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58年-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是一场严重脱离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群众运动。这场运动从开始发起到偃旗息鼓,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年时间,但运动发展之迅速,范围之广大,场面之热烈,却是超乎想象的。“大跃进”运动期间,新闻宣传虽然展示了人民群众在生产中发挥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体现了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积极的一面,但大量反映“大跃进盛况”的不实宣传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的却是巨大的消极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大跃进”运动的膨胀和升级是与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如果我们对“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其及错误的表现、危害和影响认真加以考察、比较、分析,即把这场运动摆在一定的历史进程中去理解,给我们的教训是很深刻的: 第一,“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说明,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如果从主观愿望出  相似文献   

3.
用科学发展观反思“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首先就要反思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从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角度看.它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左”的政治运动。这场运动为什么能很快发动起来.群众的积极性又那么高?从社会思潮的角度说.  相似文献   

4.
“大跃进”运动是党在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速度问题上的一次严重失误。在“全面跃进”的口号下.科技事业也被带进“大跃进”的快车道.党中央号召全党全民大办科学、大闹技术革命,向科学的堡垒进军。实践证明.科技大跃进是党在探索中国式科技政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曲折.违背了科学发展的规律.教训极为深刻。  相似文献   

5.
“大跃进”的历史教训.根本的一条.就是把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当作了阶级斗争(用毛泽东的话说,“我们是搞发动群众.搞阶级斗争”。《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大跃进”的发动,是作为“反右派”斗争这场“社会主义革命”接下来的又“一个革命”而搞起来的(用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革命是一个接一个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见过“反右派”斗争的阵势.  相似文献   

6.
试论1957年冬、1958年春农田水利建设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7年冬至1958年春,以水利化建设为核心,全国开展了一场全民性的农田水利建设运动。这场运动以中共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新农业发展纲要为纲领,以反“右倾保守”和反“反冒进”为指导思想,以政治辩论开路.运用大兵团作战.标志着全国性的“大跃进”运动由此发动。这场运动所体现出的中国共产党新的发展战略理念和经济建设模式.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鉴于学术界对这场运动的研究尚不充分,  相似文献   

7.
当前浮夸之风透视陈子舜一提到浮夸风,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大跃进”年代的某些现象。可以说,1958年开展的“大跃进”,正是浮夸之风泛滥成灾的时期,从而也成为这场运动的代名词,它使我们的党和国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早为人所深恶痛绝。然而,时至九十年代的今天,...  相似文献   

8.
在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之际,毛泽东提出要破除资产阶级法权,并亲自发起了关于资产阶级法权的讨论。讨论围绕着按劳分配与资产阶级法权的关系、资产阶级法权残余的性质及表现等问题展开。随着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逐渐发觉和纠正,讨论没有深入开展下去。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是毛泽东追求其理想社会的一种方式,对此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跃进”时期,党在农村曾发起一场深翻土地运动。人们对这场运动寄予厚望并倾注巨大的热情,但由于不尊重科学,到头来只是一场毫无效益的蛮干,留给人的只有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0.
徐水县是河北有中部的一个县,它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以“共产主义试点”独树一帜,闻名遐迩。它对于全国范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影响广泛且深刻。  相似文献   

11.
马进卫 《支部生活》2010,(12):54-54
“大跃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但是在“大跃进”运动时期,云南各族人民焕发出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生产建设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的农田水利建设至今仍使我们受益。  相似文献   

12.
公共食堂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物,是当时所谓的“新生事物”。1958年8月,伴随着人民公社在全国各地的遍地开花,公共食堂在农村也如燎原之火迅猛发展起来。公共食堂的命运是与如火如茶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息息相关的。伴随着“大跃进”的失败,与之紧密相连的公共食堂也最终宣告结束。从1958年8月到1960年6月,农村公共食堂经历了一哄而起、难以为继、强行恢复到彻底终结的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13.
戴舟 《求是》1998,(11)
今年,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20周年。20年前在神州大地上发生的这场大讨论,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猛烈地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成为迎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春天到来的第一声惊雷,永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 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 列宁曾经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1978年5  相似文献   

14.
人们不会忘记建国初期的“三害”“五毒”危害之烈、影响之大,人们同样不会忘记“三反”“五反”运动的成效之大、教育之深。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重温这场斗争的历史,总结这场斗争的胜利经验,对于当前反腐倡廉,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全面深化改革,防止和抵制和平演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中国共产党一贯十分重视艰苦奋斗,除腐肃贪,以保持自身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纯洁性与战斗力。在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转折时期,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以清醒的头脑,敏锐的观察,科学的预见,深刻分析了中国革命胜利后国内的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并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高度,极其英明地向全党提出防止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腐蚀我们党的肌体与革命队伍。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谆谆告诫全党“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  相似文献   

15.
“大跃进“口号提出时间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跃进”是国史和党史研究中不能回避的一个历史名词 ,它代表着一个时期。但在目前的研究中 ,对“大跃进”这一口号提出的时间 ,却一直存有不同的说法。鉴于这一时间是研究“大跃进”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和常识问题 ,有必要对其有关的说法进行辨析 ,以确定“大跃进”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的确切时间。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中 ,解释“大跃进”运动时 ,说在1958年1月南宁会议上 ,毛泽东批评了1956年的“反冒进” ,把那时中央领导同志实事求是地纠正经济工作中的急躁冒进偏向 ,说成是所谓“右倾”、“促退”…  相似文献   

16.
"大跃进"运动中的四川妇女刘恒"大跃进"运动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共中央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带全局性失误的经济建设运动。在这场带有浓厚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运动中,四川妇女同全国人民一道,怀着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美好憧憬,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投入了这场运动。她们...  相似文献   

17.
发生在20世纪50牟代末期的“大跃进”运动,是一场大规模的带有全局性失误的经济建设运动,是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严重失误。这段历史已经过去了30多年,它的失误早已纠正。然而,“大跃进”在思想上、理论上的错误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对这段历史的消化和认识,远未完成。前些年,各地经济建设中的过热现象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出现,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一再扩大等  相似文献   

18.
“大跃进”历史成因刍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同人们不能穷尽真理一样,历史的研究也无法一次完成。当我们更多地从批判性角度阐述“大跃进”的历史时,西方一些学者却往往比较客观、冷静地论列中国“大跃进”的重要意义。这是颇值人们思索的。从比较经济学、比较社会主义和更深广的历史背景看,中国“大跃进”的发生,无疑应该作为当代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得到进一步的研究。 “大跃进”的发生,包含着丰富的内在历史原因。就主观方面说来,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它是“毛泽东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  相似文献   

19.
1958年出现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尝试。虽然遭到了严重的挫折,但也从反面教育了我们:办事不能单凭主观臆想,违反客观规律和经济法则。回顾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20.
发生在50年代末期的“大跃进”运动,是我党工作的重大失误,使国民经济建设遭受严重的挫折。对于这场失误的原因,中央在1962年1月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曾经有过痛切的分析,认为有经验不足、违背民主集中制、分散主义严重、不实事求是、只反右倾不反“左”倾等原因,但认真分析起来,其根本原因应是不实事求是酿成了大错。这些,都可以从决策的过程看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