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必须在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下,遵循法治思维,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要进一步加强道德滋养法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治安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市域社会治理是新时代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蕴含着法治化元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法理基础是依法治国、有限政府和公民社会理论,需要完成制度建设、确保治理过程的规范性和治理结果的公平正义,离不开法治的规范和保障。通过实证化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市域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程度不高,其原因在于立法不完善、缺乏法治思维、执法缺少监督。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进路是建设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和法治文化体系,确保市域社会治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现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的概念体现了多元协同治理的特征,需要利用法治的优势来节约社会成本、凝聚社会共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必须走法治道路,以提升法治能力为核心内容,在立法、司法和营造法律氛围等方面加强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4.
提高国家治理现代与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都要求改变现有的宗教事务管理模式。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创新,宗教事务治理在治理结构、治理方式与治理过程方面需要获得法律制度的支持。在多元治理主体结构、多样化治理方式、治理程序以及治理机制等方面,宗教事务治理具有强烈的法治需求。作为回应,宗教事务治理在多元治理主体结构法定化、多样化治理方式规范化、治理法治程序制度塑造、动态化法律治理机制构建等方面,法治的建构作用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5.
6.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和形式.推进协商民主法治化进程,对于进一步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发挥好协商民主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协商民主法治化就是要使协商民主制度得到法律认同,协商主体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协商程序得到法律规制,协商结果得到法律认可,协商争议最终由法律裁决.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现代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日益深化,对社会的关注点从统治转向治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将法治保障列为社会管理体制的标准之一,突出了社会建设法治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于社会组织的建设规律和方法的研究应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从恢复社会组织的社会性、民间性本质入手,打破原有的行政化管理体制,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建立政府监管协作下独立发展运行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峻的全球背景下,养老成为老龄化问题中的关键问题。我国养老特色是家庭化、私人化和道德化,机构养老、社会养老、法治养老不足,这跟经济现状、文化传统、制度僵化、意识缺乏以及服务水平低有关。我国养老要走以国家为主、以法治为本的路线,并且使得全社会都能够共享文明,老有所学,提高养老服务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费孝通先生眼中“熟人社会”的农村受到极大冲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身份型农村社会正逐渐被以利益为中心的契约型社会取代。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转变过程中,中国农村目前正处于半熟人社会型态,“法治”“人治”“宗法”交织在一起,处于一种混乱状态,因此农村治理目前面临三大难题:国家法律与乡规民约的冲突;农民法律意识的缺乏;基层农村司法制度的缺陷。本文从法治化角度出发,探寻解决乡村治理困局的方案:国家法律与乡规民约的良性互动;提高农民法律受教育程度,加强农村普法宣传力度;完善农村司法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目标是要不断提高"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社会治安治理不仅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种治理具有极强的"法治"特征(治理依据、治理活动、治理行为均需于法有据,合法合规),因此,在这一领域尽快实现"法治化"的目标尤为迫切和重要。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应该尽快确定社会治安治理立法的基本内容及总体架构,选择合理、有效的立法途径,同时,持续性的强化治安治理执法活动,规范治安治理执法行为,不断促进治理工作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社区治理是基层治理的关键,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居于重要位置。社会共同治理即意味着多主体参与治理,需要行政法治作为依据和保障,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然路径。建构社区共同治理模式必须坚持依法治国、重视行政法治思维和坚持职权全面法定原则。建构社区共同治理模式需要在行政法治理念指引下完成,并以其所需的各类有效机制事先形成作为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2.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在行政决策领域中则表现为由封闭型行政决策转变为开放型行政决策。公共决策作为国家行政权力运行的起点,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构建公共决策法律体系有助于完善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法治化进程。结合社会治理创新这一时代背景,针对公共决策法律体系的构建要求在价值取向上坚持民主、法治、回应现实需公平公开的原则,在制度构建时要明确主体的法律地位、参与的程序和途径、主体间的权责划分。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应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小学教育的价值追求。但对小学生成长问题社会关注特征的调查发现,教师和家长较关注小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对挫折教育和安全教育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但忽视了小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和体育锻炼。因此,教师和家长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学校也应针对当前教育的不足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应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小学教育的价值追求。但对小学生成长问题社会关注特征的调查发现,教师和家长较关注小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对挫折教育和安全教育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但忽视了小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和体育锻炼。因此,教师和家长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学校也应针对当前教育的不足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是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在社会管理中的具体化,它有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基础。社会管理法治化的治理模式是实现“社会本位”;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基本内涵是建立市民和村民是社会管理最重要主体的体制和机制,并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有效的控权;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基本原则,包括:民主化原则、社会化原则、科学化原则和长效化原则;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协同性关系有: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协同性关系,公民、社会组织与政府参与社会管理的协同性关系.行政、经济、教育、法律等社会管理手段协同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当下很多不良的社会心态其实质都是社会问题,因此社会心态的培育关键是解决社会问题。而社会问题的解决,法治是核心、是关键。因此,我们应该沿着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提供有效保障、着力养成公民法治意识的法治化路径,培育良好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7.
彝区社会治理应当法治化,但选择现代国家法还是传统习惯法乃是一种基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利益考量。仅以"国家法"这一外力方式来推进彝区治理法治化进程是不够的,且推行不当还会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基于彝区熟人社会的特征,彝族习惯法在彝区基层社会治理中仍应占据重要地位。但应当发挥国家法在改良彝族陈规陋习、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公平正义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二者良性互动,进而形成多元的法治化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共山东省委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明确了到2020年我省文化改革发展的七项目标任务。这就要求全省各级政府和各族人民必须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使命感,抢抓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加快把我省建设成文化强省。  相似文献   

19.
新疆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在治理主体、治理行为、治理规范和配套制度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难点。增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应当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系统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实施体系。要进一步培育基层社会治理主体法治思维、明确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规则,为基层社会治理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依法治国将进入新常态。创新社会治理的终极走向就是法治化,其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当前,实现社会治理创新法治化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法治化要以法治理念为基础,以搭建法治平台为关键,以完善法律体系为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