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7年8月18日,第十五届海峡法学论坛在福州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法学会担任顾问单位,福建省涉台法律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法学院、福建省法学会、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法学院、台湾华冈法学基金会、香港律师会、澳门经济法律学会、澳门大学法学院、澳门城市大学法学院等二十家单位主办,由福州大学法学院具体承办,来自相关高校、政府机构及法律实务部门的一百余位代表和嘉宾共襄盛会。第十五届海峡法学论坛以"借鉴与融合:绿色发展的法治保障"为研讨主题,抓住了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对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具有积  相似文献   

2.
正8月18日,2018年海峡法学论坛在福州如期举行。本届论坛以中国法学会为顾问单位,由福建省涉台法律研究中心与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厦门大学法学院、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法学院、香港律师会、澳门大学法学院等18家机构共同主办,200多位来自大陆与台港澳地区的民法学界知名专家学者和法律实务界人士,围绕民法分编、乡村发展、新经济形态、台胞同等待遇等热点难点法律问题,深入探讨、务实交流,为进一步推进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推动两岸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贡献智慧力量。  相似文献   

3.
郑凌燕 《人民政坛》2008,(10):38-39
以中国法学会为学术顾问单位,由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福建省涉台法律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法学院、福建省法学会、福建省律师协会、福建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福建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福州大学法学院、中国文化大学法学院、台湾华冈法学基金会、香港律师会等12家教学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共同主办的第六届“海峡法学论坛”于2008年8月18日在福州开幕。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8月18日,第十八届海峡法学论坛在福州如期举行。本届论坛以中国法学会为顾问单位,由福建省涉台法律研究中心与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厦门大学法学院、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法学院、香港律师会、澳门大学法学院等19家机构共同主办。与会代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围绕民法典的制度创新、理论发展、时代特色及有效实施等议题,提出富有建设性的见解,对学习和贯彻实施民法典,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法治福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五大区域营商环境指数"排行榜上,沿海六地(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的得分遥遥领先,高居榜首。沿海省份依然是人们心目中营商环境的"首善之区"。"2018中国信用小康指数"特别推出了"中国营商环境满意度大调查",在"中国五大区域营商环境指数"排行榜上,沿海六地(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的得分遥遥领先,高居榜首。此次,还发布了"公众心目中营商环  相似文献   

6.
正广州开发区获"2018年度中国十佳营商环境示范县市"称号。该区主动为特大城市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探路,在全国率先推出"来了就办、一次搞掂"行政审批服务、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政策兑现服务等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品牌。中国唯一以"全面小康"为主题的国家级大型论坛——"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在新时代再次启幕。2018年12月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大都市,营商环境非常重要,尤其北京作为首都,建设四个中心,实施"四个服务",在营商环境的营造、保障上,需要紧密结合首都功能定位和中央要求。营商环境是反映保障企业建立、运营和发展壮大的制度环境、法制环境以及营商的便利、效率、成本和公平的市场环境。一个大都市,营商环境非常重要,尤其北京作为首都,建设四个中心,实施"四个服务",在营商环境的营造、保障上,需要紧密结合首都  相似文献   

8.
周松  张郁 《人民政坛》2006,(9):F0003-F0003
2006年8月18日至19日,第四届“海峡法学论坛”在福州举行,该论坛系由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福建省台湾法研究中心等数家法学研究机构和学术交流罢休共同发起,与中国文化大学,华冈法学基金会,香港律师共同举办,旨在为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与理论研讨开辟一个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9.
《政策瞭望》2020,(3):44-45
2019年10月8日,国务院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目前各地区越来越重视营商环境,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推进经济领域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近年来,椒江区持续全面深化改革,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主要抓手,聚焦市场主体关切,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了外贸企业"十七证合一""标准地+承诺制"、政务服务"园里办"等创新举措,有效激发和提升了市场活力,但从2019年4、7月份省测评情况来看,椒江作为台州市主城区,还存在许多短板,改善和提升营商环境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0.
正"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重要的经济发展基础。企业的壮大,创新创业的活跃,一刻也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和企业家对营商环境的感知最敏锐,也最深刻。在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中,我国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世界银行2017年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营商环境排名较2013年提升了18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7,(23)
<正>11月18日,"第五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在厦门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福建社会科学院以及台湾师范大学、台湾世新大学等两岸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1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本届论坛以"两岸文化深耕与融合"为主题,围绕"两岸传统文化研究""两岸历史与教育研究""两岸艺术研究""两  相似文献   

12.
刘倩倩 《当代广西》2023,(11):13-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这为各地优化营商环境指明了方向。良好的营商环境,像阳光、水、空气和土壤,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近年来,全国各地强化服务保障、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企业信心,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变量,涉及一个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状况,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社会治理水平、诚信体系建设、群众法律意识、法律保障机制的综合体现和反映。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就是要把平等保护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产权和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社会治理现代化内在要求社会治理法治化,而发展市场经济内在要求营商环境法治化。政法机关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践面向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和服务目标三个维度,要求作为服务主体的政法机关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参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营商环境的和谐有序与充满活力的平衡发展。政法机关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应秉承“党领共治模式”进行实践创新,拟从以下路径契入:服务营商的法制环境,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导和政府依托立法的统一;服务营商的执法环境,保证执法为民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统一;服务营商的司法环境,奉行司法为民与司法权威的统一;服务营商的守法环境,力求带头守法与全民守法的统一;服务营商的法治监督环境,形成纪法界分与纪法协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正>2023年3月27日,鄞州区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司法保障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决定》,全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各类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8,(22)
正营商环境的好坏,最终会成为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活力和发展质量的重要变量,对当下遇到的痛点、堵点、难点,必须"对症下药",才能破旧立新。"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营商环境,从中央到地方,优化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7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进一步部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指出要在全国逐  相似文献   

17.
蔡绍刚 《群众》2022,(11):10-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创造上大有可为。近年来,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着力构建与苏州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相适应的专业化审判体系,切实发挥司法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关键作用。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复,  相似文献   

18.
优化营商环境是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关键进路。法治是衡量营商环境优劣的关键要素,对于营商环境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浙江坚持“顶层设计+基层探索”“先行先试+量化评估”“亲清政商+司法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但仍需在要素降本、政务服务、改革创新、评价机制等方面优化提升。国内外公认营商环境最佳的国家(地区)具有优化营商环境的共性规律,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必须保障经济政策的明确性、市场体系的公平性、政务服务的高效性、法治体系的完备性、要素供给的充足性。该文提出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重点在政务服务、产业培育、亲清政商与营商评价等领域求突破,全面完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创造环境与法治环境,建设政务服务示范地、浙商发展策源地、创业创新先锋地、法治营商标杆地。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做保障。实践证明,新常态下区域发展在分化,哪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企业投资就往哪里走,哪个地方发展就会更快更有活力。抓好营商环境的优化,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营商环境是衡量国家、地区显性生产力、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新发展阶段,我国营商环境建设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目标,法治化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近年来,甘肃省健全营商环境法规政策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监管机制,推进公正司法,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如法规政策之间存在不协调、相互冲突的现象,政务服务水平未能满足公众需要等。甘肃省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应当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构建完备的营商法规制度体系;持续规范执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始终确保司法公正,持续优化法律服务,加强专业化法律人才队伍培养;提高社会各阶层的法律意识,强化宣传督导,为甘肃省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