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求是》2010,(13)
<正>"走自己的路"既是邓小平同志最有代表性的论断,也是贯穿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一条主线。毫无疑问,中国提出走自己的路最初针对的是苏联模式,而第二个指向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自己路的第一层涵义,就是"不"走别人的路。中国在走自己路的探索中,"不"字当头,就是不照搬苏联模式,不走美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王增智 《探索》2012,(3):171-175
在道路选择意义上,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实现"两次相结合"的共享实践范式。"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并在走自己的路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正因如此,毛泽东于1956年"第一个站出来力图冲破苏联模式"在中国的影响,从而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相结合",并在邓小平的努力下成功地实现"第二次相结合"的历史任务,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曾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人世间的路有千千万万,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直路和弯路。毫无疑问,在人生的征途中,我们大家都愿意走直路,沐浴着和煦的阳光、踏着轻快的步伐、踩着平坦的路面,这无疑是一种享受。恐怕没有人会自愿地去走弯路。然而人生的征途中总是弯路居多,  相似文献   

4.
台湾要向何处去?世人瞩目。事实上,人们都清楚,台湾未来的路有两个方向——一条是通向祖国的和平统一之路,一条是岛内某些分裂势力梦想的“台独”之路。路是人走出来的,但死路却是不能走的!放着坦荡的大路不走,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偏偏以为,他们也有3条“歪道”能通往“台湾独立”。但是,我们要清清楚楚地告诉台湾新当选的领导人,那3条路都是走不通的死路。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将"坚持独立自主"作为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强调"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守正创新,坚定不移走自己路的历史。一百年来,党在任何历史时期、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坚持独立自主,坚持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新阶段、新境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更高的历史高度加以审视,突出的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立场、文化基因、文化风范,彰显出更为鲜明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带入新的发展阶段。"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两个结合"是"走自己的路"的深化扩展,也是文化"两创"的必然要求和延伸发展。"两个结合"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水平,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具体实际的契合点,发挥中华民族的语言魅力,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7.
“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前进道路上辉煌与失误的交叉点。围绕着是否“走自己的路”和怎样“走自己的路”,党内发生过多次分歧,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也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开创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所未有的中兴局面。本文拟对“走自己的路”及其经验教训作一界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北京日报》刊登章建刚的文章说:何谓"公共服务"?可以举两个非常简单的例子。第一个例子,大家可以买私家车,但走的路不是私家的,不可能为了自己的车专门去修路。所以,路通常被叫作"公路",其实就是说,道路是一个公共用品。那么,现在一些城市交通拥堵,就说明一个问题:私人用品和  相似文献   

9.
汤国安 《唯实》2002,(10):24-26
我们党的全部历史及整个事业 ,都是同“走自己的路”联系在一起的。正如邓小平所说 :“中国革命的成功 ,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 ,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走自己的路。”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坚持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从哲学的高度审视“走自己的路” ,其确切的含义就是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采取适合中国国情的…  相似文献   

10.
在道路选择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要走自己的路。但在20世纪20年代,对于没有任何现成革命经验的中国共产党人而言,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是不得已的选择;在从对走俄国人的路的反思中探寻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探索中的经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特指性概念,其内涵可以归纳为:一个基本原则和三个基本要求,这是划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起点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纵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利益是一个非常敏感而且政治性很强的问题。从政治学和党的历史上来看,党是有自己的利益的,而且党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在承认党的利益的基础上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努力维护和实现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大众文化的崛起与文化产业的兴盛带来了许多理论话题与现实问题.西方有影响的文化理论与批评话语引进新中国后,刺激了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开展,也解决了一部分中国的大众文化现实问题,至今仍是我们走向中国大众文化理论所必须汲取的话语资源.但我们要警惕和防止以"他者"的文化眼光来遮蔽中国本土的问题情况,或把西方社会的文化问题硬性移植到中国而变成"假想敌".  相似文献   

13.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舞台上,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都饰演着主要角色,徘徊于国共两党之间,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第三势力,他们也一直追求着,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承担救国的一份责任,同时,他们的价值也只有在救国的途径中才能为人们所重视,于是他们追求着一种对社会的“承担机会”,并在实际行动中珍惜着这样的机会,梁漱溟便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  相似文献   

14.
面对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必须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从必要性来看,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已成为新世纪党的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重大问题;从基本内容来看,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为核心,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途径在于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的文化建设问题首先由列宁根据俄共(布)执政后所面临的文化制约提出,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阐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自身文化建设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与迫切。江泽民同志关于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忠实代表的思想,科学解决了社会主义执政党文化建设中的矛盾与问题,为21世纪党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科学的世界观。“人是社会的本质本原”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人为本在国家政治学说中坚持以民为本,在伦理道德领域坚持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即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必须培育合格的现代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要以人为本,才可以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审判实践对于名誉权以及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平衡存在较为明显的困境。在名誉侵权案件中现行诉讼规则和司法解释并没有将同样重要的言论自由权纳入保护的范围。言论自由与名誉权在权利本质上具有一定的紧张关系,其冲突的诉讼规则必须在举证责任分配、权利配置方式等方面平衡宪法性的言论自由与民法视野中的名誉权。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对我国各级领导班子的结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形成合理、科学、优化的领导班子结构,是我国领导班子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方向,也是我国加入WTO后,迎接新挑战、赢得新发展的关键。为此,笔者从系统论的角度,认为搞好领导班子结构建设的根本途径是积极运用系统理论,促进领导班子结构优化,最大限度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的时代,西方文化霸权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凸显的国际关系问题,他们以媒介霸权为技术基础,以话语控制为基本途径,把自己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在被输入国的广泛渗透,以种族优越论、文化至上论、文明冲突论等为理论支撑,实现自己文化霸权的目的。了解了西方文化霸权的基本程式和理论基础,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捍卫自己的文化主权。  相似文献   

20.
刘德军 《理论学刊》2005,3(2):96-98
毛泽东执政党思想作风忧患意识,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现状,强调坚持执政为民,就必须坚持与发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立足于党的庄严使命和社会重任,强调要坚持执政兴邦,就必须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立足于反腐蚀、经受执政考验,强调保持党的政治本色,就必须要特别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防止自身蜕化变质。其在运用及价值实现方面把握了三个关键性问题:注重反思历史、审视现实与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高度统一:注重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与体现党的性质、宗旨的高度统一;注重拒腐防变、勤政廉政与确保党不变质、国不变色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