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怀有崇高使命的政党。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进行了深入阐释,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指明了方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追求和情怀;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中国共产党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的追求必须把"四个伟大"作为一个整体把握,增强责任感与担当意识。  相似文献   

2.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论的提出有其丰富的理论根源、深厚的文化根基、充分的实践根据。党的成就、党的文件、领袖著作、英雄英模、红色资源等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载体。思想武装不能缺、理想信念不能丢、政治建设不能弱、人民观点不能忘、自我革命不能停、真抓实干不能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的路径指向。  相似文献   

3.
《前进》2021,(7)
正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月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这个"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因此,党的百年历史,也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正回望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厚植信仰根基,凝聚人民力量,坚守为民情怀、创造了惊天动地的历史伟业。百年党史是一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历史,是一部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深深植根人民的历史。学思悟百年党史,就是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党史中厚植为民情怀,汲取奋进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前行。  相似文献   

5.
正这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五年,"撸起袖子加油干""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领袖习近平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的心里装着人民,不忘奋斗。正如外媒所说,两会是观察中国的最佳窗口。当回望习  相似文献   

6.
鲁彩荣 《创造》2021,29(6):22-28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②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始终与中国人民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历程,就是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百年诞辰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历史、向中国、向世界宣布:"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不负历史,不负人民;始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坚持人民至上,代表人民.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党的全部奋斗历史和活动中,无不贯穿着这样一条主线,中国共产党也由此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成为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主心骨。初心和使命源于党对中华民族面临的时代问题和人民渴求的准确回应。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华民族复兴的思想就开始萌  相似文献   

9.
人民至上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84次提到"人民",热情讴歌中国人民,彰显了领袖的人民情怀,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情怀,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立场和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特别是在抗击疫情中,他饱含深情的话语,"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  相似文献   

10.
正举世瞩目的中共十九大向全世界展示了五年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辉煌成就,勾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蓝图,昭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透过十九大报告,深刻体验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福祉、为国家谋发展、为民族谋复兴的一贯初心,强烈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情怀以及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无限忠诚,切实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既是当今  相似文献   

11.
《前进》2018,(12)
正党的十九大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首先要使人民摆脱贫困状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庄严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关键在精神,以革命精神为脱贫攻坚的引擎、支撑和动力,是历  相似文献   

12.
正"1+1+1"是新时代民政功能定位的重要遵循。第一个"1":"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党建引领民政。"以人民为中心"蕴含着立党为公的初心不变、彪炳着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满溢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精神情怀。夯实执政的民心基础。"以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21,(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回望百年奋斗路,眺望前方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以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为代表的"常州三杰",是常州最宝贵的红色资源,传承"常州三杰"的革命精神,就是要感悟"谋将来永远幸福"的赤诚初心,厚植"一切为了人民"的赤子情怀,用新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书写"为人民谋幸福"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5月19日,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爱文在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为师生讲授党史教育专题思政课。他以"学习党史传承党的伟大精神"为主题,综合运用理论、数据和史实,从党创立的时代背景、党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伟大历史、党艰苦卓绝浴血奋斗的伟大历史等维度,生动回顾了党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百年历程和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阐释了党的历史担当、人民情怀和斗争精神。他希望广大师生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  相似文献   

15.
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与"使命",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政治理想的现实展开,也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接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中  相似文献   

16.
<正>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以来,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矢志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人民夺取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树立了新时代践行党的宗旨的典范,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作为省政协的党员干部,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并郑重宣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指导思想、宗旨原则和使命责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外交踔厉奋发、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不忘初心,找准工作方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建设既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水利作为新时期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本位国家观的转换,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立党宗旨的现实延续。新时代背景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主要从执政使命、执政基础、执政理念、领袖情怀四个角度阐述了其丰富内涵,提出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等新思想新观点。要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一方面要站在维护人民利益的角度实施各项政策,突出工作实效;另一方面要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自信是主体基于主观判断与客观验证高度一致而内生的一种精神认知和状态。2021年12月27日至28日,在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