娱乐活动,家家比品质,人人比幸福,生活一天比一天有滋味。""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使群众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离开赌桌参加文艺活动的多了,邻里也更加团结和睦。"…………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过程中,南宁市邕宁区挖掘文化特色,实现文化惠民,不断提升乡村建设内涵,让"美丽邕宁"更具魅力。"展"文化打造乡村建设文态美暮色中,孙头坡明清古建筑群的青砖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14,(22):35-36
正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使美丽乡村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市民的休闲乐园。杭州市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仅2012年,全国各地到杭州学习考察美丽乡村建设的就有448批、3.2万人次。美丽模式一对症开方彰显各地村庄特色杭州市坚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既不搞大拆大建,也不赶农民上楼,而是突出村庄有机更新,保持乡土气息、田园风味,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相似文献   

10.
正去年以来,瑞安市紧紧围绕省委美丽乡村建设"四美三宜两园"总体目标要求,立足瑞安实际,以村美、田美、路美、山美、水美、"人美"等"六个美"为抓手,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氛围浓厚、态势良好、成效显著。优化环境夯基础坚持规划引领,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布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框架为"两轴五带五片区",共规划16条精品线、35个精品村、72个重点村。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各精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指出"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建设农民美好生活的家园",连续两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美丽乡村建设作出安排部署。"美丽乡村建设"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通过对不同区域县(市、区)的调研发现,美丽乡村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既有政策层面的问题,也有操作层面的问题;既有生产层面的问题,也有生活、生态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  相似文献   

12.
乡村建设的生态变迁使“美丽乡村”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内涵,本文试图从自然、社会、人文三个层面五个维度对“五美乡村”的内涵进行阐释:美在环境、美在生活、美在文化、美在布局、美在建设;并进一步对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的构建过程中,对“美丽乡村”的生态意蕴从空间的拓展性、时间的延续性和内涵的丰富性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
九月的巴渝大地,秋高气爽,正是收获的季节.9月1 9日至20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夏祖相率市人大代表农业专业组,分赴铜梁、渝北等地,专题视察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近年来,重庆市按照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要求,将新农村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建设内涵、拓展建设领域、提升建设水平,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全面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正在由“一处美”向“一片美”、 “一时美”向“持久美”、 “环境美”向“发展美”、 “外在美”向“内在美”整体迈进.  相似文献   

14.
<正>因地制宜,彰显特色,是我区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的一条重要经验。广西乡村山水风光秀丽、民族民俗多样。我区充分考虑各地的不同实际,因势而为,突出各自特色,在规划和改造上注重因地制宜,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风格。这不仅是遵循乡村建设客观规律的具体实践,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5.
正林州因红旗渠而闻名于世。新时期,在红旗渠精神的引领下,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建设目标,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打造了包括茶店镇集观光、采摘、休闲为一体的"茶马古道"、原康镇休闲度假圣地"皇后镇"、任村镇历史文化明村"盘阳村"等一批示范性  相似文献   

16.
正建设美丽田园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推进美丽江苏和美丽扬州建设的重要内容。扬州市委七届十次全会作出了"推进美丽田园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强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三大行动’"的重要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全市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率达100%,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8.5%,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达88%,化学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相似文献   

17.
2013年8月6日,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津考察时提出的重要要求,公开发布《美丽天津建设纲要》,首次将积极推进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纳入顶层设计,使美丽乡村建设成为美丽天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要美,农村必须美,乡村面貌要与城市总体发展的形象和定位相称。在城乡一体发展的形势下,城郊农村将成为城乡互动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先受益者,"大城市、小农村"是天津走在新型城镇化前列的重要优势,让乡村美起  相似文献   

18.
二○一五年二月二十七日宁委发[2015]16号2014年,全市各郊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美丽乡村建设总体部署,按照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五美”要求,精心规划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和影响力的美丽乡村示范村。经市级考评认定,决定命名江宁区谷里街道公塘社区公塘头等31个村为全市第二批美丽乡村示范村。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7,(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近年来,盐城市大丰区恒北村通过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有效改善,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得到提升,先后获得了"全  相似文献   

20.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包涵视觉之美、人文之美、心灵之美。总的来说,美丽乡村应该是规划合理、古朴自然、环境优美的生态乡村;是社会安定、产业发展、生活甜美的幸福乡村;是人文荟萃、底蕴深厚、返璞归真的魅力乡村;是管理民主、保障有力、民风淳朴的文明乡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